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态变化技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3747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8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态变化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态变化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态变化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教态变化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教态变化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态变化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态变化技能(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态变化技能教态变化的类型1 . 身体的动作 教师在课堂上身体的动作,主要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 的局部动作。 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走动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教 师一节课只一个姿势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课堂就会显得单调而沉闷。相 反,教师适时地在学生面前走动,而又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课堂就 会变得有生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讲课时并不总站在一个 位置上,而是适当地在讲台周围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做练习、讨论、实验 时,教师在学生中间走动。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学生中间,这种空间距离的缩 小,带给学

2、生的直接影响是与学生心理上的接近。因此,教师走到学生中间 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加强课堂上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在走动中教师可 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难,了解情况,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 在课堂上走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走动要有控制,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一是控制走 动的次数,不能一节课不停地走;二要控制走动的速度,身体突然地运动或 停止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缓慢地、轻轻地走动, 而不是快速地、脚步很重地走动;三是走动时姿势要自然大方,不做分散学 生注意的动作。 走动或停留的位置要方便教学,当组织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时,以在讲台 周围走动为宜。停留时要离开

3、黑板一点,以便变换在黑板上写字的位置。在 学生中间边讲边走动时,不要停留在教室的后端,因为这样对学生来说教师 的声音是从后面传来的,对学生听课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教师的走动时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说,学生在做练习做答试卷 的时候,不喜欢教师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更不喜欢老师在自己的身后或身 边停下来。因为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需要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 而教师的走动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一旦在他们的身边停下来,又往往会造 成他们情绪紧张,破坏他们的正常思维过程,影响他们脑力劳动的效率。如 果你要观察整个考场的情况,最好走到教室的后边,这样你能看到整个教室, 而学生却看不到你。 教师在学生

4、中间走动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难的时候,要注意关心每一 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同样的热情。教师的爱是博大的,不仅要爱那些 学习好听话的学生,而且更要爱那些功课不好或调皮的学生。教师在对学生 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难时所表现的态度,正是这种教师爱的自然流露,这 种爱可以转化为学生好好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 题,只把精力放在少数人身上,那么大多数学生就会认为 “老师不喜欢我们, 老师对我们不寄予希望”,就会伤害多数人的积极性。 走动时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如果发 现某个小组有问题,需要对一个小组学生讲话,教师应轻轻向他们走去,然 后再回答问题或讲解,

5、以免影响其它学生。如果这一组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 意义,需要全班明白或注意,教师则应快速走到讲台前,拍手请全班注意, 面对全班进行解答。假如在学生讨论时你要观察整个课堂的情况,最好站在教室的两端。 教师身体局部的动作 教师除全身的动作外,头部和手等的动作均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辅助语 言的表达。毛主席曾提出,以手势助说话。在生物教学中,经常要表示物体 的形状、大小及动物的动作行为等,这些都可借助手势来说明,在与学生交 流的过程中,头部的动作对于表达思想或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 生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你使劲地点头则表示:“我知道了,你快讲吧!” 如果你将眉毛抬到不能再抬高的程度,则表示:“我

6、太惊奇了!”假使你慢 慢地抬起眉毛并轻轻地点头,表示你正在注意听,而且对他的回答进行思索, 会使学生更愿意谈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2 . 面部的表情 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阀门的钥匙,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所 证明。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智力环境 的重要因素,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许 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在走 进教室时也总是面带微笑,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受到关 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教师的情感也会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他 们也就会爱老师,又会从爱老师进而延伸到爱上老师的课

7、,欣然接受老师的 要求和教育。在董杰锋等编著的教师语言艺术(辽宁大学出版社 第 1 6 页)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有一次考完,我去问老师我得了多少分。 没想到老师却亲切地说:你不用问。话语中充满喜悦和信任,他那慈祥 的眼神好像说:你物理学得很好,理所当然得一百分!老师这种信赖 的评语,激发了我对物理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兴趣。”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 教师的身态语(表情、眼神等)和口语的综合运用,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 用。如果同是“你不用问”这句话,而教师的表情却是满脸官司,那么学生 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及对他所教课程喜欢的程度也 就难以预料。 3 . 眼神的交往 在人类的历史

8、上,眼睛一直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人与人沟通 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眼睛是人身上的焦点,并且人的瞳孔是不能自言 控制的,在亮度不变的情况下,瞳孔的放大和收缩则表示一个人的态度或心 情。如果一个人在感到兴奋时,他的瞳孔会扩张到比平时大四倍并显得闪烁 发光。相反,在生气或情绪低沉时,人的瞳孔会收缩到很小。所以,在进行 感情交流时,只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彼此的沟通就会建立起来。 在人与人进行谈话时,有些人的谈话会使人感到很舒服,有些人却会令 人不自在,甚至有些人会让人觉得不值得信任。这主要是与相互之间注视的 时间长短有关,当相互的目光接触时间超过全部谈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时,可 能意味着以下两种情

9、况:一是对方认为你很吸引人,对你的谈话很感兴趣, 这时对方的瞳孔会扩张;二是对方对你的谈话非常怀疑,而表现出的非语言 性挑战,这种情形下对方的瞳孔会收缩。因此,若要与对方建立良好的默契, 应有 6 0 7 0 的时间注视对方,这会使得对方喜欢听你的谈话。于是,也就 不难想象,紧张、羞怯的人由于讲话时目光注视对方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 就不容易被人信任了。这一点对教师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你讲话时 不面对全班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往,学生就不喜欢听你讲话,同时你也不能从学生的目光中去发现他们对课程的反应。 在谈话时不但注视的时间长短很重要,注视的位置也同样重要。你若一 直注视着对方前额上的

