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2350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随着近日“西庐雅集中国现代东方水墨邀请展”的正式启幕, 之前向所有市民征集的“西湖最美十庐”名单也揭晓:澄庐、抱青别墅、省庐、恒庐、穗庐、润庐、静逸别墅、春润庐、逸云精舍、息庐等十座老建筑入选。从今天起,本次邀请展请来的10位省内一流画家将以这十座“西湖美庐”为主题开始挥毫泼墨, 用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来诠释这些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追溯一个时代的记忆追溯一个时代的记忆西湖最美十庐西湖最美十庐因为每座建筑都是一个历史的印记, 都是一幅凝固的画, 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希望通过这些老建筑来进一步体会“杭州韵味”, 那么在画家用水墨重新镌刻之前, 让我们先行一步,在著名历史文化学者

2、仲向平的引领下,揭开“西湖最美十庐”穿越时空的传奇。记忆中的老房子记忆中的老房子现实生活中的活色生香现实生活中的活色生香上周四,本报刊登了“西湖最美十庐”的十五座候选老建筑,成为城中一时话题,也勾起了不少人对这些有着岁月积淀的建筑的回忆。据统计,虽然票选时间只有短短5天时间,但通过微博、网页投票的市民就超过千人,并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与这些老建筑之间的故事。对于从小生长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 这些老建筑不光是历史上的老房子, 也是一路陪着自己成长的时间坐标, 总有一个人生阶段或多或少地与这些老房子有着一些联系; 而对于才来不久的新杭州人来说,这些老建筑则是杭州留给他们最独特的记忆。“走过抱青别墅,

3、至今能回想起当年和老公拍婚纱照的情形, 当时的一点一滴又重新浮现在了眼前。”网名叫做“蓝花”的女士把票投给了抱青别墅,在她眼中,这座老建筑和整条北山路留下了她人生中美丽的一刻。 而另一位网友“大鼻”对抱青别墅的深刻印象则停留在前不久举行的“北山街民国夜”,“抱青别墅的红砖墙是天然的背景墙,我们穿着长衫、旗袍在前面留影,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刚来杭州两年的“闯江湖”(网名) 看了这些老建筑的介绍后立刻兴起了“西湖游”的念头,恰逢上周末天气凉爽,他骑着自行车前往南山路和北山路寻访了几座老宅,虽然还没来得及全部看一遍,不过那些至今保存完好并且对外开放的庐舍已经足以让他赞叹不已。“看着那些高楼、大

4、桥实在感觉不出杭州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两样,直到逛过了西湖、看过了西湖边的老建筑,这才真正体会到天堂的滋味。”还有一些画家直接表达了他们对恒庐的喜爱。由于这座建筑如今已是杭州著名的美术馆,许多名家在这里开过自己的艺术展,在艺术圈颇具盛名。着墨落笔着墨落笔纸上演绎老建筑的人文情怀纸上演绎老建筑的人文情怀就像林之在城垣记事里写的那样:许多大人物的秘密,就在西湖边的这些小楼里,有政治风云,有风月八卦,也有油盐酱醋茶。你相信吗,那些洗脚水里,也能搅和出一段民国大历史,就像蒋介石日记里的阴晴和风雨。西湖边这些老建筑的魅力不光在建筑形制上, 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中。 正如对杭州老建筑有深入研究的仲向平所说:

5、宅因人而贵。他曾做过一个统计,在北山路以秋水山庄为圆心、500米为半径画一个圆,里面就有50多幢老宅别墅,这种密度怕在上海、北京也无法找到。秋水山庄史量才的隔壁,住着孤云草舍刘公子;抱青别墅东墙外头就是蒋介石管家陈希曾的省庐;傻公子刘承干和父亲刘锦藻住在蒋经国西面,3幢居所分别是留余草堂、坚匏别墅、 蒋经国旧居串起散落在这些老房子中的一个个故事, 就仿佛看到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如今,我们重拾这些历史的记忆,并用水墨的形式重新激活,在纸上重新演绎传承至今的民国建筑,集体缅怀那个年代的人文情怀。未来一个月时间里,何水法、马锋辉、骆献跃、池沙鸿、袁进华、王平、李云雷、章耀 、陈磊、周刚等10位

