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3282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考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课时跟踪检测(四)环境保护一、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 1(2017江苏高考)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 21 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如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 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 _。 (2)20002010 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 _,其原因有_。渤海湾 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 _。 解析:第(1)题,需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湿地的功能,湿地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 性

2、。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人工海岸线因围海养殖、填海造陆而 总体增加;分析海岸线变化原因可知,海岸线变化造成了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 减少,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第(3)题,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护 意识、依法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 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 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 2(2016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 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3、。图 1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 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 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2 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图 2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 _、_。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 _、_ _。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_,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 用有_、_、_。 (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 解析:第(1)题, “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4、说明该区裸岩 遇风容易形成沙尘暴,遇雨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第(2)题,读图 1 可知,库布齐沙漠位置 更偏东,降水量略多,且靠近黄河,可以引水灌溉,治沙植物更容易成活。第(3)题,根据 图 2 可知,甘草种植是治沙流水线的起点,能改善土壤条件,是后续环节的基础。模式图 中的“药品、保健品” “有机瓜果蔬菜” “有机牛羊肉” “特色旅游”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该模 式对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第(4)题,当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大风日数多,适合开 发风能和太阳能。 答案:(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 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易产生水 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

5、溉方便 (3)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 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风能 太阳能 3(2015江苏高考)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 1934 年出台了“泰勒放 牧法” ,1935 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图是美国过去 200 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 (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_、_。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 _

6、。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 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 _等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第(2)题,春季“黑风暴”的产生主要与春季多大风、气候干燥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植 被破坏、地表裸露有关。第(3)题, “泰勒放牧法”的制定可以保护草场资源,缓解土地荒 漠化;“水土保持法”的制定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垦等。第(4)题,美国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保护和合理3利用草场资源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外,还可以采取政府干预的

7、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 保护的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 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 (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二点) (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 (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一点)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 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二点) 4(2014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镉、汞、 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 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 4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 4

8、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 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 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 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 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 _。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 _ _。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从西北到东南、 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 而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第(2)题,由图中的

9、折线可知,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严 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第(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 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镉。主要原因是矿冶区工业比较多,污染严重。第(4)题,土壤污染 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措施主要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治 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 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 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

10、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 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 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二、名校模拟重点研究明趋势 1(2018扬州中学模拟)图 1 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 2 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 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1)据图 1 分析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影响图 2 省区二 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 (2)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_,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针对酸雨的危害,请你为这三省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

11、第(1)题,直接据图 1 分析可知,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无机硫、化石燃料和硫化物; 据图 2 分析可知,影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煤炭消费量。第(2)题,由于我国降水 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南方的酸雨较北方严重;从酸化河湖水、土壤、腐蚀建 筑物等方面分析危害。第(3)题,从减少酸性气体入手,从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费 结构和对酸性气体的回收与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等 煤炭消费量 (2)主要原因是南方降水多于北方 主要危害是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 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3)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从而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 氮氧化物的排放;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提高能源的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