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4593107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72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背串讲(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讲 小朵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03709 版本:2015年版 主编:卫兴华、赵家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选择题(50分) 非选择题(50 分) 单选题:25题 * 2分=50 分 简答题:5题 * 6分=30 分 论述题( 3选2 ) * 10分 =20分 从从15101510考期开始,马原取消了多选题考期开始,马原取消了多选题 章节分值表 020406080100120140160分值 分值 二、简答。(共5题,每题6分) 26.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它是学习马克思主 义的根本方法? 绪论 27.唯物辩证法的否

2、定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哲学 28.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 哲学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四章 政治经济 学 30.人们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第七章 科学社会 主义 三、论述题(三选二,每题10分,共20分) 31.论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章 哲学 32.论述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第二章 哲学 33.阐述价值规律的含义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 济中的作用。 第四章 政治经济 学 2016年10月北京地区马原考题 “马原”怎么考? 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场携带身份证、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 3.考试题

3、型为单选、简答、论述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发展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9 10 11 12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3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产生时间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马克思主义三大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 学社会主义。(10.01多选/11.1

4、0多选/12.01多选)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 (09.01单选/09.04多选/12.04多选)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12.01多选) (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0.01单选/11.01多选/11.04多选) 德国古典

5、哲学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天黑点灯费油】 英国古典经济学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经济当老大】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指19世纪上半页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 义者的学说。 【空想圣傅欧耶】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人类解放的科学。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11.10简答) 科学内涵科学内涵: 理论品质理论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思路:创始人,继承人,继承要求,三大体系的关

6、系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人类解放的科学。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11.10简答) 科学内涵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 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

7、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 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 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 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 理论品质理论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思路:创始人,继承人,继承要求,三大体系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09.01简答/09.10简答)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实践为基

8、础的科学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 都不是浅尝辄止。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政 治立场治立场上。(10.04单选)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的规律性规律性、深刻性深刻性和实践性实践性。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3、马克

9、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11.04单选) (2)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 会理想。(10.04多选) (2)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09.04单选/10.01单选)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简答)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 各族人

10、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 体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其 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三)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1.01简答) 答:目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根本方法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09.10单选/10.

11、01单选)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 向。(10.10单选)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现今时代的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研究课题:现实社会主 义的变化方向;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21 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09.01单选 /09.04单选/11.04单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

12、意识哪个是 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10.04单选)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 一性。(09.01单选/11.04单选/11.10单选)【2012.4单选】 (4)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历史唯物 主义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10.04 单选/10.10单选/11.01单选/12.01单选) (5)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统一性,可以哲学派别划分为:一元论、二元论。一元

13、论、二元论。 (10.01单选/10.10多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历史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的关系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元论 世界的 主观唯心主义 统一性 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 (五)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世界的 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分为:一元论、二元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6)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09.04简答)简答)【2012.10 简答】 定义

14、: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 限。 二是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三是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物质观的局限性。(7)世界统一于物质。(09.04单选) 【2012.10单选】 (7)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 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10.01单选 /10.04单选)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0.10单选/11.10 单选

15、) (9)割裂运动才静止的关系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10.01单选) (10)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 (11)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 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 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2、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实践的观点。 【2012.4单选】 (2)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3)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类主体。 (4)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5)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0.04多选) (6)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10.10单选/11.01单选) (7)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8)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是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因: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 环节。第二,物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