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料行业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91680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饮料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饮料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饮料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饮料行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饮料行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饮料行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料行业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饮料行业分析李 康 干 迎ABSTRACTFirst, th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the prospect and thetendency of our beverage industry, then the problem s exi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our beverage industry were pointed out, and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2posed.一、 行业概述饮料工业包括软饮料和啤酒,作为食品 工业最

2、具经济规模的大宗产品,也是国际竞 争最活跃的领域,依靠的是实力、 规模和技 术,整个行业的集中化、 规模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近十年来世界饮料消费统计资料,充 气饮料、 茶、 瓶装饮用水和果汁饮料的消费呈 增长趋势,牛奶、 咖啡、 啤酒和葡萄酒的消费 呈下降趋势。各种饮料的消费比例在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 在美国,充气饮料消费比例最 大,为世界第一位。 西欧和澳洲的奶制品消费 比例最大,日本茶的消费比例最大。 从各国对 果汁品种的消费趋势来看,橙汁在各国的消 费量都比较大,是一种世界性的饮品。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 传统理解以及统 计资料习惯性的划分,下文中的饮料是指茶、 充气饮料、 果汁饮料、

3、饮用水等软饮料。二、 我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状况11 我国饮料生产的现状及特点 在我国食品工业中饮料工业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1980年以前,全 国软饮料年产量不足30万吨,到1996年年产量已达88318万吨(包括乡镇企业),年均增长24% ,是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1996年后我国软饮料工业仍以10%以上的 速度发展,到1997年全国饮料产量已达960 万吨(见下图)。1998年饮料市场竞争更加激 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8年上半年全国软饮料产量为448105万吨,较去年同比 增长2219%。而对比公认发展迅猛的啤酒业1997年产量1218%的增幅,饮料行业无疑已 成

4、为 “酿酒” 之后食品工业中又一个重要行 业。我国饮料行业发展状况同国际饮料行业的普遍发展形势相适应,我国的软饮料生产企业亦呈现出产量集 中度高,大型企业对行业的影响力大的特征。511999年第1期No.11999 统计研究Statistical Research目前广东健力宝、 海南椰树等20家大型企 业,平均产量规模为2118万吨,为全国饮料 企业平均规模的54倍。这20家大型饮料企 业占我国全行业企业数的0154% ,其产量占 全国饮料总量的40180% ,销售收入占48% ,利税占76%。 从趋势上看中国饮料行业还在进一步向 集约化发展。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调查资料 显示: 1997年饮

5、料工业产量前20名中产量 超过10万吨的共19家,比1996年增加7家; 20家企业产量为436万吨,比上年增长37154% ,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40180% ,比1996年提高419% ,大型骨干企业在行业的 地位进一步加强。1997年全国饮料总产量在 增加,饮料生产企业总数逐步减少,而大型企业却在增多,规模在扩大。这些充分反映出, 我国饮料行业向集团化和规模经营方向发 展。 从经济效益分析,规模越大,效益越好。 大型骨干企业经营情况远远好于全国平均数,如1997年,前20名企业平均每吨饮料创 利税597164元,比1997年全国平均每吨饮 料创利税高119倍。其利润1997年前20名 企业

6、平均每吨为386186元,比同年全国平均 每吨饮料利润108143元高出2156倍。因此可以预计,我国饮料业未来的成长 将主要来自大型企业的发展。21 产品结构(1)碳酸饮料:饮料工业的主导产品。其产量约占饮料总产量的50% ,已形成可乐饮料、 运动型饮料、 各类果味饮料等系列,目前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系列产品仍以绝对优势 占据我国市场。 据全国1212家零售店逐月商 品销售情况监测结果1997年我国碳酸饮料 市场可口可乐、 雪碧和百事可乐的占有率分别高达31148%、21111%和18112% ,其次健 力宝为7146% ,其它的国产品牌仅有正广和 一家挤入前9名。由此可见 “两乐” 的迅速