10、三角区(两眼和额中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就会造 成一种严肃的气氛,使对方感觉你在谈正事,这才会影响对方。你若注视对 方两眼与下颌稍下部位所组成的三角区,则是一种亲密的注视。 在对书、图表、幻灯、投影等进行说明时,能够控制对方的眼神是非常 重要的。这时,你的讲话内容不但要与图表等有关,而且必须用笔、教鞭等 进行指示,边指边念出所指示部位的名称。如果你要把对方的目光转移到你 的身上,你把笔或教鞭等移到你和对方眼睛相互连接的直线上,能有效地使 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你的身上。这样对方不但在看你也在专心听你讲话,而且 信息的吸收量也最大。 4 . 适宜的停顿 停顿也是一种语言,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讲

11、述一个重要事实 之前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样的句子中间突然 插入停顿,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三秒钟的停顿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二十 秒钟的沉默对人是一种折磨,更长时间的沉默简直会使人难以忍受。 一个新教师往往会害怕停顿和沉默,每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他们就赶紧 用附加的问题或陈述填补进去。而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总 是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思考,做好回答的准备。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再次停 顿,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时间,促使其他问题回答得更全面。另外,在对一 个概念分析、综合之后,或对一个问题演绎、推理之后,也要有一个适当的 停顿,以使学生回味、咀嚼、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一

12、节课中恰当地进行 停顿会使人感到有节奏感,不停顿地讲述 4 5 分钟,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是不可取的。 5 . 声音的变化 一个平缓、单调无味的声音,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声音的音质、声 调和讲话速度的变化,以及富于表情的语言,会使教学变得很有生气。声音 的变化可以是由低到高,也可以是由高到低,一个有技能的训练有素的教师 能直觉地运用这一方法。比如,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之 后,引起学生的笑声和议论声,当他开始把声音变弱,形成安静低沉的声调 时,学生便会更加专心去听。而一个没有经验的缺乏训练的教师往往不会使 用这一方法,当课堂变得喧闹嘈杂时,却一味简单地去增加刺激的显著变化,

13、 不停地大声喊叫:“别讲话了!”“闭上你们的嘴!”等。这种方法虽然有 时暂时有效(也可能无效),但却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难免使 学生产生轻视教师的想法。 讲话速度的变化也是引起注意的一个因素。当你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 一种讲话速度时,即使有人已经分散了注意,也会重新将注意转移到你所讲 的话题上来。运用体态艺术应注意的事项如前所说,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事情都 是一分为二的,体态语也不例外。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体态语运用不当,或 运用得过多过滥,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甚至会产生恶劣的影响。我们在运用体态语来辅助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 要恰当准确 人通过

14、任何一种器官,特别是面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等可以表现 很多复杂的感情。单说眼睛,人的“七情六欲”都可以从眼睛里折射出来。 所以我们运用体态语时,一定要恰当准确。比如,讲到兴奋处,应睁大眼睛, 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讲到悲痛处,最好眼皮下垂,甚至让眼睛呆滞一会, 给人以一种痛苦之感;讲到愤怒时,可以二目圆视,固定眼珠,射出逼人的 光芒;讲到重点或严谨处,可以冷静地注视着学生,并且让目光带有期望的 色彩,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体态语就可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2 . 要自然得体 课堂上教师的体态语言行为,一定要和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活动相一致, 做到亲切自然、庄重大方,一举手、一投足、一顾一盼,都要体

15、现师长的风 度,使学生看到表里如一的美好、真实形象。千万不可故意造作、扭扭捏捏, 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影响,还会损害教师的形象。 3 . 要协调一致 所谓协调一致,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教师运用体态语要服从教学 目的的要求,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二是要与课堂教学的气氛、情境及学生 的心理需要相统一,做到恰发其分,恰到好处。比如,讲一些庄重严肃的课 文不能用轻浮的举止,讲一些悲痛的课文也不能用喜悦的神情。发现学生不 喜欢某一种体态语,或者某一种体态语用得过多过滥,引起反感,这时教师 要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体态,或因势利导,采用受学生欢迎的体态。这样才 能保证师生心理的沟通,感情的一致。 4 . 要整

16、体配合 这里的整体配合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各种体态语言之间的整体配 合。各种体态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而综合使用往往更能发挥 其综合效果。比如,为了制止课堂的违纪现象,可以眼神(注视或怒视)、 手势(指点)、表情(气愤、发怒)、距离(靠近)等并用,以产生强烈的 效果和作用。单用某一种就可能显得威力单薄。 第二方面的含义是体态语言即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配合使用。体态语 作为一种无声语言虽然有它的长处,但也有不足,在表情达意方面不如有声 语言来得简洁明快,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有声语与无声语言进行优 化组合,使其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比如讲解周总理,你在哪里? 时,可以把悲痛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与有情有声的口头语相配合,以产 生更强的感人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一出戏要唱功、做功都好是不容易的。 学戏开始,不是从整戏入手的,一定要练基本功,唱腔、道白、身段、眼神、 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严格训练,一丝一苟。起初当然勉强,后来逐渐熟练 表演起来就合乎规矩。”教师运用体态语也是一项基本功,和唱戏中的“做 功”相似。教师要想教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