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93951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56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冥想的生理心理学原理(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序自序:请相信,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请相信,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知道, 冥想在大多数人看来很神秘, 很神道, 很玄虚, 不可信。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知道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定律,规律的客观存在性: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在发现冥想确实能为我带来健康以后, 我并没有因为不了解冥想的客观规律而拒绝冥想。至今,我坚持冥想共十三年了。我是一个标准的唯物主义者。虽然知道冥想确实有效,但我从不把自己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心得” 、 “体会”告诉别人,我更没有把它们发表出来,在此之前,你不会发现任何我关于冥想的言论。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我是一个执着的唯物主义者。在坚持冥想实践的同时,我从未放弃

2、寻找冥想的科学原理,直到我学习了生理心理学。对于冥想,我终于可以不再表示沉默了。对于冥想,我终于可以不再表示沉默了。我有预感,在大脑的奥秘正在逐步被揭晓、在生理心理学逐渐普及的今天,在科普程度较高的国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冥想的作用,并付诸实践。在心理生理学的指导下,冥想将势不可挡,风靡在心理生理学的指导下,冥想将势不可挡,风靡全球。全球。但愿不要到那时我们才相信:“原来冥想真的是符合科学的; 原来曾经有一篇真挚的文章摆在“原来冥想真的是符合科学的; 原来曾经有一篇真挚的文章摆在我面前,只是我没有珍惜我面前,只是我没有珍惜.”对于这篇文章,我借用并改写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谁有

3、难愈病,借剑斩病根!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谁有难愈病,借剑斩病根!有点遗憾的是,十三年来,我平均每天一个小时地坚持冥想, 得到的只是年轻、健康和愉悦,并没练出特异功能,更不会“发功” 治病。所以,只能“借剑”给你,告诉你冥想的基本原理; “斩病根” ,还需要你痛下决心,亲自动手!我不擅长也不喜欢写东西,好多东西我心里明白,但让我写出来就难了。这篇文章如果让大家读的比较生涩,还请看在健康的面子上多多谅解,我也欢迎多多指教。另外,本文由新浪博客“心悦瑜伽”赞助撰写,敬请关注。滕军山 于 2013 年元旦冥想的定义冥想的定义我尚未找到有关冥想生理心理学原理的书籍或者文章, 所以只能自己给冥想一个生

4、理心理学上的定义。冥想是:利用端坐、意守丹田、利用端坐、意守丹田、调节呼吸调节呼吸、念诵念诵、剖析并消解应剖析并消解应激源等措施降低直至消除应激反应激源等措施降低直至消除应激反应,利用,利用大脑眶额皮层集中注大脑眶额皮层集中注意意力力,使使自自己身己身心心放松放松、安静安静,进而达到道家称之为进而达到道家称之为“入静入静” 、” 、佛家称之为佛家称之为“大欢喜大欢喜”美妙境界美妙境界的的过程过程。这是冥想的初、中期定义,少数的冥想实践者还有更高的追求。不过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不会在这里阐述。冥想能带给我们什么?冥想能带给我们什么?如果如果冥想冥想方法得当方法得当,功夫功夫下下得足够得足

5、够,你你可以可以期望做到期望做到:你不再会有各种慢性应激病,你会比别人健康,但但不不要期望永远要期望永远摆摆脱疾脱疾病。病。你的身体活力及免疫力会显著提高,但但在生病在生病后依然需要就医后依然需要就医。你的注意力会有所提高,你的知觉会变得敏锐,但但不不要期待出现要期待出现特特异异功能功能,更更不不要要妄妄想“想“发发功功”治治病。病。你会变得年轻、漂亮、精力充沛(那时真正的由里到外的年轻、漂亮,对于这一点,我绝不夸张) ,但但不不要期望要期望可以可以长长生不生不老老。对于冥想的功效,大部分人关心的是冥想带来的健康。我实事求是的说,冥想带来的是真正的健康。虽然,我每次看到电线杆贴着的各种“包治百

