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1074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中学主办 内部资料苏出准印 JSE-0004362 刊头题字:顾廷龙 2008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四 本期导读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 在我校举行 (体卫艺教处、 团委) 高二班主任工作论坛 成功举办(学生处) 做最好的自己记 康奈尔大学吴燕玲博士 快乐每一天(毛建军) 以史为鉴, 但求无愧于 心(六) (杨镜如) S SUUZ ZHHOOUU Z ZHHOONNGG XXUUE E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15 期 (总 782 期)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市大中小学急救大赛在我校举行 苏州市大中小学校救护知识与技能大 赛于12

2、月7日下午在我校体育馆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苏州市红十字会、 苏州市教育局 主办。 出席此次大赛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 有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明先生, 市红 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郝如一先生、 市政府副秘 书长张曙先生、 市教育局副局长皇甫志新先 生和我校副校长戴永先生等。 本次比赛分为大学组、 中学组、 小学组,有 19 个参赛队,我校是唯一一个代表苏州 市区中学参赛的队伍。 每组分老师组和学生 组, 师生合作先后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 技能比赛, 操作技能包括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等四项救护技能和心肺复苏。 经过激烈 的角逐, 最终苏州职业卫生学院等三个学校 分别获得大赛三个组别的一等奖

3、, 我校选手 仅以三分之差惜败,荣获二等奖第一名。 (体卫艺教处、团委) 高二班主任工作论坛成功举办 高二班主任工作论坛成功举办 为了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促进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交流,12 月 10 日 14:00 在科技信息楼 406室,召开了主题为“如何帮助后进生”的高二班主任工作论坛。校长张昕老师、副校长夏炎老师、副校长戴永老师、校长助理兼学生处主任王磊老师、 教务处副主任李雷蕾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主任李岚老师以及全体高二班主任老 师 参 加 了 会议。 会议由学生处副主任别海峰老师主持。 会上, 班主任老师积极发言。闵文、缪克彬、李金海、郝茹、施宣平等老师

4、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主要从赏识后进生的优点多鼓励、创新工作方法、真心关爱学生、探究原因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做法和心得, 同时也提出了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困惑。 李岚老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班主任如何通过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尤其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最后由张昕校长作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以论坛形式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的方法, 要求班主任老师从 “帮助一个学生,帮助一个家庭”的高度来做好班主任工作,指出班主任工作很辛苦, 非常感谢各位班主任的辛勤付出。 (学生处)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友录】 【校友录】 做 最 好 的 自

5、 己 做 最 好 的 自 己 记康奈尔大学吴燕玲博士 吴燕玲, 苏州人,1999 年毕业于我校,2003 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康奈尔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赢得了包括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纽约天文学会研究 生科研奖、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刘氏纪念基金等一系列荣誉。目前,已发表第一作者论 文 4 篇,其他合作论文 7 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几乎每个见到吴燕玲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神秘深奥的天文学作为毕生的事业呢?其实高中时期的吴燕玲对天文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当时苏中给了成绩优异的她三个选择: 保送北大天文系或者南大和浙大任选专业。 她当时希望能出去闯闯,就

6、去了北大,去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天文到底是什么。 但这看似文弱的女孩却有着鲜明的个性要么不做, 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正因为有这样的个性, 吴燕玲在大学里成绩突出,之后顺利拿到全额奖学金出国。刚出国时她对自己并不太自信, 因为从事天文研究的职业女性比例很小, 能成为大学讲师的更是凤毛麟角。 就拿康奈尔大学天文系来说,系里长期以来一直只有一位女教授,三年前才来了第二位。那时她计划,如果在天文上做得不顺利就转行。可是,自身的努力加上导师们的耐心指点, 令她在学业上走得出乎意料地顺。 天文研究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反而给她带来了诸多乐趣,其中最吸引她的一点, 便是那种脚踏实地研究学问的感觉。虽然,女性投

7、身天文学领域的不多,但吴燕玲仍希望以此为终身职业,她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后。 迷上天文学的吴燕玲同时也是个足球迷,一度特别喜欢上海申花队,甚至考虑过报考俱乐部管理,后因没有这个专业而作罢。出国后,看不到申花的比赛了,她的业余时间更多用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 她曾在康奈尔大学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协会(CSSA)当副主席,并编写了伊萨卡生活指南 ,把自己这几年积累的经验与新生共享。 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伊萨卡是个小城,中餐馆很少,仅有的几家也不正宗,于是催生了吴燕玲的另一业余爱好: 烹调美食。 她曾开玩笑,要是天文找不到工作, 就做个食评家, 不过,显然,后者的难度更大些。 现在,吴燕玲的主要

8、研究方向为使用“斯必泽” 空间望远镜探索河外星系的红外性质、星系形成与演化及恒星形成等。她正努力沿着这条科学之路,争取更大的辉煌。 吴燕玲的“十宗最” : 最拿手的事:做菜。 最高兴的事:有很多好朋友。 最疯狂的举动:看“快乐男声” ,疯狂了一把。 最欣赏的格言:还没有。 最想去的地方:有美食的地方。 最崇拜的科学家:我欣赏的是科学本身,而不是具体的人。 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能让我不用节食就能减肥的运动。 最想对外星人说的话:我太忙了,你们来地球看我吧。 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品格:坚韧。 理想中的“他”最需要具备的素质:能不时给我惊喜。 (改编自天文爱好者 ) 二江苏省苏州中学【我是老师我快乐征