7、发 展,给民族饮料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大了压力。 同时也应看到,现在美国人均年消费 碳酸饮料18177千克,日本2117千克,德国7613千克,而我国尚不足3千克。中国市场 仍有空白点,只要企业创名牌,扩大规模,发 展空间还很广阔。目前健力宝的产量已达42万吨,销售收入近20亿元, 1998年我国市场 更出现了 “非常可乐” 和 “汾煌可乐” 两匹黑 马,这对我国民族品牌的崛起将是一个很好 的契机。(2)饮用水:近几年发展较快,全国已拥有上千家生产企业, 1997年我国生产的矿泉 水、 纯净水等约170万吨,仅瓶装水即约占全 国软饮料总量的17% ,目前市场占有率(据 全国1212家零售店逐

8、月商品销售情况监测) 前五名的品牌有:乐百氏、 娃哈哈、 斯柏克林、延中、 可赛。 年产达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如深 圳益力、 海口椰林、 珠海永隆、 山东碧云洞、 广 东华山等,由于技术装备完善,产品质量有保 证,市场占有率高,是我国饮用矿泉水行业的 主力,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矿泉水的市场水平还不高,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年产在100500吨,往往资金短缺、 技术装备较差。而纯 净水后来居上,仅上海目前纯净水生产企业 多达100余家,其种类也由原先的瓶装扩展 到桶装,估计饮用纯净水的消费者已突破300万大关。 (3)果汁饮料:处于起步阶段,至1995年,全国的果汁产量已经上升至115万吨,占 当年软饮

9、料总产量的1615%。目前占我国市 场主导地位的果汁饮料品牌依次是汇源、 大湖、 佳得乐、 统一、 椰风、 都乐、 康师傅等(据全 国1212家零售店逐月商品销售情况监测),但总的来说还未形成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大集 团。 我国的浓缩果汁主要用于出口,内销市场 以柑橘浓缩汁为主。生产浓缩果汁的公司以山东中鲁最具代表性,其产品有95%出口到 日本、 美国、 法国、 韩国等10多个国家。1997 年公司的果汁生产线已增加到9条,共销售 果汁211万吨,占我国总出口量的64%。他61统计研究们打算到2000年时提高总产量达5万吨,可 以加工水果44万多吨。 在加工工艺上尽可能 采用 “冷工艺”,即将优质

10、水果在低温、 无菌条 件下加工成冷冻浓缩鲜果浆,这样,既可以保 持水果的原汁原味,亦使其营养价值不受损失和破坏。 目前,采用此项工艺生产的企业在 我国为数不多。 (4)蔬菜汁饮料:仅处于试生产阶段。前几年试产的番茄汁、 胡萝卜汁、 芦笋汁、 马蹄 汁、 莲藕汁等品种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加工工艺不科学,口味欠佳、 色泽不好、 含糖过高等原因,市场销路不佳。 特别是以菜 果合一的果茶,因添加过多增稠剂,且热加工 过程使其褐变,虽曾红及一时,却马上失去了 市场。蔬菜汁饮料是补充人体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应该重视发展。 现在关键是要研究改进 加工工艺,使其做到色香味俱佳之余,营养又 不受破坏。 但

11、基于我国的膳食体系、 蔬菜本身 的缺陷和消费者的取向,这种极具保健功能 的饮料在我国的发展至今仍不理想。(5)植物蛋白饮料:主要品种有豆奶粉、椰子汁、 杏仁汁、 花生露、 核桃露等,年总产量 约20多万吨,约占软饮料总产量的2%。目 前,出现了生产维维豆奶(维维)、 椰树(椰 树)、 露露以及宁露(宁城老窖)等知名品牌的几个大型企业集团,其发展极为迅速。 但这种 饮料从总产量来看还很少,应是今后发展的 重点。 除了积极增加总量外,还应适当增加其 蛋白质的含量和维生素、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的含量。(6)功能饮料:又称保健饮料,是继碳酸饮料、 果蔬饮料之后的第三代饮料产品,被誉 为21世纪的饮料。

