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592409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页岩气动态2016第一期(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 年第年第 1 期(总第期(总第 55 期)期) 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办主办 2016 年年 1 月月 15 日日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油 气 资 源 调 查 中 心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油 气 资 源 调 查 中 心 目目 录录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 . 1 调查评价调查评价 . 9 勘查开发勘查开发 . 12 技术进展技术进展 . 15 交流研讨交流研讨 . 17 国外动态国外动态 . 17 综述分析综述分析 . 19 页岩气动态页岩气动态 页岩气动态页岩气动态2012016 6 年第年第 1 1 期期(总第(总第

2、 5 55 5 期)期) 1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 年工作回顾及年工作回顾及 2016 年部署展望年部署展望。2015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城市工作会议、 农村工作会议及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准确定位,积极作为,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 1 准确定位,精心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准确定位,精心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取得重要成果。支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联合京津冀国土资源部门,编制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

3、查报告(2015);与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联动,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 和 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2015) 。 编制了 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为“水十条”制定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是服务国土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首次向社会发布了 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减少耕地污染提供支撑。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已把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纳入土地管理工作流程。针对河北省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成片林地规划建设,开展了土地质量和地质环境条件专项评价,提出了地学建议,成果直接应用于土地利用总

4、体规划编制。 三是支撑能源勘查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在新疆 18 万平方千米退出区块和空白区,开展油气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优选出有利勘查区块,提供国土资源部招标出让,有力支撑了新疆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 发布了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 (2014) ,扩大了地质调查工作的社会影响。 2 积极作为,大力支撑能源勘查开发积极作为,大力支撑能源勘查开发 一是常规油气新区新层系取得新进展。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实施宜参 1 井,在奥陶系古风化壳储层的新层系获得日产 3.7 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 开拓了上千平方千米的勘探新区。在羌塘盆地半岛湖、托纳木,识别出两个面积 100 平方千米以上有利于油气成

5、藏的大型圈闭构造;贵州遵义安页 1 井钻获高产天然气流,试气产量达每日 9.5万立方米,实现了武陵山复杂构造区海相天然气调查重大突破。 二是页岩油气调查取得新发现。湖北宜地 2 井在寒武系水井沱组下段钻获 70 米优页岩气动态页岩气动态2012016 6 年第年第 1 1 期期(总第(总第 5 55 5 期)期) 2 质烃源岩,预测页岩气资源量 5000 亿立方米以上,为南方寒武系页岩气勘探打开了新局面;河南尉参 1 井综合解释含气层 16 层,试气有望获得工业气流,改变了南华北盆地油气勘探停滞不前的局面;山东汶页 1 井发现页岩油 93 层,累计厚度 200 余米,证实鲁西南地区具有很好的页

6、岩油资源前景。 三是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取得新突破。 在核工业、 煤炭地质勘查单位积极参与下,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新发现 5 处大中型远景规模铀矿产地;在大庆油气田勘查区内的 7000 多个钻孔中发现铀异常,圈定了 18 个重点找矿靶区,其中 1 个靶区经钻探验证已发现厚大工业矿体,有望成为大型矿产地。 3 持续推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推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一是找矿基础进一步夯实。共完成 1:5 万矿调 9.7 万平方千米、钻探 7.4 万米。圈定综合异常 3300 余处、新发现矿(化)点 1250 处,圈定找矿靶区 500 余处,新发现矿产地 50 余处。武警黄金部队围绕国土

7、资源中心工作着力推进能力转型,在条件艰苦的沿边地区,出色完成区调、矿调和地灾应急救援等任务。 二是重要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突破。西藏多龙铁格隆南矿区预测铜远景资源量达1500 万吨。青海柴达木新发现钾盐矿产地 2 处,新增氯化钾资源量 1.18 亿吨。在新疆西昆仑发现长达 65 千米的玛尔坎苏大型富锰矿带,预测资源远景 1 亿吨以上。在塔里木西缘砂岩型铜矿找矿取得新进展。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地质找矿取得新进展。四川甲基卡外围新发现 6 条矿脉,新增氧化锂资源量 15 万吨,资源超过 200 万吨。福建永定南平地区取得钽矿找矿新发现,估算钽资源量 1.4 万吨。内蒙古浩宾塔拉地区提交一处特大型萤石

