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9303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题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 II 卷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3.本试卷

2、主要命题范围: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第第卷卷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 ”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2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的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

3、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活动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 ”下列有利于解决此问题的主张是( )A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B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D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2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

4、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5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不注重科学分析 不重实用 注重经验总结A B C D6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 ,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 ,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

5、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C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7下面漫画所要表达的意图是( )3A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传统文化的大众化 C传统文化的创新化 D传统文化的庸俗化8柏拉图给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由此可见柏拉图( )A极力推崇雅典的民主政体B允许无知的群众来决定公共政策C主张法律的权力高于统治者的权力 D认为“对不平等的公平对待必定导致不平等”9 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

6、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 ”此段描述( )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 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 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10 “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7、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雅典,梭伦改革颁布的“解负令” 4B秦国,商鞅变法的法令C罗马,废除债务奴隶法案D法国,伏尔泰的社会契约论11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 、 “非天使” 、 “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 ,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12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

8、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 ”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13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一主张( )A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14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

9、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 ”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5C两党竞选 D扩大国会的权力15亚当斯密曾说:“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 ”材料在一定程度上( )A反映了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 B揭示了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 D彰显了工厂制的优越性1619 世纪中期,雨果发表了悲惨世界 ,描写尚万进为养活年幼的外甥们偷一块面包而被捕,几年后成为一位人人敬爱的市长。他一直做善事,他帮

10、助一个穷困女工找回她女儿科斯蒂。而警长贾威一直要抓他入狱。此时法国共和党与保王党斗争激烈,一个代表革命的青年爱上科斯蒂,两人结婚。警长贾威由于尚万进的爱与善良停止追捕,选择自尽。下列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作者把关注的社会问题反映在文学作品上 B作品真实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现状C作品运用夸张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D作者预示法国共和派将战胜保守派17 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 。 ”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

11、外交使团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18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 1912 年 1 月 4 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A “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清朝统治覆灭6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19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 。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 “洪

12、范之卿士, 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 。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20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1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 “承认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

13、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美国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 ”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22 “一战”后,一位德国政府官员认为“德国对外政策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比美国更真挚的承认”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强调“法国是现在唯一可能给我们造成麻烦的国家” 。20 年代末,德国重新崛起。这些表明( )A英、法矛盾是当时世界最主要矛盾 B德、美形成了战后同盟关系C外部环境推动了德国的重新崛起 D英、美、德共同反对法国的复兴231960 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

14、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7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B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C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D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24 烟标收藏入门记载:“1889 年,美国人话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 年, 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