9、文】 【我是老师我快乐征文】 快 乐 每 一 天 快 乐 每 一 天 毛建军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本沙哈尔 快乐总围绕在别人身边, 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人们往往尽其一生努力摆脱烦恼, 寻找快乐, 芸芸众生, 几人能满意而归。 在人生的这次长途旅行中, 寻找快乐的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人以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在旅途的尽头,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跋涉,直至生命的终点,他们才发现,快乐的征程永远看不到尽头,遥不可及。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快乐之路,原本就没有终点,没有尽头。 他们目光锁定终点, 也就忽视了过程。还有一类人他们并不刻意走到哪儿。 一路走来,看看山岚

10、,听听清泉,朝晖晚霞,云卷云舒,心灵在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也许这种快乐是那么的琐碎而幽微, 但它萦绕于心灵,伴随一生。一滴水,一片叶,一棵草,触目即成风景,因此身心芬芳,心灵恬静。 教师,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谁也无法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教师的烦恼自不待言,说到烦恼,还真是“都言教师苦,谁解其中味” 。 其实,生而为人,都有三千烦恼丝,天堂也是心, 地狱也是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佛教有云“念由心生” 。由此可见,快乐也好,烦恼亦罢,只不过是我们一念之差别, 而快乐也许就是快乐者心头的灵光闪现而已,观想妙境、学习开智,快乐可以永恒,相信“相由心

11、生” ,快乐更由心生。 快乐是一个很平民化的词语, 它并不是某个阶层专有的用语, 快乐的感觉人人可以拥有,上至总统、总理,下至平民,乃至乞丐,作为教师,当不例外,只要有一颗芬芳的心灵。生活中别人的快乐并不比我们多,别人的烦恼也不比我们少, 我们又何必站在自己的烦恼里去仰望别人的快乐呢。 正如卞之琳断章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快乐,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不仅如此,当我们的心里感到一种满意或幸福时,就会产生快乐,因此让心灵作适当的筛选,我们就会获得快乐的因子,生活中那些细小的被我们忽视的快乐因子让充满灵性的心作一次快乐的放大, 我们就会发现,生

12、活中的快乐竟是如此的丰富,我们就会发现, 生活中的快乐原来可以成倍地增长,并从此在我们的心底扎根成长。 事实上, 因为我们习惯了这样的一种生活, 习惯得似乎甚至对生活不再那么激情洋溢了,但是快乐的因子并没有因此消逝,它们只是暂时被我们存储在心灵的某一个文件夹里面,有的仅是尘封已久,其实,当我们重新打开这些文件夹, 轻轻点击那些快乐因子时,快乐就会充盈我们的心灵,越山跨海,洋溢在我们生命的空间里。 对于教师的心灵而言, 如果这一生中能悟得终日快乐, 就已经实现了生命的最大价值。对于教育的本质而言,就是用快乐激发他人的快乐。三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史钩沉】 【校史钩沉】 以史为鉴,但求无愧于心以史为鉴

13、,但求无愧于心(六) (六) 杨镜如 四、 注意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的重要一环。 紫阳书院十分注意学生们的自学、 互学 及教师的点拨。 紫阳书院的教师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据状元石韫玉回忆,在紫阳书院学习 时, 教师布置作文后, 先让学生动脑筋思考, 然后讲出不同的写作思路,要阐述的观点, 所采用的论据,教师接着作比较评说,并讲 述自己的构思,最后才让学生各自成文。这 种方法能集思广益,收效明显,让石韫玉获 益匪浅。 书院定期在明伦堂举行讲会。 有时会邀 请著名学者如惠栋父子等前来作学术讲座, 提高书院整体学术层次, 更多的时候则是学 生互相责疑辩难, 在不断的争论之中互相启

14、发,共同提高。有些难度较高,辩论又无法 得出结论的,则由教师加以点拨;有些则作 为作业,引导学生研究,自选解决。当然也 会有教师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存疑, 让学生今 后解决,或敦请高层次的专家来讲解。这些 都在学生自学钻研基础上进行的。 书院主张自学,但绝不是放任自流,而 是有严格的制度加以保证的。 比如, 书院学生入学, 每人必备一本 读 书日程本 , 用以记录每天所读经书的章节、读多少遍以及心得体会。 规定用记录遗忘 的地方,用朱笔记下补读的次数、补背的情 况,达到要求之后,再用墨笔注销朱笔。这 是每个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自己认真记 录。教师则时不时地抽查读书日程本来 督促,并可以随时抽背,考

15、问心得。 沈德潜山长,白天授课,晚上还深入学 生的斋舍巡查。 有一次发现一个学生闷头睡 觉,沈德潜轻轻唤醒他之后,问学生为什么 不读书做功课要而睡大觉, 回答说已将功课 做完了。 沈德潜立刻拿过书本令学生背诵其 中的章节,该生结结巴巴背不下去,沈德潜 拖过一把椅子,坐下来,看着学生诵读,直 到熟读成诵为止。 对学生的学业从来没有丝 毫马虎,不放过一个漏洞。 正是这些满腹经纶的大师,抱负远大, 以培育英才为事业,一丝不苟地不断努力, 才创造了历史,才创造了昔日的辉煌。 研究校史, 总结经验是为了今天的工作 与发展。 以上几点粗浅的体会希望对今后的学 校工作有些借鉴作用,有所帮助。愿大家也 把教育

16、作为终身不懈努力的事业, 不断提高 自身的学养,静下心来,兢兢业业,站在昔 日伟人的肩上,去创造无愧于自己、无愧于 学生、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 贤的辉煌业绩! 关于参加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和关于参加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和 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通知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通知 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组织的 “江苏省第七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活动定于 2009 年 1月-5 月举办。 参赛作品可以是教育技术应用论文、多媒体课件、教育专题网站、教育博客与个人网站、教学方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数码影视作品等。 同时,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 2009 年度滚动课题开始申报。 要参加上述作品大赛和课题申报的教师请登录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网站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