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1003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二节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检查,是应用最早、进展最快的内镜检查,通常亦称胃镜检查。 (一一)适应证适应证 适应证比较广泛,一般说来,一切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不明者,均可进行此项检查。主要适应证如下: 1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者。 2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病因诊断,尚可同时进行镜下止血。 3X 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或不能解释的上消化道病变,特别是黏膜病变和疑有肿瘤者。 4需要随访观察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术后胃、反流性食

2、管炎、Barrett 食管等。 5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或手术后随访。 6需作内镜治疗的患者,如取出异物、镜下止血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结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摘除等。 (二二)禁忌证禁忌证 随着器械的改良和技术的进步,禁忌证较过去明显减少。下列情况属禁忌证: 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2 急性期、严重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等。轻症心肺功能不全不属禁忌, 必要时酌情在监护条件下进行, 以策安全。 1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2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3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4 严重咽喉疾患、 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 巨大食管憩室、主动

3、脉瘤及严重颈胸段脊柱畸形者。 5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一般暂缓检查;慢性乙、丙型肝炎或病原携带者、AIDS 患者应具备特殊的消毒措施。 (三三)方法方法 1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禁食 8h。 有胃排空延缓者, 须禁食更长时间;有幽门梗阻者,应洗胃后再检查。 (2)阅读胃镜申请单,简要询问病史,作必要体检,了解检查的指征,有否危险性及禁忌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3)麻醉:检查前 510min,吞服含 1丁卡因胃镜胶(10mL)或 2利多卡因喷雾咽部 23 次,前者兼具麻醉及润滑作用,目前应用较多。 (4)镇静剂:一般无需使用镇静剂。过分紧张者可用地西泮

4、 510mg 肌注或静注。做镜下治疗时,为减少胃蠕动,3 可术前 10min 用山莨菪碱 l0mg 或阿托品 0.5mg。 (5)口服去泡剂:可用二甲硅油去除十二指肠黏膜表面泡沫,使视野更加清晰。此项不作为必须要求。 (6)检查胃镜及配件:注意光源、送水、送气阀及吸引装置,操纵部旋钮控制的角度等。检查胃镜的线路、电源开关及监视器屏幕影像。此外,内镜室应具有监护设施、氧气及急救用品。 2检查方法要点 (1)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头垫低枕,使颈部松弛,松开领口及腰带,取下义齿。 (2) 口边置弯盘, 嘱患者咬紧牙垫, 铺上消毒巾或毛巾。 (3)医生左手持胃镜操纵部,右手持胃镜先端约 20cm处

5、,直视下将胃镜经咬口插人口腔,缓缓沿舌背、咽后壁插入食管。嘱患者深呼吸,配合吞咽动作可减少恶心,有助于插管。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暴力。勿误入气管。 (4)胃镜先端通过齿状线缓缓插入贲门后,在胃底部略向左、向上可见胃体腔,推进至幽门前区时,俟机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再将先端右旋上翘 90。,操纵者向右转体 90。,调整胃镜深度,即可见十二指肠降段及乳头部。由此退镜,逐段观察,配合注气及抽吸,可逐一检查十二指肠、胃窦、胃角、胃体、胃底及食管各段病变。注意各部位的大小、形态、黏膜皱襞、黏膜下血管、分泌物性状以及胃蠕动情况。特别4 应注意勿遗漏胃角上部、胃体垂直部及贲门下病变。 (5)对病变部位可摄像、染色

6、、局部放大、活检、刷取细胞涂片及抽取胃液检查助诊。 (6)退出胃镜时尽量抽气防止腹胀。被检查者 2h 后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四四)并发症并发症 1一般并发症 喉头痉挛、下颌关节脱臼、咽喉部损伤感染、腮腺肿大、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等。 2严重并发症 (1)心跳骤停、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是由于插镜刺激迷走神经及低氧血症所致,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检查,积极抢救。 (2) 食管、 胃肠穿孔: 多由于操作粗暴, 盲目插镜所致。如发生食管穿孔会即刻出现胸背上部剧烈疼痛及纵隔颈部皮下气肿。X 线摄片可确诊,应急诊手术治疗。 (3)感染:操作时间过长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镜下治疗如硬化剂注射、激光、扩张等

7、治疗可发生局部继发感染。可术后使用抗生素 3 天。为防止乙、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要求患者在胃镜检查前检测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对阳性者用专门胃镜检查,并对内镜进行包括水洗、酶洗、药洗在内的彻底消毒。 (4)低氧血症:多由于内镜压迫呼吸道引起通气障碍或5 因病人紧张憋气所致。停止检查后给予吸氧一般都能好转。 (五五)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 自纤维内镜使用以来,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率明显提高。胃镜下常见的疾病有炎症、溃疡和肿瘤,其次还有息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Mallory weisis综合征) 、憩室、异物、寄生虫等。 1慢性胃炎 (1)慢性浅表性

8、胃炎:黏膜充血水肿、反光增强、斑片状发红;可有黏膜下出血及片状糜烂;或呈多发隆起,表面糜烂,周围有红晕。发炎黏膜表面有较多透明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难以冲净。 (2)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苍白或花斑状(以白为主) ,黏膜萎缩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透见。伴局灶增生和肠腺化生者表现为黏膜呈小结节状或粗糙颗粒状改变,表面缺少光泽,分泌物少。黏膜活检腺体萎缩有助于确诊。 (3)慢性肥厚性胃炎:黏膜肥厚、水肿,表现为皱襞粗大,似脑回状,充气后不能展开,颜色深红,似牛肉色。胃内分泌物增多,常伴糜烂,亦有结节状或铺路石样外观。 2溃疡 可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内镜下可分为活动期、愈合期和瘢痕

9、期。 (1)活动期: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直径多在 0.56 1.5cm 之间,底部覆以白苔、血痂或血凝块,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呈堤状隆起。 (2)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表面薄白苔,边缘光滑整齐,周边水肿消失,再生上皮明显呈红色栅状,溃疡边缘可见黏膜皱襞向中央集中。 (3)瘢痕期:溃疡消失,为再生上皮覆盖,再生上皮发红,呈栅状,向心性呈放射状排列。 3肿瘤 我国胃癌、食管癌患者相当多见,胃镜是最佳检查方法,尤对发现早期胃癌更为重要。 根据癌组织在胃壁的浸润深度,将胃癌分为进展期胃癌和早期胃癌两类。进展期胃癌分四型,即包曼型:肿块型或隆起型;包曼型:溃疡型;包曼型:浸润溃疡型;包曼型:弥漫浸润型。溃疡型癌主要发生在胃窦,一般较良性溃疡大而不规则,周边不整齐,底部不平,触之质硬,黏膜脆易出血。浸润型癌溃疡可有可无,而胃壁变得僵硬、增厚、扩张受限,缺乏蠕动,形成皮革胃,易被漏诊,应仔细观察,多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确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