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91257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总结“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上学期研究的课题。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深深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陶继新教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一书中介绍哲学思考者刘建宇老师的事迹:刘建宇老师有一根数学教学魔鞭,变幻莫测,异常神奇他教的学生,90%喜欢数学,80%认为数学简单,45% 以上在初二下学期便自学完了初三全部的数学课程,有的学生还学完了物理、化学课程。67 名学生破例参加全市的数学中考,超平均分 6.8 分,参加竞赛等成绩异常优秀。他还从来不布置一道课外数学题,而且还在数学课上将哲学、讲革命故事,甚至于中考之前让学生在课

2、堂上看电视转播的世足赛。他的 “家庭炉边谈话是课堂教学”和 “微型小说是课堂教学 ”产生了奇迹。我们急盼真正能找到这样一根数学教学魔棒,让学生这么喜欢数学,并为学好数学愉快地付出最大努力。春节前夕,办公室的几位兄弟姐妹谈起当时盛行的“偷菜” 新闻,都感到有点不可思议。“要是能让我们的学生像迷恋偷菜一样迷恋学习,我们当老师的可就轻松多了”戴老师感慨道。“ 是啊我们也研究研究偷菜,其中有什么奥妙让大人孩子竟这样投入。”我附和道:“利用春节我们好好研究研究,看能否把这种游戏机制引导孩子们的学习上来”。调查研究得知:偷菜游戏非常简单,无论大人孩子一学就会;在偷采的过程中,都能获得一种成功感,那就是在种

3、偷的过程中不断的升级,获得报酬更新装备,全在虚无缥缈中。我们又调查学生,准确判断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非常复杂。如果我们加以探讨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喜欢学习,谁都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绩,谁都希望出类拔萃。而是某些因素导致的,如上学被老师批评了,回答错了问题遭同学的讥笑,想看电视却被迫写作业等等。这些原因逐渐在内心堆积起来后,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乎我们想到制定游戏规则,首先让学生参与竞争,培养竞争意识。“竞争” 是支配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比起一个人努力,不如和对手竞争能更大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利用“报酬效应” 激发学习兴趣。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在达到某个目

4、标或阶段后,以奖赏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欲望,就是说只有达到规定的程度之后才可能得到自己期盼的升级。如此一来,学生可能为了及早得到奖赏而专心致志地学习,并尽可能提高效率以求得满足。像这样快乐的学习比被迫学习效果更牢靠、更持久;鼓励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提高他们的成功感。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孩子一旦获得成功,就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下去。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个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全面去了解不同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去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当他体

5、验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有兴趣,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不断取得进步。孩子树立目标建立方向,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目标的制定还要因人而异,即使制定训练目标后也应不断调整,使之始终处于理想的模式。我们要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就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和戴老师反复研究修订我们的游戏规则,着重考虑到规则的可行性、易操作性、和实效性。戴老师在学生分组管理、科学收集有效信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主导性的建议。 一学期的实验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

6、高。期盼着我们的小实验能收硕果。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申报年级 六年数学科组课题组成员 梁文雄 盘水杰 莫杰益 梁志芹 罗瑞群 邓文茵崔剑梅 莫耀华问题的提出(时代背景、现存问题、研究的意义等)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

7、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了。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旨在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研究的内容(研究目标;实验假设或理论依据;关键词的界定等) 研究目标:1、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达到对概念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2、通过实践研究

8、,探索出对概念教学的教材处理方法,达到对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有效性。3、从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提高概念教学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理论依据:一般来说,数学概念要经历感知、理解、保持和应用四种心理过程,数学概念教学主要依据有如下理论:1、同化、顺应理论:皮亚杰认为,概念的掌握过程无非是经历了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概念、新知识纳入到一个已知的认知结构中去;所谓顺应,就是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纳入新概念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概念。2、假设理论:假设理论不同于联结理念把概念掌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并认为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积极制造概

9、念的过程。所谓积极制造概念的过程,就是根据事实进抽象、推理、概括、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于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的过程。关键词的界定:数学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对一切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使得数学概念的教学相对棘手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更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有效的教

10、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研究的实施(对象和范围;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等) 对象和范围:六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相关内容。数的认识教学优化策略、数的概念与应用有效结合的策略、学生理解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估算理

11、解与运用的策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优化关系及策略研究。研究的步骤:(1 )准备阶段:(2013 年 10 月2013 年 11 月)通过调查分析,搜集数据完成调查报告。制定课题方案,论证,申请课题,并学习有关文献资料。(2 )实施阶段:(2013 年 11 月2013 年 12 月)实施课题研究实验,开展实验研究数学概念教学,不断摸索改进,调整实验方案,进行阶段小结。(3 )总结阶段:(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 月)进行总结、反思、收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对课堂中 “教师提问、学生学习状态、练习设计、教学媒体、教学环节、目标检测结果”观察来提高概念教

12、学的有效性。(2 )行动研究法:在日常的教与学的活动中,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去实施、去研究。(3 )案例研究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的措施,总结得失,及时调控。根据研究内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4 )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研究方法,得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操作方案。(5 )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一份。2、相关教育随笔。3、相关论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4、相关概念教学教学设计、课例、教学反思、听课记录、评课记录、量表评价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