6、画家将进行专题创作,最终完成一系列关于西湖边民国建筑的水墨画作,并在十一期间举行展览,届时将对公众免费开放,敬请期待。澄庐澄庐一座西湖名庐,一段中国历史一座西湖名庐,一段中国历史南山路189号,临湖处,有一幢式样别致的奶黄色别墅,叫澄庐。澄庐东临杭州湖滨公园,西靠大华饭店,爬上二楼的阳台,西湖全景尽收眼底。“以前有围墙,毛石砌筑起来的,铸铁大门,门口有两根很气派的欧式建筑,院子里带草坪的花园占地九亩多,靠湖边有一条长廊,长廊两边是葡萄架,一到夏天,紫色的葡萄一串一串垂下来, 老师有时会采摘来分给我们。 下课了, 我们就到草坪上翻滚, 在长廊里嬉闹 ,湖光山色,别墅洋房,像外国童话一样。”这是仲

7、向平在澄庐上幼儿园时的记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光至今依然鲜活。自1928年澄庐出现在西湖边, 与它有关的一个个名字就串起了独属于它的传奇历史。 澄庐最初的主人叫盛恩颐, 他是当时中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领头人盛怀宣的四儿子, 别墅修好后盛恩颐没住过几天; 后来, 澄庐成了蒋介石的三大行辕之一,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旅行结婚”,第一站就是西湖澄庐,此后,杭州的“澄静逸别墅静逸别墅恒庐恒庐:亘古不变的文化据点亘古不变的文化据点如今的恒庐与艺术捆绑在一起成为杭城知名的文化场所, 也因为有文化产业的进驻, 这座老别墅在保有建筑原型的同时,鲜活地融入了现代生活中。恒庐主楼坐北朝南,南北皆有台阶、门廊

8、。如今,古朴盎然的迎街门墙上方,仍有著名学者、书画家余绍宋所题“恒庐”二字。恒庐原为张氏家族的产业,名医张星一、俄语教授张叔谦、兴业银行职员张仲肃等为其先后业主,今天的恒庐则是恒庐美术馆所在,馆长叫席挺军。“恒是亘古的意思,庐是基础,是房屋。”席挺军回忆当年南山路改造时自己拍下202号地后的情形,工人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门口的厚石墙上,隐约露出“恒庐”二字,进一步清理之下, 字旁还有落款“绍宋”, 他们疑惑这个“绍宋”是否就是余绍宋?席挺军向余绍宋的长孙余子安求证,字的确是余绍宋的笔迹,而且余子安还在爷爷的日记中查到,他的确为了友人新居落成,题字“恒庐”给他。“恒庐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席挺

9、军说。穗庐穗庐昔日私家花园别墅,今日文学会馆昔日私家花园别墅,今日文学会馆穗庐又称鲍庄,原为广东商人鲍柏鳞的别业,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从北山路沿山道拾级步入鲍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饰门楼,气势不凡,门楣上书“穗庐”二字;进得门楼,有一古樟,树龄逾300年;树荫掩映中,一座两层三开间的西式别墅赫然入目,此楼砖石垒基、天花吊顶、瓶饰栏杆、通天云梯,房子的颜色为在山林中完全不显眼的水青色。2005年,管理部门对外招商,引入国有文化单位经营,于是穗庐就成为作家们的一处写作基地, 也是“江南文学会馆”的驻地。 据说当年巴金从前曾表示非常喜欢这片寂寞的庄园 ,为纪念巴金, 现在穗庐门口大石上

10、还有取自巴金笔迹的“江南文学会馆”的石碑, 再往上走还有个亭子,省作协将其命名为巴金亭,亭子里放置了一个珍贵的巴金手模。润庐润庐名仕大家的非凡大业人生名仕大家的非凡大业人生在北山路与宝石山路之间, 还有一幢大名鼎鼎的民国建筑润庐。 从1932年建成至今 ,已历经80载风雨,易主多人,它最早的主人是杭州名绅马文车,后来还入住过民国著名银行家金润泉、国学大师南怀瑾等人,1997年润庐被一位金华商人以280万元买下,如今为一公司下属的会所,不对外经营。就在去年,媒体上还出现过西湖边润庐别墅标价1.1亿元欲转手?的新闻,再度引发人们对西湖边老别墅的关注,最终也牵出一些润庐房主的更替情况。据报道,当年金

11、华老板李念孔找到润庐主人南怀瑾, 表示购宅是为了让老母在西湖边养老, 后来李老板的母亲一直住在润庐,直至去世;李念孔因病去世后,润庐作为遗产,袭传给了夫人和儿子,他夫人曾在2011年对润庐提出了两个方案:价格合适就卖,或者以租为主。而目前,润庐租给了银江科技集团做会所,租期为10年。静逸别墅静逸别墅一代中国大仕的山水向往一代中国大仕的山水向往葛岭路5号就是静逸别墅所在。别墅保存得很好,主建筑是两幢欧式风格的小楼,每幢均有宽大阳台,可眺望湖山景色。楼的主人是被孙中山誉为“民国奇人”的张静江。张静江在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出名的人物,他辅助孙中山开创民国,为了资助革命,他不但自己投入了身家, 而且还动

