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9877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交流 Information Exchange64央视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时统宇2 0 0 8 年注定是电视新闻的大年。 新闻的热点转换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从年初的抗击冰雪灾害到“”报道,从3 . 1 4 拉萨打砸抢事件到胶济铁路重大车祸,一直到 5 . 1 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现场,一次次地摆在一个国家大电视台的面前。人们欣喜而满意地看到, 中央电视台此次抗震救灾的现场直播,生动地显示了国家大台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的主流地位和新闻担当,展现了一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表明了电视新闻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此次抗震救灾直播,

2、彻底扭转了西方媒体自 3 . 1 4事件以来对中国的妖魔化,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中国以人为 本的良好国家形象。考察和评价此次抗震救灾直播, 应当置于新的国际传播的现实环境和语境中,才能明白此次直播对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家形象的树立有着特殊的贡献。一场大地震, 使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注视中国的目光发生了变化,也使他们注目中国媒体的目光发生了变化,这是我们真正的意外的惊喜。英国卫报援引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的话说:“一切都在聚光灯下进行,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到中国是在如何应对困难。 ”这里的“一切都在聚光灯下进行, ”技术层面当然主要是指电视直播,而折射出的更重要信息则是中国政府对灾难处置的高效与透明,

3、以及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可以这样说,中央电视台此次抗震救灾的直播报道,为中央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了生动的诠释和注释,为中国国际地位的真正空前提高功不可没。记得凤凰卫视的阮次山先生在一期节目中评论道: “这次中国媒体打败了西方媒体。 ”而中国有关四川地震的报道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 则几乎是一种全球共识。我们知道,仅仅在地震发生前几天,西方媒体还在热衷于炒作所谓的“西藏人权” 、 “隐瞒手足口病疫情”等歪曲报道。但面对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透明信息和及时果断,西方媒体的态度来了个1 8 0 度的大转弯,对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和灵活

4、反应称赞有加。正像有关文章指出的那样,中国媒体在报道地震时动用了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包括直升机、军用车等等,并想方设法派记者到灾难发生的最前沿,从现场带给人们第一手的鲜活报道,不再像以前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时等着有关方面的统发稿。中国动用的媒体种类也已经涵盖了目前所有的传播媒体工具,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向全国进行有关动态的全天直播,使地震的真相在全国其他地方、在全世界传播。这种媒体传播速度,在世界各国关心中国的人群中得到的是最正面的反应。中央电视台在国家主流舆论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5 0 年的成长壮大,特别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 3 0年综合

5、国力的增强,中央电视台基本具备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台的实力。把中央电视台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够集中展示东方文化精粹的、与中国综合国力相称的世界一流电视大台,进入世界电视“十强”之列,这是当代中国电视人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电视终究是内容为王,国际电视界的打拼和竞争,归根到底是内容的竞争,只有让西方主流媒体尽可能多的采用中国本土媒体制作的内容,我们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电视之林。此次抗震救灾直播,西方主流电视台大量采用中央电视台的画面,从西方媒体普遍正面评价中国的救灾行动一事便可说明,中国这次不仅救灾做得成功,也打赢了一场新闻战、电视战。国运昌,则电视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中国电视的荣

6、辱兴衰是与我们党的命运、与我们共和国的命运、与我们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我们深知,中国改革开放的3 0 年,对中央电视台的发展具有根本和决定的意义。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军,为电视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节目资源,开辟了广阔的传播空间。这次抗震救灾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数受到中央政府支持、鼓励并身体力行的信息的开放透明,和对新闻舆论的自由宽松政策,这也是中国政府此次在国际上赢得最多赞许之处。地震发生以后,政府对于信息和新闻的传播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允许中央和地方媒体积极投入前方报道,甚至对境外和西方媒体赴灾情现场也报以欢迎的态度,不设任何限制。事实证明,抗震救灾至今的时间里,信

7、息管理的开放、透明,非但没有扰乱人心,反而有力地抑制了谣言和猜疑,稳定了人心,进而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凝聚力和爱国心。报纸、 广播、 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渠道的自由通畅,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报道, 使上达中央、 下至每个个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正确资讯,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此次抗震救灾直播,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中国电视新闻立台的基本规则,无论是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还是 对传统的时政新闻创新,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考察和评价此次抗震救灾直播, 应当置于中国电视世纪之交的宏观发展背景下,才能明白此次直播对于中国电视,特别是对E s s a y s S o l i c i t e d

8、征文信息交流 Information Exchange65中国电视新闻是一次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将此次抗震救灾直播置于中国电视的现实环境和语境中, 我们不难发现世纪之交中国电视掀起了一股娱乐化的狂潮。近年来,以选秀类节目为代表,中国电视的审丑、戏说、恶搞、低俗之风广为蔓延,甚至出现了“第一次心动” 、 “纸馅包子”等极端事例。这些年来,作为争夺电视新闻资源的一种手段和表现,中国大量的地方电视台出现了民生新闻。我们在对以世俗化表达方式为特点的民生新闻投去某种肯定和赞许目光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民生新闻的提醒和批评。我们实在怀疑新闻娱乐化的提法和后果,我们在追问:用没完没了的打架了、撞车了、着火了、第

