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4589490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工程设计变电投标技术文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电工程勘察设计投标文件技术部分2【设计投标范围和内容】【设计投标范围和内容】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初、施设阶段、竣工图包括招标文件范围内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设计,主要包括系统一次、继保,通信、远动、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土建、给排水、消防、暖通等各专业部分的设计,变电站附属设施的工程设计,包括进站公路、排洪设施、取水、外接施工电源等的设计。变电站的勘测,概、预算编制等与设计同步进行。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范围内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土建、总图、远动、暖通、水工、通信等专业工艺设计;大件运输方案编制。编制施工招标工程量、施工招标的标底、执行概算(如果有)及竣工图编制。进站道路全长、站外给排水、站

2、外电源设计。编制本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与施工图工程量对比表,用于施工结算配合。负责土建、安装施工、调试、试运行等阶段的现场工代服务和设备、工程监理、施工招标期间的技术答疑服务。参加现场协调会、启动验收委员会等工程实施期间的有关会议。负责取得工程设计中所需的其它未尽协议。对因技术原因引发的问题进行协调。【设计投标亮点】【设计投标亮点】设备选型和布置设备选型和布置(1)设计主要从降低高海拔影响和尽量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角度出发, 结合本站处于 30004000m 高海拔的3地理环境,温差大、日照强度高、紫外线强度高、全年平均温度低等诸多因素,为了尽量减少对设备

3、的影响,为给安装、运行、检修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5kV 采用户外中型布置,10kV 采用箱式组合柜。(2) 参照国网通用设计*农网 35kV 变电站分册 35-D-2-01 方案。(3)经防雷计算,优化全站防雷保护避雷针配置方案,降低独立避雷针高度,节约工程投资。变电站冻土处理措施变电站冻土处理措施充分论述了季节性冻土对建构筑物基础的危害,详细描述了设计的防冻措施,防止裂缝产生,延长建构筑物的寿命。详见专题报告变电站冻土处理措施专题报告。配电综合楼建筑节能配电综合楼建筑节能对*变电站配电综合楼钢筋砼框架结构和全钢框架结构两种结构体系的应用特点进行阐述,由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应不同维护体系,其各

4、自节能构造也不相同。为了达到高原严寒地区建筑节能要求,通过计算采取最低程度的节能构造措施,并以此作为指导造价计算的依据。通用设计通用设计参考国网通用设计*农网 35kV 变电站分册 35-D-2-01 方案。 根据本工程规模略有调整。全寿命周期理念全寿命周期理念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龙头环节,全寿命设计意味着进一步明确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通过对全站工艺专业的各项技术原则进行全寿命周期*比选,实现了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进通用设计和标准化建设,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造价控制造价控制4设计变更管理设计变更管理派出技经工代进驻现场,控制重大设

5、计修改,按电力勘测设计驻工地代表制度规定,未经原审批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改初步设计已审定的设计方案原则、建设标准、设备进口范围或新增设计项目。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由技经工代先算帐后变更设计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控制得到有效控制。【设计投标主要技术原则】【设计投标主要技术原则】1设计依据性文件1.1*电力公司*水电站施工用电工程设计招标文件。1.2*水电站施工用电工程可研文件。2主要设计原则2.1建设规模(1)主变压器:变电站本期建设 1 台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为 25MVA, 电压等级为 3532.5%/10.5kV, 远景建设 1 台 25 MVA变压器。(2)35k

6、V 出线:本期 1 回,远景 1 回。(3)10kV 出线:本期 10 回,远景 10 回。(4)10kV 无功补偿:本期 12.5+15.0Mvar,远景 12.5+15.0Mva 的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分别接在 10kV 母线上。2.2电气主接线35kV 本期采用线路变压器接线,远期采用线路变压器接线。10kV 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远期采用单母线接线。2.3总体规划35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电容器均为户外普通中型布置。35kV空5出线。10kV全电缆出线。一组进线架构及基础布置在35kV配电装置区和主变压器之间。本工程按变电站最终规模征地面积1.65亩,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1.45亩。6【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135kV 电气主接线,远期/本期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 线210kV 电气主接线,远期/本期单母线接线/单母线接线335kV 配电装置型式,断路器型式、数 量,远期/本期户外普通中型,1 台/1 台410kV 配电装置型式,断路器型式、数 量,远期/本期箱式组合柜,13 台/13 台5地区污秽等级/设备选择的污秽等级b 级/c 级6控制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站内监控保护统一 组网,信息共享,通信规约统一采用 DL/T 860 通信标准。无人值班7电力电缆(km)0.58控制电缆(km)1.59接地材料/长度(km)钢/0.610变电站总用地

8、面积(亩)1.6511围墙内占地面积(亩)1.4512进站道路长度,新建/改造(m)40/013总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m)10000/6014弃土工程量/购土工程量(m)11000/015边坡工程量,护坡/挡土墙(m/ m)0/150016站区道路面积,远期/本期(m)200 /20017电缆沟长度,远期/本期(m)65/6518站外供水/排水管线(沟渠)长度(m)0/20019配电楼建筑,面积 (m2)312035kV 构架结构型式构架柱采用圆钢管柱,横梁采用实腹7式钢管梁,梁柱铰接连接21地基处理方案毛石砼换填 500m【技术偏差表】【技术偏差表】序号招标文件页号和条款号招标文件的规