12、员了南浔的一大批富户出力出钱。 而他的一生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许多那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今天仍然密密地和张静江聚在一起:孙中山、宋庆龄、冯玉祥、黄兴、宋教仁、廖仲恺、何香凝、于右任、蔡元培、周伯年、毛泽东、蒋介石 、陈洁如、宋美龄抱青别墅抱青别墅葛岭下的洋房官邸,一段那些年的爱恨情仇葛岭下的洋房官邸,一段那些年的爱恨情仇行至北山路,在半面洋房半面湖的绝美景致中,有一栋红砖老建筑绝对会吸引眼球,那就是有着巴洛克风格、亦中亦西的抱青别墅。作为高端会馆,普通人对于这座老宅邸的内里充满好奇;作为西湖边别具风格的民国建筑,这里已是不少新人的婚纱照拍摄地,牵起一丝浪漫情怀。拨开岁月的浮尘,这红砖黄墙里上

13、演的是一段那个年代的“风月情事”。抱青别墅的主人叫邢庚星, 字抱青, 是湖州南浔镇上被称作“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中的“八牛”之首(依南浔人的标准,当时资产在银洋500万以上者为“象”,100万以上者为“牛”,10万以上者为“狗”) 。1929年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后,曾作为博览会工业馆第四分馆的抱青别墅一直闲置着,于是,邢庚星的好友、建筑工程师于少甫便以每月60元大洋的月租租下了抱青别墅, 并且充分发挥了自己建筑工程师的特长, 将抱青别墅改建成了美轮美奂的“葛岭旅馆”。而与这座别墅相关的一段风月八卦故事则是发生在当年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道藩以及徐悲鸿前妻蒋碧微之间一段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婚外情,

14、两人曾租住在抱青别墅, 度过了三个月的美好时光,张道藩也曾表示:葛岭下面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惬意的岁月。春润庐春润庐文豪大绅社交根据地文豪大绅社交根据地与很多西湖边的名人别墅一样, 春润庐连着的是一大串文化名人。 春润庐是宋春舫和好友朱润生共同建造,宋春舫是香港文学家宋淇之父,是曾在北大、清华担任教授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当时因他在北大等处任教,并不常居住,倒是蔡元培、章太炎、徐志摩等一大批名人到杭州时经常借寓此处,因此有人戏称,春润庐是一座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春润庐后来的主人项松茂则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曾任五洲大药房经理, 20世纪30年代闻名遐迩的“固本”肥皂便出自其任经理的五洲

15、固本皂药厂; 其亲自督造的五洲大厦已经落成于上海福州路,即被誉为中国的“药房大王”。息庐息庐西湖边的休养生息之所西湖边的休养生息之所息庐建造于1927年,是北山路上有名的园林式别墅。生活在这里的老人说,从民国时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北山路中段有“息庐”的标识。 事实上, 北山路的一民宅里也的确躺着一块漂亮的“息庐”界碑,只是2004年之前,人们无法考证息庐墙界的具体位置,这座宅地的主人也就无法考证。直到2004年4月,看了报纸报道的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退休编审王立扬给报社打电话爆料:“息庐是我曾祖父所建”。在王立扬的家谱中,这才发现,息庐为山东人王潭(字静甫)建造,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在这里休养生息, 所

16、以取名“息庐”。 当时, 主人王氏的侄子王褆是西泠印社的四大家之一 ,他常在息庐切磋印学,佳作迭出;解放后,毛泽东主席的印章,就是由周恩来通过陈叔通请王褆创作篆刻而成的。逸云精舍逸云精舍心境悠远的山水洋房心境悠远的山水洋房以现在的眼光看,逸云精舍(又叫逸云寄庐)是真正的一线临湖别墅。这栋中西合璧式的花园别墅坐北朝南,前后是花园,二、三楼前后都有露台,前望外湖,后观里湖,东眺宝石山,西看孤山,风景绝佳。原业主为唐宝泰,1941年卖给沪上大亨东云龙,1953年政府接管用作干部宿舍。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曾居于此,一时间,学者教授云集,几成“浙大会馆”。20世纪80年代改为浙江省老年大学校舍,称“明鉴楼”,现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室。省庐省庐西湖边的神秘老宅西湖边的神秘老宅尽管西湖边别墅林立, 但行经北山路36号, 那栋整幢房屋的外墙及院墙全部用青砖砌成的建筑还是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栋别墅叫省庐,又名竹隐庐。关于这个“省庐”的主人,业界还是经过了一番考证。对于北山路36号这座省庐,曾一直被认为是晚清知名外交官王丰镐的别墅,但自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