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1391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莆田一中莆田一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2018.2018. 5.45.4高二高二 生物必修三生物必修三命题人:高二备课组 审核人:高二备课组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选择题(1-40 每小题 1 分,41-45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 B淋巴 C食糜 D组织液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B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过度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人体缺碘

2、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C. 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HIV 侵染人体的 T 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4、人体的内环境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相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构成人体全部细胞的内环境B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液体低C液体的渗透压大于液体,有利于物质交换D过敏反应可导致液体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5、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

3、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6、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7、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 ,这说明(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 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8、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

4、用吲哚乙酸的是(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9、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高热、显著乏力等症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包括 DNA、RNA 和蛋白质等B.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类型只有细胞免疫C. “发高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D. 患者在体温上升阶段机体内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促进马铃薯发芽B果实发育过程中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D

5、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长得快11、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人体呼吸中枢在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12、 选取健康大鼠,给予某种刺激处理,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刺激可能是注射葡萄糖溶液B、开始刺激后小鼠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但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并不加快C、胰岛素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同时减少,说明两者在调节血糖浓度时是协同作用D、若要证实胰岛素能直接抑制胰岛 A 细胞分泌,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后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来确定

6、13、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 B C D1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 34 个芽 D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15、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 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

7、4C 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 A 端,能在乙图中的 B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 B 端,能在乙图中的 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 B 端,能在甲图中的 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1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3 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茎芽根BA、B、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17. 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A、兴奋每传递一

8、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B、a 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 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C、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 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18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 2、细胞 4 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 3 传递到细胞 4 的速度比从细胞 1 传递到细胞 2 快C若细胞 1 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 2 的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19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

9、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下表数据说明(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1)00.050.100.150.200.250.300.35胚芽鞘弯曲的角度 ()0371215181510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其他激素无关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 0.35 mgL-1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 0.25 mgL-1左右20、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是感受寒冷的感受器B切除甲状腺后,和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C切除垂体后,的分泌会增加,的分泌会立即停止D在寒冷的环境中

10、,激素的分泌增加,靶细胞是下丘脑和垂体细胞2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调查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22、某生物学家在测定 100 平方公里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 50 只作上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上,一段时间后,又捕获 60 只,其中含标记的 5 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 ) A. 600 只/平方公里 B. 300 只/平方公里

11、 C. 50 只/平方公里 D.6 只/平方公里2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24、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 4 条食物链B丙既可以是初级消费者,也可以是次级消费者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甲所固定的太阳能D据图可以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25、为了调查废水污染

12、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种群数(种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19832490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C水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26、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

13、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27、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据表完成了有关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 )甲100.128乙100.15丙100.128A该实验遵循了单因子变量原则,只含有一个实验变量B甲组的环境容纳量比乙组大C3 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可能都经历“J”型增长D该实验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28、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 1 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14、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 1 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可能如图 2 中的曲线 XD若图 2 中的曲线 Y 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 b 点对应的是图 3 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2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C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30、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

15、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31、右图是某共生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是过程固定的太阳能B碳元素在、过程中的流动形式都是有机物C过程表示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能量D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制蔬菜温室与畜禽舍面积比32、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 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右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B. 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C. 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D. 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33、古代诗文中蕴含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