12、 泰国的 “红牛” 复合维生素 功能饮料售价相当于可乐的10倍,在欧洲市 场深受欢迎,亦以不错的成绩打入我国市场。我国有 “药食同源” 的传统和得天独厚的资 源,应使功能性饮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7)茶饮料:作为近一两年崛起的新型饮料,茶饮料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我国饮料市场。 其占领市场的优势在于,浓郁的 中国特色符合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天然健 康的市场形象顺应时代的发展;较强的解渴 功效在全球气温变暖和旅游热兴起的大环境 下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旭日升、 康师傅、 三得利及统一等品牌是这一新兴领域的 主导力量。31 出口形势 据世界银行统计, 19701986年间,世 界果汁产量年

13、增长率为219% ,至90年代达到317%。1990年世界果汁总产量为7200万 吨, 1995年世界果汁已达8700万吨。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亿吨。全球果汁的国际贸易 量和国际贸易额在过去的20年平均年增长 率为15%。到1995年贸易额已达到50亿美元,贸易量为1000万吨,预计2000年将达1200万吨。美、 德、 英、 法、 日等发达国家是果 汁的主要进口国,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的发 展中国家是果汁的主要出口国。 甜橙汁、 苹果 汁和菠萝汁是主要出口产品,其中甜橙汁占果汁贸易量的一半。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 1995 年我国果汁出口量仅为万吨,只占全球贸易 总量的011% ,贸易

14、额约为1000万美元,占 总贸易额的012%。由此可见,尽管果汁的国 际贸易量巨大,但我国所占的份额却很小。 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果汁加工体系, 争取成为果汁出口大国。 目前,我国出口的大 宗品种有浓缩苹果汁、 菠萝浓缩汁;鲜果汁则 仅次于浓缩果汁,在北美的市场份额有37%。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是苹果汁。我国1997年上半年出口苹果汁8180吨,价值1750万美元。而1996年同期出口仅820吨。 在国际果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 国苹果汁出口增长最多,这是来之不易的。 美国果汁协会估计,中国生产苹果汁的潜力很 大,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苹果汁出口国。 我国 的果汁生产企业要抓住机遇,

15、形成规模,到中 西部去开拓事业,大力挖掘我国水果资源优71李 康 干 迎:中国饮料行业分析势,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果汁工业。三、 我国饮料工业的发展前景据统计,目前世界饮料的年人均消费量 为50公斤,而在我国只有10公斤,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从这一数字来看我国饮料 市场仍是一个低度开发的市场,随着经济的 快速增长和消费群的迅速扩大,我国的饮料 消费需求量将会以每年10%左右,甚至更高 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非常大。从综合的角度来考察,按照国际通行的 评价工业产业景气程度的指标,我们从以下 几方面来分析饮料工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 业在这里的分析包括酿酒)的发展前景:11 产业集约程度由于产业与

16、社会的发展趋势一样,都是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整个产业 演进的基本规律是、 劳动含量逐渐减少,而资 本含量愈加增大,因此集约度表现一个产业 的发达程度,其所体现出的高科技含量和产业的现代化正是朝阳行业的重要标志。考察 工业产业集约度就是要把握产业在一定时间 和特定环境下的劳动力占用程度、 资本装备 程度以及资本与劳动力的对比程度,通过设 立相关指标的分析,有关资料表明,在对我国工业分类后的39个行业中饮料制造业仅次 于烟草加工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石油及天 然气开采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位居我 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前五强。21 产业盈利能力对各产业盈利水平的分析,主要考察独 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率、 每百元固定 资产实现利税、 资金利税率、 产值利税率、 每 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等,将各产业同一 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并计算综合指数,饮料制造业高居高收益产业的第三位。31 工业人均创利水平比较 通过选取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进行排 序,饮料制造业仍跻身高效率型产品前10强。 以上可见,饮料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 生的日常消费品行业,由于其产品有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