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90083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中除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者,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链翩签名鲫期型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中医科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娅同期善丛兰少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

2、讨目录中文摘要lA B S T R A C T 5第一部分亚健康疲劳的中西医研究现状71 亚健康疲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82 亚健康疲劳的表现形式93 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的认识l O第二部分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1 5前言1 5I | U 吞15资料与方法1 5结果。l7讨论一2 2结论2 5参考文献。2 71 i i 9 1 谢2 9个人简历3l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亚健康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药在对其诊治方面显露出独特优势,自我院开展亚健康疲劳专题门诊以来,就诊患者逐年增长,在回顾大量临床资料的同时,

3、发现对于亚健康疲劳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及量化指标,故开展此项研究实属必要。目的:探讨亚健康疲劳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归纳临床常见症候及证型分布,以期为亚健康疲劳的中医诊疗规范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投石问路。方法1 对我院2 0 0 7 年至2 0 1 0 年门诊6 7 8 例亚健康疲劳患者,进行四诊评测,并运用s p s s l 7 0 统计软件,分析亚健康疲劳发病特点、中医证候、证型分布特点。病例纳入标准:采用1 9 9 4 年美国C D C 修订的亚健康标准,符合以下入选标准:( 1 ) 患者以疲劳、乏力症状反复发作,经休息不能缓解,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为主诉;( 2 ) 经临床化验室检查无明显

4、阳性结果;( 3 ) 年龄在1 8 岁至6 0 岁之间者;( 4 ) 既往无器质性病变。排除病例标准:( 1 ) 慢性疲劳综合征:( 2 ) 继发性疲劳;( 3 ) 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类疾病;( 4 ) 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 5 ) 长期服用其他有关药物,不能立即停药者;( 6 ) 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7 ) 近1 月有外感、外伤等急性病史。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及亚健康中医I 临床指南心脾两虚型症见:以神疲,乏力,困倦为主症,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纳呆,胃脘不适,便溏,失眠多梦,头晕头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无华,记忆力下降,舌淡或淡红,质胖,边有齿痕,苔白

5、,脉细或弱;心脾两虚兼肝郁型症见:以神疲,乏力,困倦为主症,伴有心悸,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昏,急躁易怒和( 或) 情绪低落,心情抑郁,善太息,胸胁胀痛,双目干涩发胀,口苦咽干或口中异味感,舌淡红或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弦细或弦缓;肾阴阳两亏型症见:以神疲,乏力,困倦为主症,伴有腰膝酸软或腰腿沉重,耳鸣眩晕,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尿频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6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丈或尿不禁,月经不调,遗精早泄,性欲降低,下利清谷,早醒,舌红,少苔,有裂纹,或舌淡胖,苔白,脉细数或沉细;以主症2 项并兼症3 项为入选标准。结果:1 男女发病比例为1

6、 :1 3 7 ,女性发病高于男性,考虑与现代社会中女性扮演多重角色,在外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并参与社会竞争,在内操持繁重的家务,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均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相关。2 就诊患者年龄分布:本研究发病年龄由1 8 岁至5 9 岁,年龄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3 0 - 3 9 岁( 4 1 5 9 ) ,2 0 2 9 岁( 3 2 1 5 ) ,4 0 4 9 岁( 2 1 3 9 ) ,5 0 5 9 岁( 4 7 2 ) ,1 8 1 9 岁( O 0 1 ) ,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尤以2 0 岁3 9 岁( 7 3 7 4 ) 为高发年龄段,主要与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竞争R 益激烈,人们面

7、临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大有关,人们为了适应同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以致影响脏腑功能,使得气机紊乱,气血失调,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3 病程特点:l 艋床可见疲劳病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最短1 个月,最长2 0 余年,其中长时间疲劳患者占1 6 2 3 ,慢性疲劳患者占8 3 7 7 ,为主要就诊人群,表明亚健康疲劳起病隐匿,初起不适症状可被患者耐受,随着病程时问的延续,逐渐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而被重视前往就医。4 症候分布特点及出现频度:亚健康疲劳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全身多个系统,但仍围绕以乏力( 9 2 7 7 ) 、神疲( 8 6 1 4 ) 、困倦( 4 5 4 3