6、病” ,都会嗤之以鼻,但遗憾的是,对于描述冥想对健康的影响来说,我不得不引用这四个字。原因是,通过后面的应激反应知识,我们可以发现,应激反应几乎是造成所有疾病的内因,而冥想不但能够最直接、最有效的降低应激反应,还能够修复应激反应已经造成的损害。如果尚未病入膏肓, 正确而且持之以恒的冥想可以直接解决的病是,高血压、高血糖、各种心脑血管病、各种神经性疾病、各种器官功能障碍、各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各种肿瘤等等。如果再考虑冥想因提高身体免疫力而治愈的病,那就真是“包治百病”了。冥想的大概历史冥想的大概历史我所说的冥想其实就是静坐或者禅坐,是一种很古老的健身方式。 在中国, 有文字记载的就从公元前六七百年

7、的 黄帝内经 开始,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我们的先人通过身体力行总结出了基本做法,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只能用古老的、模糊的辩证方法去阐述, 例如八卦、五行等。这个派别就是我们的道教,代表人物是老子,神话里的太上老君。老子出生于公元前 570 年,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虽然我的冥想水平远远理解不了他所说的那种“道” ,我仍然认为他确实找到了那个“道” 。大家都知道老君善于炼丹, 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大闹天宫,偷吃的就是太上老君的仙丹。其实真正的道教炼丹并不是找个炉子点火练药,而是把自己身体喻为鼎炉,炼精化气、练气还神、炼神还虚。道教的修炼特点是比较重视修命,对身体健康很有效。在印度, 冥想的代表人士就

8、是释迦牟尼, 他出生于公元前 624 年,另一说是公元前 564 年,无论是哪一个说法,都说明他与老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恰巧两个人对大千世界的认识是类似的。这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通过艰苦卓绝的修炼,最终大彻大悟,然后创立了佛教。佛教很注重心理调节,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用的冥想的调心在很多地方借鉴了佛家思想。佛教传到我国,主要分为禅宗和密宗两大派,密宗主要在西藏,禅宗在中原。现在流行的瑜伽冥想, 也源于印度,与佛教的宗旨类似,最终也是通过深层次的入静,得到最大的喜悦和健康。 著名瑜伽人士艾扬格向众人揭示了最基本的瑜伽修炼方法,因其简单易学、体式优美而风靡世界,但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的瑜伽冥

9、想训练少了很多重要内容,偏离了瑜伽“大欢喜”境界的宗旨。个人平凡的冥想经历个人平凡的冥想经历大约是在 1988 年,我在初中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时,受“降龙十八掌”的诱惑想练习气功。可惜小说里没有该掌法的具体练法,偶尔看到“红砂手”后,我就把它当作山寨版的“降龙十八掌”练习了。不好意思,现在看看,在各种小说、电影里, “红砂手”这类功夫都是阿猫阿狗练的下三滥武功,实在有点拿不出手。但是我仍然很勤奋地练习这个低等功法,梦想着成为一代大侠。在练习“红砂手”时,偶尔能体会到静下心来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感到很舒服。我就想,如果像郭靖大侠那样静坐,练一下武当内功应该会更好一些。我就开始了静坐。这一坐就坐到

10、了大学毕业, 共九年多。 在这期间我读了不少的佛、道、藏密的书籍。我不断的学习,却从未照搬任何功法,感觉怎么有道理就怎么来。我的静坐方法其实是东拼西凑的。毕业后我没有再坚持冥想。虽然一直在关注着、思索着冥想的原理与练法,但由于惰性,我也仅仅是“想想”而已,从不付诸于行动。四年前,我的体检报告显示,我的血压高了,胃溃疡加重了, 血液中好几项内容超标。读到这里你可能失望了。是的,是的,很遗憾很遗憾,我没有,我没有师从任何师从任何大大师师,也也没有没有练习任何神练习任何神功功, 更更没有自没有自创任何创任何大法大法。我不是郭靖, 没有他那以勤补拙的顽强毅力和厚德载物的良好品质,反而有些懒毛病;我也不

11、是黄蓉,没有她那深厚的背景和超高的智商,我只能摸索着东拼西凑。也许让人更失望的是,我探索、实践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有练出一点特异功能,更不会“发功”给人治病。真对不起观众啊,这么一个卑微的小角色,按照剧情的安排应该早早就被导演拉出去“咔嚓”了。但我仍然要写下去。但我仍然要写下去。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通过冥想,通过艰辛的努力,获得了健康、年轻、愉悦。我衷心希望大家能树立信心,下定决心,也利用冥想获得真正的健康。我行,你更行!我行,你更行!四年前,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练习冥想,仅仅用了一年就恢复了健康。第二年体检时,身体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了。两年前,冥想中的调心问题让我感到迷茫,我就自学了心理

