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93341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6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2000200020002000 年年实验心理学考研试题实验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3 分/题1.操作定义 ,2、感受野,3、数量估计法,4、分贝,5、恩墨 特定律,6、双眼视差,7、开窗实验,8、等响曲线。 二、论述: 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10 分 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10 分 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10 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15 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15 6、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16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2000200020002000 年普通心理学年普通

2、心理学考研试题考研试题 1、躯体感觉区位于_。 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_研究揭示的。 3、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_。 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_的表现形式。 5、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_。 7、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_。 8、表象基本特征是_。 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_。 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_。 1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_。 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即稳定性、独特性、

3、和_。 二、判断:1 分/题 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5、情感是人与对自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 6、IQ=MA(智龄)/CA(实际年龄) 100 7、“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 8、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三、名词解释:任选 6 题,5 分/题。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适应与感觉对比,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4、应激与 心境,5、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6、胆汁质与抑郁质,7、前摄抑制,8、能力。 四、

4、问答:任选 5 题,10 分/题。 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 2、试述人类心理的本质特点。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试述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5、试述布鲁纳(Bruner, et al,1956)的概念形成实验的研究价值。6、结合自己,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7、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2001200120012001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实验心理学试题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41-41-41-4 题,题,3 3 3 3 分分/ / / /题;题;5-85-85-85-8题,题,

5、4 4 4 4 分分/ / / /题。题。 1、平均差误法 ,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 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高量表,8、实验效度。 二、论述:二、论述:14141414 分分/ / / /题,第题,第 5 5 5 5 题题 16161616 分。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 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200120

6、0120012001 年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 6、定势是_。 7、功能固着是_。 8、心境是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 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7、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 分/题 1、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 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 分/题,任选 5 题,共计 50 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

8、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2002200220022002 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3 分/题 1、反射 ,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 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 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 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 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

9、述题:10 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3、试述坎农 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浙江大学2002年实验心理学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5分/题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 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12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

10、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浙大浙大 2002002002003 3 3 3 年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真题年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真题答案答案 一名词解释 1PASS 模型: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 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中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 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 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401 2投射实验:是以 Freud 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 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

11、、态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 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论出若干人格特性。常用的投射测验有:主题统觉 测验和夏洛可墨迹测验。P444 3需要与动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 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动机是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 激 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被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P321 4Weiner 的动机归因理论:Weiner 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 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 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如果一个新结果与过去结果 不同,人们一般归

12、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结果一致,人们 一般归因于稳定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这种归因使人们对下一次行为结果产生预期, 出现情绪反应。Weiner 的动机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 素。P334 5结构优势效应:即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利作用,这种效应与人的知觉组织 有密切关系。包括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结构优势效应等。R646特征整合理论:由 Treisman 和 Gelade 提出的,涉及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他们区分客 体和特征,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Treisman

13、和 Gelade 认为:特征是有功能上独立的一个知觉子系统分析的,这种加工是自动的,并且 以平行方式进行,而客体的辨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参与,完全是系列加工的结果。R101 7启动效应:是指人在信息加工活动中,自身的知识、经验、期望以及上下文对加工活动 产生影响,当人们产生某种期待时,这种期待将易化随后进行的加工。启动效应又分为重复 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 重复启动即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 间接启动除包含重复 启动之外还允许两刺激有所差别。启动效应的实验为激活扩散模型提供了有利证据。R183 8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初始状态、目 标状态以及如何由

14、问题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 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 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的一个基本范畴。 R281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 P170 答: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 “意 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在行为水平上, “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 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 “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精神实体。 其表现水平有:睡眠,梦,催眠,白日梦和幻想等。 2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P381 答:Izard 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

15、述情绪的性质与功 能。Izard 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 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3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P245 答: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 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由想象表象的参与 (2)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3)远距离联想的能力 4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 R6 答: (1)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 的方法。是有唐德斯首先提出的,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优点: 减数法的反映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作业反应, 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 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