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92234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10 大小:1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统筹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10页
城乡统筹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10页
城乡统筹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10页
城乡统筹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10页
城乡统筹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统筹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统筹论(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城乡统筹论姓名:宣迅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国民经济学指导教师:刘诗白20040401内容摘要一、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本文包括两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为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部分,后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途径。从第一部分,即前三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一节主要论述整篇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原因、研究方法,思路、不足及创新之处。第二节文献综述,对城乡差距,从现代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从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农业与工业等其它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必然性。而马克思、恩格斯、列

2、宁和斯大林主要根据他们生活的时代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进一步认为,城乡差距将产生工农的对立。国内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对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作了深入的论述,以了解工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第三节,我国城乡差距的历史与现实,城乡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差距表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没有统筹城乡发展,而是实施了重城轻乡、重工抑农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对“农业剩余”或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农村的生产要素进行过多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

3、强化和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于发达国家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形成的梯度差距,而是人为的城乡关系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农村的经济攫取。始于建国之初的工业化拉开了我国城乡差距的演变的曲折历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度有所缩小,但自8 0 年代中期改革中心转向城市以来,特别是9 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之间不仅差距在扩大,而且相对差距也在快速扩大,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制约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第四节,城乡统筹的必要性与意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十六届- - E p 全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

4、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中的首位。足见统筹城乡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乡的不协调,它己变为一个全局性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城乡发展失衡,不仅影响的是农村经济,而且是包括城市在内的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决

5、定。第二章是国外城乡统筹的实践与理论背景,城市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从乡村中孕育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两种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观点,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阐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马恩认为:城市是基本生产条件的空间集结体、劳动力集中和流动的市场,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体。近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文化( 宗教) 中心,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等经济活动还居于从属和次要地位。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的大量出现与集中,使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市政、金融、商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地位,而农村则日益处于从

6、属地位。第一节,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实践,主要讲述了英国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化和产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家城乡分割的现实是由城市化程度低所致,而城市化程度低意味着工业化的滞后,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滞后。这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乡分离的根本原因。第三节,西方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西方国家的社会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城乡演变的历史,提出了三种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城乡二分法、城乡连续体说和城乡共同体理论。这三种理论实质上体现了城乡关系中的城乡对立和城乡结合的观点。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经

7、济增长的不平衡将导致城乡的分割。这由许多国家,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践所验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之所以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发展,有其理论上的根源。第三章,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结构明显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个特征。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度的过程中,一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发展工业,并把工业分布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城市相对发达而农村贫困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社会、文化、道德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第一节,二元经济理论的传统与演进,二元经济思想始于斯密。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普瑞拉仁斯基(

8、 P r e o b r a z h e n s k y , 1 9 2 6 ) ,可能是二元经济模型的最早构建者,强调了工业农业两个部门在生产组织上的差别。荷兰经济学家J H 伯克在其1 9 5 3 年出版的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也运用“二元结构”概念。第一个对二元经济的内涵及二元经济中的两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作全面深刻分析的是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家刘易斯,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 G R a n i s ) 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的理论,人们将之合称为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模式。第二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发展,刘易斯二元结构

9、理论的突出特征是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描述。他认为,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问题,经济发展的重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结构转换。第三节,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换的理论模型,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不仅表现在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在生产技术、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区域经济等几个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二元经济结构出现的进步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的不发达经济的均衡”。然而它毕竟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必然向现代一元经济结构转换,但这种转换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现代一元发达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

10、,与发展中经济相比,现代一元发达经济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一个从传统的一元经济经过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过渡的过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以二元经济结构为特征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其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除具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之处外,由于其结构转换的国内外环境不同,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方面还具有自己的突出特点。第四节,二元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的联系,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分离的根本原因,为减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学者基于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各自提出了城乡联系的模式。城乡联系模式仅仅涉及城乡之间联系的方

11、式,还未触及城乡联系的具体途径,真正起作用还要依靠建立在城乡联系理论和模式基础上的操作方法,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城乡之间的联系。第五节,本文研究目标、方法和基本框架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在党和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并着力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的背景下,研究城乡分割产生的原因和效应,并基于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演进的经验,具体解释我国城乡分割及由此引致的城乡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力图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包括后五章的内容:第四章,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原因,第一节,2 0 0 3 年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概览

12、,2 0 0 3 年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走势是:一、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产量持续下滑,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凸显。二、畜牧、水产业良性发展,市场稳定,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三、乡镇企业克服各种困难,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四、农垦经济实现发展速度和经营效益的双提高。五、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保四争五的预期未能实现。过去的一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之所以能较为平衡地发展,这是与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分不开的。为此,中央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使新一届政府关注“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承诺逐步在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得以体现。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与主要问

13、题是:一、疯狂的“圈地”运动,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日趋扩大。三、多数农民仍未能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四、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未有根本性改变,矛盾依旧突出。五、农民利益受损,引发农村社会的不稳定。第二节,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从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过度的过程。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明显,并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第五章,城乡统筹思想的科学内涵。

14、第一节,城乡统筹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认识未来和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二节,城乡统筹思想的内涵,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党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路。统筹”是指统一策划之意,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策划,其中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站在全局的

15、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辩证地处理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第三节,中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全新理念,它表明中国党和政府正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希望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第六章,我国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是在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没有城乡的统筹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我们要认识到城乡差别的消灭是以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基础的,没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城乡统筹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16、。因此,各地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第一节,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1 9 7 9 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第二节,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主要是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乡村的弱势地位。第七章,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具备的几个先决条件,第一节,良好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西方发达农业的成功经验证明,要实现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品性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发达的和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中国经济体制正在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9 亿的农民和“脆弱的”农业要顺利地步入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