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鉴赏与保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1690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的鉴赏与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鼎的鉴赏与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鼎的鉴赏与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鼎的鉴赏与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鼎的鉴赏与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鼎的鉴赏与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的鉴赏与保护(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中国古代 之鼎文化鉴赏指导老师:王秉成员: 周启 2014329600173卢 旭锋 2014329600160 陈峥祺 2014327100065 韩晟昊 2014329600013 何宁聪 2014329600014春秋鼎盛大名鼎鼎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力相助首先问大家 一个问题, 以下成语大家 知道几个?概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 5世纪。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 的历史,这与中国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相 始终。 古代青铜器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锡和铅的 合金。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既是我国最古老的 文字之一,

2、也是优秀的书法典范。 鼎:烹煮肉食,三足或四足,有方有圆,有耳。 它是青铜礼器中的重器。被当做“明尊卑、别上下” ,是统治阶级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西周列鼎制度规定 :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 鼎。一、一、一、一、鼎的鼎的鼎的鼎的起源起源起源起源 鼎原为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 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 ,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 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 期,青铜器冶炼铸造技术的成熟,使得鼎 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 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 期,延续到汉代。二二二二、鼎的文化内涵、鼎的文化内涵、鼎的文化内涵、

3、鼎的文化内涵最早的中国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它是中国青铜器的杰出代 表。象征着高大、显赫、尊贵的意思。鼎的尺寸比生活实际大 的多,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这也反映鼎一开始是作 为一种祭祀的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 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在古代,人们都认为,黄帝在战胜炎帝的后代蚩尤后,曾铸三 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在古代,鼎是镇国 之宝,传国重器。鼎上的花纹,古人认为有镇邪的作用,有时 也将法律条文刻在鼎上,以显示法律的庄严。改朝换代后,新 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铸鼎,颁订法律,以象征新时代 的开始,并表示吉祥。所以,朝代改变,称

4、作鼎革。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 青铜器时代初期就有鼎的出现,说明,中华文化在源 头就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鼎在成为祭祀用具后,它的意义就重大了,制作上也 就很讲究了,各种装饰开始登上了鼎上,竭力显示周 朝的鼎盛气势,统治者的权威。鼎不仅记载着政治,同时也有为百姓祈福,保佑平安 善良的用意现在,鼎的造型主要用来象征吉祥。在家中 摆设铜鼎,寓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三三三三、有名的、有名的、有名的、有名的鼎鼎鼎鼎器鉴赏器鉴赏器鉴赏器鉴赏 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西周:大盂鼎、毛公鼎、大克鼎 春秋:三足羊首鼎 战国:战国大鼎 秦汉:秦陵大鼎 当代:世纪宝鼎各个时期之代表作如下司母戊大

5、方鼎(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通耳高1.33 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商代后 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 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 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 铜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 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 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 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 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 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 ,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

6、 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 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 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 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商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 个高潮期。春秋青铜器形制和 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纹 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春秋青 铜器多以蟠螭纹的为标志,器 物上都有细密的平面蟠螭纹。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 复的花纹则达到了青铜器制作 的顶峰。此件青铜器底部还有 十几个铭文。无论器型纹饰都 可谓是春秋青铜器的顶峰之作春秋 三足羊首鼎 大克鼎为西周后期著名重器,清光 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 同 出器

7、物多件,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 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 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 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 ,字体工整,笔势圆润,铭文前段14行 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铭文用笔厚 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 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 度。“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 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 倍受推崇。 西周 大克鼎道光末年出于陕西省岐山县。由 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 ,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 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 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 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 局势不宁;其二,宣王

8、命毛公治 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 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 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 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 ;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 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西周 毛公鼎当代 世纪宝鼎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 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 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江主席与 加利(原联合国秘书长)为“世纪宝鼎”赠送仪式 揭幕。这一壮举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引人注目的 一页,使全球掀起的“宝鼎新闻热”达到高潮,其 所涉及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实属空前, 是当年国际十大重要新闻之一。 “世纪宝鼎”是 具有商周青铜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

9、整体铸造 ,一次浇注成功。它的设计和制作经过多次论 证,是在国内专家、文物考古学者的悉心指导 下完成的。“世纪宝鼎”高2.1米,象征21世纪; 口径1.5米,重1.5吨。它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 耸,满身纹饰。鼎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 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 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 族都是龙的传人。禁前后分别以金文铸有“世纪 宝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赠 一九九五年十月”字 样。鼎圆禁方,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 朴典雅,美观庄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 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四四四四、在浙江出土的鼎器、在浙江出土的鼎器、在浙江出土的鼎器、在浙江出土的鼎器五五五五、保护、保护、保护、保护鼎等青铜鼎等青铜鼎等青铜鼎等青铜文物,文物,文物,文物,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一、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二、参观时不乱丢东西、垃圾 三、可以发些宣传单,告诉大家要爱惜文物。 四、可以给博物馆写建议书,要求严格管理文物,不要让文物贩子做坏事。 五、如果看见文物要拿给鉴定师进行鉴定,还要查清它的价值。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