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起来的科普更亲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2362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1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动起来的科普更亲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动起来的科普更亲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动起来的科普更亲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06全国科技活动周特刊责任编辑: 张焱 联系电话: 01067078659 电子邮箱: gm rb jk gm w .cn 美术编辑: 袁昕安徽省科学技术馆体验“不可思议”安徽省科学技术馆是一幢A字型建筑, 拾阶而上, 推开展馆的玻璃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一台互动多媒体信息展示装置。你可以不必触碰任何按钮,仅通过自己的手势就可进行远程操作在大屏幕上虚拟游览科技馆。比如你可以手心向下,手臂伸直, 控制光标移动; 待光标定位后, 握拳即可点击进入。也可以将手臂从左侧挥动至右侧, 翻页查看。不过这仅仅是个有趣的“开场白”, 徜徉于展馆的“通讯与信息”、 “航空”、 “数字科

2、技”等8大展区, 你会遇见更多不可思议的奇妙事物。“钉床”是个让人心惊肉跳的项目,8 2 9 6根明晃晃的钢钉组成的“床面”, 你却可以若无其事地平躺在上面。道理很简单,当重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因此如果将一个柔软的重物放在一根尖锐的钢钉上, 那么必将刺穿; 而将同样的重物放在多个支点上,每根钢钉所承受的重量只有十几克, 人也就不会感到痛疼, 也不会受伤。坐着飞毯从合肥市上空飘过, 这样的特效镜头如今你可以自己完成。坐在科技馆铺设的飞毯上, 透过身旁的大屏幕, 你会看到自己正在天际翱翔。系统采用了蓝色背景抠像和数字图像合成技术, 先通过数字摄像机摄取你与飞毯的图像, 再与合肥市俯瞰全

3、景图合二为一, 一切就大功告成了。车轮不一定都是圆的,方轮自行车你骑过吗? 四边形的车轮真运动起来, 绝不是想象中的颠簸歪斜, 而是出奇的平稳。这要归功于一条特殊的轨道,轨道由几十个弧形组成, 弧长等于四边形车轮的边长, 这样在它前进时, 重心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上,感觉上与圆轮车无异。“倾斜的小屋” 也是不容错过的展品。乍看上去, 小屋除了与地面相比稍有倾斜外, 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几乎所有人走进去都会头晕目眩, 摇摇晃晃。这是由于视觉发出的指令与人体综合平衡感觉发出的指令相互矛盾,致使大脑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引发头晕。按下“会飞的碗”展项的按钮, 你会看到形似碗状的半球体在风力的吹动下

4、, 腾空而起, 并悬浮于空中, 而且边缘的叶片也随之转动。它展示的是伯努力原理, 即流速快的地方, 压力低; 流速慢的地方、 压力高。因此, 半球形的“碗”受到来自四周的推力,总是向气流中心运动, 而不向四周“逃跑”。安徽省科技馆馆长闫光亚说,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科普传播机构,有责任摘下冰冷的面具, 以鲜明的色彩、 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普通大众,带给孩子们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快乐,带给成年人认知和体验科学的享受。( 邵闻)走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5 月1 4日, 一位小女孩在观看仿生机器鱼。当日2 0 1 1年全国科技周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拉开帷幕。一位家长带孩子体验高楼逃生绳索。这些现代玩具都是由学

5、生们制作的。恐龙模型吸引了很多游客。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互动游戏。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杨慧峰摄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院士们用“微笑”展示着中国高科技的每一次飞跃。互动起来的科普更亲切2 0 1 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亮点集萃 本报记者冯永锋本报通讯员宁筱宁 从5月1 4日开始, 第十一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就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随着公众科技水平的提高, 他们对科普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被动的科普,他们盼望科普活动主动起来、 互动起来, 从静态转向动态, 从围观转为参与。 “服务型科普”最有吸引力 5月1 5日上午, 北京丰台区在莲花池公园举办了科技活动主场活动。在一个上午

6、的时间内,记者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这个现象总结起来, 就是公众对服务型科普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将近5 0块与地震知识有关的科普展板按顺序摆放在公园东边的广场上。由于没有人做讲解,来了解展板知识的人非常少。离地震科普展板不远的地方,是节能减排方面的科普展示。这些展示各种能源知识、环保知识的小箱子、 小柜子,由于无人协助参观者进行互动也缺乏吸引力。而现场的两家医院则明显了解了“服务型科普”的真谛。他们配备了许多“导引人员”, 挨个询问靠近的人有什么需求,然后按照其需求把其引导到相应的医生面前。老年人都担忧自己的血压, 于是他们就免费给大家量血压, 边量边讲解, 发放与降血压有关的科学资料。这

