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9098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设施选址与布置本章学习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因素设施选址主要因素与决策方法2、了解设施布置的原则与布置类型3、熟悉几种常用的设施布置的方法4、熟悉装配线平衡的基本方法二、内容提要二、内容提要1 1、设施选址、设施选址2 2、设施布置问题、设施布置问题3 3、设施布置的方法、设施布置的方法4 4、装配线平衡、装配线平衡引导案例: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落户广州 白云国际机场 阅读教材的本章引导案例材料,思考如下问题:1. 作为全球的快递业务公司,联邦快递公司为什么 把亚太转运中心落户广州?2. 服务企业的选址和制造企业的选址有什么不同?第一节 设施选址一、选址因素考虑 二

2、、选址的评价方法互动:思考1:麦当劳选址有何特点? 思考2:购买电影票时你会选哪儿的座位? 思考3:厦门理工布局有何特点? 思考4:网页如何布局?一、选址因素考虑1. 选择接近原料供应的地区。 2. 选择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3. 选择有利于职工生活的地区。 4. 选择接近能源动力供应充足的地区。 5. 选择劳动力充足与费用低的地区。 6. 选择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 7. 其他因素。二、选址的评价方法1. 量本利模型 2. 综合评价法 3. 运输模型 4. 重心法1.量本利模型量-本-利方法是一种经济评价方法。它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每一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2)作出不同方

3、案的成本收入曲线 (3)确定在某一预定的产量或销售量的情况下,根据成本最低或利润最高的原则 选择一个最佳方案。量-本-利方法隐含了如下几个假设: (1)产出在一定范围内,固定成本不变 (2)销售收入可以预测 (3)成本与产出成正比1.量本利模型图4-1 是量-本-利分析模型。从图4-1可以看出,当产量低于Q1时,选择地点1是 合适的,当产量在Q1和 Q2之间时,选择地点2是合适的,当产量大于Q2时,选择 地点3是合适的。Q1Q2地点1的成本地点2的成本地点3的成本成 本产量图4-1 量-本-利分析方法2.综合评价法l 因为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常规的定量模型一般只考虑一种因素,比如 中心法只从成

4、本的因素进行决策.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多因素的综合评 价法.l多因素的评价方法,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评价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 有关多目标的评价方法与模型。3.运输模型运输问题的基本模型如下:3.运输模型l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下:4.重心法l重心法是一种解决单一设施的选址问题的简单方法。它根据物流系统中不同 的设施之间的路程与运输量的大小,选择一个使到各个需求点与供应点之间路 程与运量乘积最小的地点。l重心法的基本数据模型如下:4.重心法重心法的基本步骤:l建立反映地理位置的坐标系(最好用地图) l确定各供应点(或需求点)与待确定的配送中心(或中心仓库)之 间的运输量 l计算待确定位置的坐标,选择

5、总运量最小的地点配送中心或中心仓库的选址,一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应用范例4-2:重心法解决选址问题某公司由于业务的发展的需要,计划在某地建立一个配送中心,以解决货物 的供应问题。现有四个销售点,其每月的销售量以及它们的地理坐标如表4- 3所示。现根据这个表的数据确定一个最佳的配送中心位置。 表4-3 各销售点的销售量与地理位置按照重心法,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销售点 地理位置 每月销售量甲 10,50 100 乙 20,80 120 丙 50,100 150 丁 100,50 200制造企业服务企业设设立成本相对较对较 高相对较对较 低地理区域原材料供应应地或 劳动劳动 力成本较较 低的区域目标

6、标客户户群的集 中区域交通条件货货物运输输方便客户户到达方便财务财务 指标标成本最低利润润最大表: 制造业与服务业选址的区别案例:家乐福的选址 Carrefour 的法文意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 福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 位置要求描述: 交通方便(私家车、公交车、地铁、轻轨);人口密 度相对集中;两条马路交叉口,其一为主干道;具备 相当面积的停车场,比如在北京至少要求600 个以上 的停车位。 建筑物要求: 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米以上,最多不超过两层,总 建筑面积2 万-4万,转租租户由家乐福负责管理,建 筑物长宽比例:10:7 或10:6第二节 设施布置一、 设施布置的目

7、标(1)使业务过程的成本最低。 (2)经济利用空间,节约场地。 (3)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4)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灵活性。实例:丁家宜产品藏身角落要蹲下才能看到二、影响设施布置的因素(1)产品结构与工艺。 (2)企业专业化与协作水平。 (3)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 (4)企业的规模。 (5)企业的环境条件。三、设施布置的形式(1)工艺专业化布置。 (2)对象专业化布置。 (3)固定位置布置。 (4)成组布置。四、设施布置的方法1. 关联分析法 2. 往来分析法 3. 从一至表法1. 关联分析法l关联分析,也叫作业相关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根据企 业各单位之间的关系的紧密程度来配置设施

8、总平面结构 。l关联分析法的步骤是: (1)划分设施关联的等级与原因; (2)用图或表来表示设施之间的关联关系; (3)按照关系紧密程度高的相邻布置的原则进行初步布置 ; (4)根据面积和其他的因素调整布置结构。1.关联分析法l 关系密切程度一般分为六种:绝对重要A(Absolutely important), 特别重要E(Especially important), 重要I(Important),一般O( ordinary),不重要U(Unimportant),不宜靠近 X,如表4-4所示。 l 设施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原因,不同的企业有不同表现形式,表4-5 是企业的设施密切原因举例。代号关