9、定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规定的偏差描述备注1无无无无8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技术部分技术部分第一章第一章站址概况站址概况根据*雅鲁藏布江中游大古、*施工供电工程设计招标文件(招标编号: 2013-002) ,站址位于*地区,海拔高度3400-4000m 之间, *坝址下游左岸 2-3km 处, 路径为平地 10%,山地 35%,高山大岭 55%。自*三级至*河口至巴玉至大古电站,沿线有省道 S306、县乡公路相通。*正常蓄水位3445m ,*正常蓄水位 3540m。1.11.1站址条件站址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一条主要断裂带,受其影响,*断裂带多呈雁行状产出,沿断裂

10、带动力变质作用强烈,波及范围几百 m 至几十 km 不等,常见沿断裂带产出的千糜岩或糜棱岩及碎裂岩。并伴有基性岩侵入,受喜马拉雅动力的影响,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工程区位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板块一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岩二级构造单元,南邻雅鲁藏布江断裂带。该断裂带走向近东西,向南倾,倾角 5060,很多地段为第四系覆盖。新构造运行特征*高原的隆升从碰撞作用开始,主要发生在更新纪,形成沟谷山川,第三纪以来,主要的活动构造有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站址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地震动峰

11、值加速度为 0.15g,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站址位于*,站址地均高于乡道。据当地居民介绍:洪水近几十年来从未漫过乡道。因此站址区域不受 50 年一遇洪水影响。站区内地下未发现矿藏,埋管、埋线等隐蔽设施,未发现文物、古9迹等国家保护项目。1.1.1站用电源条件本工程设置 1 台站用变压器,电源引自 10 千伏母线,站用变容量为50 千伏安。1.1.2站用水源条件站址供水采用引接自来水方式。1.1.3站址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一条主要断裂带,受其影响,*断裂带多呈雁行状产出,沿断裂带动力变质作用强烈,波及范围几百 m 至几十 km 不

12、等,常见沿断裂带产出的千糜岩或糜棱岩及碎裂岩。并伴有基性岩侵入,受喜马拉雅动力的影响,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工程区位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板块一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岩二级构造单元,南邻雅鲁藏布江断裂带。该断裂带走向近东西,向南倾,倾角 5060,很多地段为第四系覆盖。新构造运行特征*高原的隆升从碰撞作用开始,主要发生在更新纪,形成沟谷山川,第三纪以来,主要的活动构造有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站址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站址

13、工程地质条件站址位于*,站址台地均高于乡道。据当地居民介绍:洪水近几十年来从未漫过乡道。因此站址区域不受 50 年一遇洪水影响。区域内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特征,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10站址岩土工程评价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稍密中密状碎石,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各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地内土层属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均为类,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结论及建议站址无大型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场地未发现具开采价值的矿产及古文物等, 适宜建设 35 千伏变电站。1.1.4站址工程水文条件站址区域场地开阔

14、,地形较平缓,场地海拔 34004000 米,最大相对高差 11 米。站址区域不受雄曲河 50 年一遇洪水影响。区域内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特征,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站址均距离*城较近,可采用*城自来水水源。1.1.5站址气象条件站址区域属藏*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山区半干旱温带高原气候,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量少,夜雨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冬春干燥,寒冷多大风。泽当气象站与站址直线距离均约为100km, 经气象站和变电站站址周围环境、气象站观测整编情况等综合分析,气象站和站址属同一气候区,气象站可作为站址代表

15、性气象站。泽当气象站气象特征值 a) 气压(hpa)11多年平均气压:660.3多年最高气压:676.1(1989.12.1)多年最低气压:638.6(1989.2.5)b)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8.2极端最高气温:30.3(2007.7 出现 2 次)极端最低气温:-18.2(1982.1.4)c)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43多年最高相对湿度:98多年最小相对湿度:0(8N、13T/8Y)d) 降水量(mm)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08.2多年年最大降雨量:623.8(1978)多年年最小降雨量:204.3(2009)多年一小时最大降水量:15.5(1994.9.5)多年十分钟最大降水

16、量:6.1(1991.8.28)(统计年限 19801992年)e) 风速多年平均风速(m/s):3.4多年最大风速(m/s):25.0(1995.1.17)f) 天气日数及其他项目年结冰日数及其始终期:缺测多年最大积雪深度(cm):12(1997.3.10)多年最大冻土深度(cm):16(1983.1.5)12离地 10m 高 50a 一遇覆冰厚度(mm): 510m 高 50 年一遇最大风速 25.0m/s,相应风压 0.30kN/m2,站址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 1.5m; 后续阶段注意设计雪压的合理确定和 10m 高 50年一遇设计风速及设计风压、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优化,引水管线注意防冻处理措施。1.21.2拟建站址拟建站址根据工程负荷情况及供配电设施深入负荷中心的原则,大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