8、 ) 为主要症状表现,本研究显示次症或兼症出现频率由高至低先后为多梦( 4 0 5 6 ) ,双目干涩发胀( 3 6 1 4 ) ,心烦易怒、性情急躁( 3 2 1 5 ) ,记忆力下降( 2 9 0 6 ) ,腰酸腰痛( 2 7 2 9 ) ,二便不调( 2 6 5 5 ) ,头晕头沉( 2 5 3 7 ) ,入睡困难( 2 3 3 0 ) ,易醒( 2 3 1 6 ) 。以性别分组各主症出现频次对比发现,乏力、神疲、困倦在男女发病上无明显差别。以性别分组在心系各症候出现频次上对比,可见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现多梦、胸闷憋气。以性别分组在肝系各症候出现频次上对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头晕头沉重。2

9、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以性别分组在脾系各症候出现频次上对比,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现怕冷、二便不调。以性别分组在肾系各症候出现频次上对比,本研究可见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自汗盗汗、性欲降低、注意力不集中。5 证型分布特点:本组资料显示亚健康疲劳证型分布以心脾两虚兼肝郁型( 5 9 4 3 ) 为多见,其他证型分布依次为心脾两虚型( 2 6 4 0 ) ,肾阴阳两亏型( 1 4 1 7 ) ,按照中医理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肌肉,当今社会,肥甘厚腻之品众多,大量进食快餐、高热量食物,饮食不节,内伤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躯体四肢失去

10、濡养,则出现四肢乏力、神疲、困倦,纳呆,腹胀,呃逆;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心理压抑,肝气不舒达条畅,肝主疏泄,思虑过度或者肝气郁结,致肝气不舒,则肝木乘之横克脾土,加重脾胃运化失常,再加之思虑过度,暗耗气血,耗伤心神,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则出现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梦;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阳升之太过,可见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表现。本研究可见,心脾两虚兼肝郁型为临床最常见证型,此型本虚标实互见,说明肝气条畅与否在亚健康疲劳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3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6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结论:1 男女发病比例为l :1 3 7 ,女性发病高于男性;2 年龄分布,主

11、要为中青年( 2 0 岁3 9 岁) 占7 3 7 4 ;亚健康疲劳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A B S T R A C TW i t hs p e e d - u po fd a i l yl i f ea n dw o r k ,s u b - h e a l t hh a sb e c o m eau n i v e r s a lp h e n o m e n o na n di sa t t r a c t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f r o mm e d i c a ls t a f f T r a d i t i o n a lC

12、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h a su n i q u es u p e r i o r i t yo ns u b - h e a l t ht r e a t m e n t S i n c eo u ra c a d e m yc o n d u c t e ds p e c i a lt r e a t m e n to ns u b - h e a l t hf a t i g u e ,t h eq u a n t i t yo fp a t i e n ts e e k i n gs p e c i a lt r e a t m e n ti n c

13、r e a s e dy e a rb yy e a r B yr e v i e w i n gag r e a td e a lo fc l i n i c a lm a t e r i a l ,If o u n dt h e r ei ss h o r to fu n i f i e dd i a g n o s t i cS t a n d a r da n dq u a n t i z a t i o ni nt h ep r o c e s so fs u b - h e a l t hf a t i g u et r e a t m e n t F o rt h i sr e

14、a s o n ,Ic o n d u c tt h i s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I V E :s t u d yt h ec a u s eo fs u b - h e a l t hf a t i g u ea n dp a t i e n t s c o n d i t i o n ;o b s e r v ec o m m o nc l i n i c a ls y m p t o m sa n di t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a k ei n i t i a lr e s e a r c hf o r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u n i f i e dd i a g n o s t i cs t a n d a r da n dc l i n i c a le f f e c ta s s e s s m e n ts y s t e mo ns u b - h e a l t hf a t i g u et r e a t m e n tt h r o u g hT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