9、系密切程度A绝对 重要E特别重要I重要O一般U不重要X不宜靠近代号关系密切原因 1共用场地 2共用人员 3使用共同记录 4人员接触 5文件接触 6工作流程连续 7做类似的工作 8共用设备 9其他1.关联分析法 分析设施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时,采用如下处理 方法: (1)把出现A次数最多的优先安排在中心位置; (2)其他的设施按照其与已经安排的设施的密切程 度布置在已经安排的设施其周围; (3)根据实际的尺寸与地形地貌和其他的相关关系 进行调整。应用范例4-3:用关联分析进行设施布置表46是一家工厂的生产设施的关联分析表,其布置的结果如图4-2所示 。锅炉房食堂办公室原料库车间工具库机修成品库车库

10、 锅炉房AOUIAAEU 食堂AUIAAEUU 办公室OUOEIIOO 原料库UIOAOOOI 车间IAEAAAII 工具库AAIOAEOO 机修AEIOAEUO 成品库EUOOIOUI 车库UUOIIOOI2.往来分析法l (1)往来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设施之间流量(物流、 人流、信息流)的大小,把流量大的安排靠近的位置。往 来分析适合于工艺专业化的设施布置,这种安排方法能够 使两个部门之间的流量最小化。l(2)步骤如下: (1)根据设施之间的业务过程(工艺过程),初步确定各 设施的相对位置; (2)统计各设施之间的流量; (3)根据流量的大小,将流量大的安排在相邻的位置; (4)根据其他的因

11、素进行调整。应用范例4-4:主题公园的布局某主题公园的设计者正在为公园的布局进行构想。使游客能在游览过程中的 行走距离最小化是设计者要考虑的问题。 (1)根据初步的分析,参考其他的主题公园的布局,做了一个初步的布局图。 (2)根据其他公园的统计数据,结合预测,得到一个关于一天中各景点之间的 游客的客流情况表,如表4-7,4-8所示。 (3)把客流量大的景点安排在相临位置。 (4)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与场地的情况进行调整,最后的布局草图如图4-3。ABCDEF A2002504030105 B16030026012330 C3003205002080 D 90250385108210 E15010

12、810120176 F8050100270167表4-7 景点之间的游客日流量(单位:人)应用范例4-4:主题公园的布局ABCDEF A360550130180195 B62051033180 C88530180 D228480E343 F表4-8 景点之间的游客日流量(单位:人)3.从一至表法l从-至表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设备布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从-至 表列出车间内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已对角线元素为基准计算机器之间 的相对距离,从而找出整个车间物料运量(成本)最小的布置。该方法 适合与工艺专业化的生产车间内部的设备布置。l从-至表分析法基本分析思路是: (1)首先根据车间的生产零件情况

13、,选择典型零件,制定工艺路线,所 需的设备,确定工艺路线表。 (2)根据零件工艺路线表,统计不同设备之间的零件移动次数,得到一 个车间的设备之间的移动次数从-至表(矩阵表)。 (3)分析与改进从-至表,把运输次数多的放在相邻位置,通过不断的 试探,选择使车间内零件的加工过程总运输次数最少,或者总运输成本 最小的布置。 (4)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 五、装配线平衡1. 装配线平衡的目的: (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节奏性; (3)减少时间的损失。2.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1)计算节拍 (2)计算最小工作地数目 (3)组织工作地 (4)计算时间损失系统或效率 (5)评价方

14、案(1)计算节拍进行装配线的平衡,首先必须确定生产线的节拍。节拍 是生产线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用公式 表示为:(4-6) 如果在计算节拍时考虑废品率,则计划期产量应该这 样计算:计划期产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应用范例4-6 某厂一条电子生产线,每日工作两班,每班8小时,工人 统一每班休息15分钟,计划出产800电子管,计划废品率 是5%,计算节拍。(2)计算最小工作地数目最小工作地数目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4-7)式中:ti-为第i个工序的单件工作时间。方括弧表示取整数 。(3)组织工作地按照如下的原则组织工作地: 保持工序的先后次序; 工作地综合作业时间小于节拍,尽可能接

15、近节 拍; 工作地数目尽量少,但是不能小于最小工作地 数目。 在分配作业给各工作地时,可以按照如下两条规则 进行分配作业: 优先分配后续作业数较多的作业; 优先分配作业时间最长的作业。(4)计算时间损失系统或效率时间损失系数为:(4-8)效率为: (4-9)(5)评价方案 通过对平衡方案的时间损失率与效率的分析,对 平衡方案进行评价,以决定是否继续寻找新的方 案。 装配线平衡就是把生产线的各工序进行组合成 不同的工作地,使每个工作地的组合工作时间 等于节拍或者成节拍的整数倍关系。应用范例4-7有一装配线有10个工序组成,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和作业的先后次序如 图4-6所示。如果节拍为15分/件,试进行装配线的平衡。图4-6 装配线及其作业的关系图 (1)计算最小工作地数目(2)组织工作地。由于最小的工作地数目是5,因此工作地的划分最少 是5,根据组织工作地的原则,把整个装配线划分为5个工作地。 (3)计算时间损失率3. 装配线平衡应考虑的问题(1)有些作业互相干扰或不宜靠近的,作业不能放在一个 工作地,影响生产线的平衡。(2)人力与空间限制生产线的组织,也影响生产线的平衡 。(3)合理调整工人,把熟练工人调到高负荷工序,选派工 人做流水线巡回作业,协作高负荷工序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