7、两家医院的咨询台前, 排起了长队。丰台区科协常务副主席邓继林说,科普工作今后确实应当向主动服务方向转变。他举例说, 日本海啸和地震发生后,丰台区科协马上组织了大量的专家进社区, 给大家讲解核的知识, 普及知识的过程就是消解盲目恐慌的过程;普及知识的过程,就是科学专家主动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5月1 3 - 1 5日,北京地坛公园举办了“北京中医药宣传周”, 2 7家权威医疗机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以及各大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公司为市民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众多市民顶着炎炎烈日聚集于地坛公园, 排长队等候。参加活动的人会得到一本首都市民中医院就医指南,它详细介绍了参展医院的基本情况、 专长、 乘车路线

8、等, 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另一些群众在兴致勃勃地学习养生保健强身操,在几名医务工作者耐心的展示和讲解下,大部分人快速掌握了“颈肩保健操”和“脊柱保健操”的要领, 李小姐是这其中的一员,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她长期伏案, 经常感到肩背酸痛。“这两种保健操能够有效预防颈椎病,对我真的十分有用”, 她感叹道。“百姓健康文化大讲堂”也是本次中医药宣传周很受欢迎的主题活动。医学专家讲解养生常识及疾病预防方法, 吸引了大批观众, 他们听得十分认真。讲座结束后, 专家被听众包围起来, 长时间地解答各种疑问。不少人由此明白了生活中有很多不健康的陋习, 准备开始修正。 “求知渴望”催促科普由静向动 针对今年3月日本

9、发生的地震、 海啸, 以及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件, 广西科协在活动周期间牵头举办了“地震、 海啸、 核辐射大型科普图片展”全区巡展活动, 深入全区各地, 宣传地震、 海啸、 核辐射防灾减灾安全科普知识,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避险避难、自救互救意识。在南宁的全国科技周活动主场, 广西地震局防震科普展台前,工作人员不停地向参观现场演示地震监测情况通过一种电饭煲状的传感设备,就能知道北海地壳运动情况。现场无线上网链接的电脑显示屏,不停出现监测地为广西北海的红色峰状波段。这是广西地震台网实时传送的当地地壳运动情况。广西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尹克坚说, 如果出现震情, 这些波段就会呈现异常,通过专业数据

10、分析可以帮助确定震级。他表示, 数字测振仪技术“很牛”,有些动物都没有感觉的地震都能测到。广西地震台网能够在十几分钟内把震中、 震级所有的参数测得非常准确。广西科技周为公众精心准备了核电科普,以呼应公众对核知识的了解和渴望。在核电知识普及的摊位前, 电力部门带来了一座第二代核电站模型,吸引了许多科学爱好者的围观。核电站工作原理到底是怎样的? 核电站如何保障安全? 如何防范核辐射? 这都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对此, 工作人员表示, 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 少耗料的电站, 它不仅发电成本较低, 还可减少污染。核电站的反应堆外层安全壳是由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里边还有1厘米厚钢板焊接而成的钢衬里,

11、 安全保障没有问题。 从“围观”走向“参与”自我科普推动理解科学 5月1 4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阵阵悦耳的钟声里, 一个小女孩爬上钟车, 娴熟地按着电子琴键盘, 带动与键盘相连的操纵杆,敲响了对应音调的大钟。一串串美妙的音阶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手扶电动爬楼轮椅吸引了众多老年人驻足。只需打开开关,向外拧下把手, 电动轮椅的星形轮子仿佛变成了腿,载着轮椅爬上台阶。这项发明能造福于许多有行动不便老者的家庭,应该得到推广。相比电动爬楼轮椅,植物工厂则更加展示了高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用设施内计算机系统, 植物工厂可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自动控制。普通市民也可以在家里种植新

12、鲜的蔬菜了。北京通州农民吴玉禄乘坐他研制的拉车机器人所拉的黄包车,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会场上进行展示,备受参观者的瞩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活动, 该所研制的掰手腕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与之一较高低, 而仿生机器鱼、 乒乓球机器人、 导览服务机器人, 都能够在与参观者的互动中,完成科学知识的及时传递。更多的公众都在“自我科普”。据记者了解, 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 全国各地的观鸟会组织了至少上百次的公众观鸟活动。大家带着望远镜, 来到城市附近那些鸟类相对丰富的地方,举起望远镜, 用最不打扰鸟类的办法, 悄悄地欣赏鸟类的美,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掌握保护鸟类的各种知识。对此,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赵欣如很是感慨: “我们一直在课堂上教学生要爱护自然,而让一个人体会爱护自然的最简单方式,莫过于带他们到野外去观鸟。因为这种主动观察、 主动认知的学习方式, 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最理想方式。”对于公众这种主动求知科学的行为,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副教授刘华杰说: “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是理解。一般来说, 理解的含义, 不仅包括对科学事实的了解,还包括对科学方法和科学之局限性的领会,以及对科学之实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正确评价。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公众主动参与, 而不是处在围观 被动 等待的状态, 是做好科学普及的第一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