12、生理学 、 生理学与生活以及其他的关于脑、神经知识的书籍,终于从中找到了冥想的基本原理。至此我终于豁然开朗。我们要以生理心理学来指导冥想实践我们要以生理心理学来指导冥想实践我在后面用大部分内容来阐述生理心理学基本常识。 通过生理心理及冥想实践方法学习,大家会发现:冥想其实并不神秘,不过是生理心理学在身心健康上的综合应用, 冥想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身心健康问题。说实话,西方翻译过来的心理生理学比较抽象、枯燥,东西方语言上的差异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我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读起来应该不难理解。我建议好好看看这些内容,原原因因是: 冥是: 冥想想中中涉及涉及的的绝绝大大部分实践会部分实践会

13、用用到到这些这些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知识知识, 冥想的, 冥想的核核心心内内容容调调心,心,更更是一是一门复杂门复杂的心理学的心理学应应用用。如果你实在搞不清楚这些基本原理,请不要轻易尝试冥想。一些异常的体验可能会导致你在精神上陷入玄虚、过敏、神道等不正常的状态,历史上好多邪教就是借此宣扬个人迷信。如果你实在搞不清楚这些基本原理,请不要轻易尝试冥想。一些异常的体验可能会导致你在精神上陷入玄虚、过敏、神道等不正常的状态,历史上好多邪教就是借此宣扬个人迷信。如果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费那么多的时间去练习冥想, 那就重点看一下本文关于应激反应及如何降低应激反应的内容, 对健康也是有所裨益的。但我依然建议你

14、练习冥想,原因是,冥想不冥想不但能降低应激反但能降低应激反应应,还还能能修复修复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已已经经造成造成的的损害损害。病由心生病由心生为什么要冥想?这个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答案。 对于初学者来说,冥想是为了让自己心情愉悦,身体健康。那么冥想是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呢?先说先说下下应激应激吧吧,它它是我是我们们练习练习冥想的冥想的最初动最初动力力。生理学中应激的定义是, 由有害的或威胁性的情境所导致的生理性反应。这是一个过程,有害的或威胁性的情境,心理学中称之为应应激源激源,个体的反应称之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举个简单例子,过马路时,突遇一辆汽车失控冲你而来,于是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反应灵

15、敏, 以最快速度躲过危险。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失控是应激源,你的身体状况就是应激反应。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应激源大部分不会威胁到生存,而是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利益,这类应激源叫压压力应激源力应激源。比如说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满意,把你叫去谈一谈,领导的批评要影响你的利益,你担心领导会因此改变你的看法,会下意识的紧张,同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这就是你的应激反应,整个过程就是应激,应激源就是领导的批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往往往往是是与负与负面面情绪结情绪结合在一合在一起起的, 我的, 我们们对对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控制控制不不力力的的话话,就就造成造成了了负负面面情绪情绪。比如,面对生存的威胁,你会恐惧;损害你利

16、益的刺激,会使你愤怒或者伤心;你由于担担心心某事件会损害你的利益,会使你紧张不安;如果你的努力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刺激会让你沮丧或者急躁。对于来自危险情绪的应激反应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旦摆脱了危险,生理反应会随之恢复正常,这种应激对我们来说是必须的,而危害是较小的。我们主要考虑来自于生活的压力应激源。对应的情绪体验是担忧、 伤心、 愤恨、 急躁等负面情绪。 这种应激往往是持续性的。比如,某人触犯了你的利益或尊严,你会感到气愤,而且事后你只要一想起这件事,你就会继续感到气愤。大家自省一下自己的情绪, 会发现, 大部分人有相当长的时间处在负面情绪中。大家自省一下自己的情绪, 会发现, 大部分人有相当长的时间处在负面情绪中。 比如, 经常会想到:今天某某与我作梗,挺讨厌,得找个机会还给他点颜色;孩子学习不认真,成绩也不好,愁死了;眼看着到手的合同被人给抢了,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打麻将居然打啥来啥,哪有这样的;又堵车了,真急死人了。应激反应的生理活动,是以损害身体为代价的。应激反应的生理活动,是以损害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