8、矿产地,估算资源量 2000 万吨以上。河南西峡桐柏地区新发现两处石墨矿,估算矿物量 200 万吨以上。 4 瞄准前沿,支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瞄准前沿,支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一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实现新突破。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实施 23 口探井,均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圈定矿藏面积 128 平方千米,为试采选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琼东南海域首获海底浅部块状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二是海洋油气地质调查取得重大发现。 联合勘探首次在致密油气藏层钻获油流, 开辟了油气勘探新领域。南黄海中部隆起科学钻探井,首次在海相中古生代地层发现 3个油气显示层段。 页岩气动态页岩气动态2012016 6 年第年第 1

9、 1 期期(总第(总第 5 55 5 期)期) 3 三是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和大洋调查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 13 个图幅 1:25 万海洋区调年度任务,首次远洋搭载重力测量,获取宝贵数据。在太平洋新圈定稀土资源远景区 36 万平方千米。首次开展了中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在采薇海山群等海域发现了丰度较高的资源。 5 服务民生,积极实施惠民工程服务民生,积极实施惠民工程 一是山地丘陵区地灾调查服务防灾减灾效果显著。 在三峡库区、 乌蒙山区等地开展1:5 万地灾调查与风险评价示范,显著提高地灾早期识别准确率和评价精度。编制了2015 年全国地面沉降、 地裂缝调查监测报告, 有效支撑了地面沉降部际联席

10、会议制度。支撑了 “4 25” 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等重大地灾应急调查。 湖北省实现了 “防灾减灾、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和防治信息化”四个全面覆盖,十年来无群死群伤地灾发生。 二是生态脆弱区与特困区水文地质调查服务民生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革命老区、特困区和生态脆弱区的 1:5 万水文地质调查,实施探采井 300 眼,解决 32 万名群众饮水问题。贵州省开展了大规模地下水勘查工程,共成井 3712 口,为 540 万缺水地区农村人口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源。 三是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加快推进京津保核心功能区、北京新机场规划区、北京副中心规划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海

11、南文昌航天城等重点地区 1:5 万环境地质调查,为规划建设提供支撑服务。与湖南、浙江、江苏合作,在长株潭城市群、嘉兴城市、丹阳小城镇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城市地质调查,有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是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首批监测井启动施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首批350 眼地下水监测井正式开工建设。开展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五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途径。全面完成 336 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在西藏措美古堆地区钻获 205的高温地热。准噶尔盆地圈定出一批碳储工程目标场地。 地质碳汇调查研究揭示了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模式, 提出人为干预增加碳汇技术途径。 6 创新驱动,发挥

12、科技对地质调查支撑、引领作用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对地质调查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地质科学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地层表。在辽西、赣州等地新发现恐龙化石,为研究恐龙演化、恢复古环境提供重要依据。小陆块成钾理论,为指导江陵凹陷和思茅盆地的找钾突破奠定了基础。蛇绿岩型金刚石新富集类型获国际页岩气动态页岩气动态2012016 6 年第年第 1 1 期期(总第(总第 5 55 5 期)期) 4 地学界高度肯定。 二是新技术装备研发获突破性进展。成功自主研制“海马号”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置,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首次研究全自动电子型重力仪。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地球物理技术达到实用化。 成功研发基于北斗

13、卫星系统的地灾野外调查终端、 监测设备及其软件系统。低成本环保型“浮团聚磁选”新工艺实现稀土矿回收率高达 70%。 “2000 米以内全液压地质岩芯钻探装备及关键器具”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是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落实中越联合声明, 启动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海上实地作业,以及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演化对比合作研究。在老挝、摩洛哥等 12 个国家合作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建立了中美地调局长对话交流机制。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地调局长论坛、中日韩地调局长论坛、第 51 届CCOP 会议。聚焦“一带一路”,举办两次境外信息发布会。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新增 12 个国家

14、、3800 多条数据信息。举办发展中国家地矿人员培训班 12 期。 7 创新方式,提升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新方式,提升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面完成国家级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和 1:5 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新验收与汇总 30 万个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建成含 70万个钻孔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 二是地质资料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1000 幅 1:5 万基础地质图件,全国 1:20 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1:50 万地质图、环境地质图,以及 93幅海洋地质图件和 40 万个钻孔详细数据。全面提供了 11 万幅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省级地质资料服务。 全国地质资料馆全年服务量达79.5万人次, 数据服务量近1TB。 三是地质资料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隆重召开了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推出了首批卓越和杰出地质人才。 8 改革创新,全面夯实“九大计划”实施平台改革创新,全面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