9、三者插足了、精神病人跳楼了等这样的新闻,不厌其烦地去争夺收视率,媒体的社会良知与社会责任何在?事实上,民生新闻以“新、奇、特”作为衡量新闻的唯一标准,把“星(明星) 、腥(血腥) 、性(两性) ”作为筛选事实的准绳,以及“很多如同一位罗嗦的老太太每天将一个城市里芝麻绿豆大的事拿来唠嗑,这样就势必带来品位的低俗。 ”因此,有人干脆将民生新闻称之为“低端新闻”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鼓吹这样的观点:新闻立台,但不是民生新闻立台;新闻娱乐化不是国际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民生新闻应当认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仍然是痛斥“娱乐至死”的美国学者波兹曼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

10、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波兹曼警告说: “在把新闻包装成杂耍的同时,电视也引诱其他媒介这样做,于是整个信息环境都变成了电视的一面镜子。 ”这里, “把无知当成是知识” , “把新闻包装成杂耍” ,已经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危害。新闻传播的导向是中国电视的底线, 电视新闻的本质不是娱乐, “主流新闻的边缘化”和“边缘新闻的主流化”是不正常的。包括主题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内的时政新

11、闻,永远是电视新闻的主打、主体、主流,它们不仅代表着我们时代的新闻传播的发展水平,而且代表了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和心灵的深度,它们的价值更具历时性和穿透力。本次抗震救灾的电视直播,就是生动展示时政新闻魅力的最好证明。中国电视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方面,大有可为。几年前,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突发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这决不仅仅是一个新闻报道技术层面的方法问题,而是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问题。在地震危机中,以电视直播为代表的新闻开放不仅没有引起天下大乱,反而

12、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党和政府的工作,在许多地方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成为展示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执政能力的绝佳窗口。这些年来, “非典” 、禽流感、火灾、爆炸、空难、矿难有关重大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透明,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折射出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而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也必将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几年前,我们就注意到新华社报道中这样的内容:中央电视台的美籍专家珍妮说,央视今年的突发事件报道比过去更注重有人情味的细节,更关注普通百姓在事件中的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

13、相关的内容,而不再过多报道官员如何指导事件处理之类的空洞内容。她认为,这种变化源自政府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可以说,此次抗震救灾直播,是中央电视台几年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成功基础上的一次集大成,是中央电视台自伊拉克战争等突发事件中建立起的公众对国家传媒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此次抗震救灾直播,是对央视新闻中心体制改革 成果的一次实战检验,进一步解放了电视生产力和整合了节目资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考察和评价此次抗震救灾直播, 应当置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国家大台乃至整个中国电视的发展格局中,才能明白此次直播得宜于制度创新对解放电视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今年3 月以来,央视新闻频道的最新

14、一次改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自 2 0 0 3 年央视新闻频道成立以来的第五次改版,同时也是改动程度最大的一次,原有的九个部门合并成三大部门,单独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为了改变原来采编权分散在频道各个部门之间的状况,还专门成立了新闻采编部。过去,要做一场大型直播节目,可能要动用到地方部、时政部等多个部门的采编人员,而多个部门之间人员的协调、配合则要牵扯到相当一部分精力,效率分散,而在将所有的采编力量综合之后,资源得到了优化组合,所有记者听从一个部门指派,采访也更加顺畅。报载:央视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新闻频道此次改版时表示, “央视新闻中心承担着央视一套所有新闻节目和新闻频道节目的采制

15、与播出,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通过改版和调整不断优化, 受到包括媒体同行在内的广大受众的关注与肯定。 今年初,为适应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需要,新闻中心对原有机构进行了适时调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闻中心这次颇有些伤筋动骨的改革,太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央电视台推出持续的抗震救灾直播报道,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创出历史新高。据统计,5 月1 2 日至 2 1 日,共有1 0 . 3 亿电视观众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收视份额最高点出现在5 月1 8 日,达到 4 7 . 3 8 % ,7 . 3 亿电视

16、观众收看了爱的奉献等抗震救灾节目。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中断正常节目,持续直播抗震救灾情况。截至5 月2 0 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6 7 6 小时, 创电视直播史纪录。其中,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分别直播1 5 1 . 5 小时、1 5 6 . 5 小时, 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国际频道分别直播1 2 6 小时、8 0 小时、6 9 小时、5 4 小时,经济频道直播 2 5 小时,科教频道、社会与法频道分别直播 7 小时。据最新统计,5 月1 3 、1 4 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收视份额较平时提高 1 1 5 % ,新闻频道提高4 8 7 % ,中文国际频道提高1 3 3 % 。央视的新闻中心和新闻频道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其表现E s s a y s S o l i c i t e d征文信息交流 Information Exchange66出时效的快捷、前后的联动、密集的更新,都得益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大力推行的采编合一体制运作得逐渐成熟,以往以天、以小时为计的播出时效,在采编合一体制从今年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