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9080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371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71页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71页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71页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71页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心理现象(3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l第一章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l第二章 认识过程l第三章 思 维l第四章 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l第五章 医学心理学绪论l第六章 临床心理评估l第七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l第八章 临床心身相关问题与病人心理l第九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绪论l第十章 心理治疗各论第一章心理学与心理现象第一节第一节 科学心理学体系科学心理学体系一门又古老又年青的科学。一门又古老又年青的科学。心理学发展简史l原始社会(泛灵论)西方哲学(亚里士多德、希波克 拉底)中世纪文艺复兴(笛卡尔、拉美特利)l我国古代哲学(孔子、战国荀况、南朝范缜)l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心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 了心理学,并于1879在莱比

2、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实验室。从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l心理学(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 的科学。德国的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却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l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有人就有人的心理”,也就有了人对心理的探索,可以说心理的历史和人 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但作为科学的心理学,有别于那种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 解的经验心理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所以把年冯特 (Wilhelm.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同时也使心理学成

3、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正如人们所说“心 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l左图是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像,德国心理学家,1879年在德国莱 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主张对人的意识经验进行分析,认为 复杂的心理现象可分解为各个单元,所以他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构造主义学 派。第二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l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目的性 果断性 坚持性 有制性 )个性倾向性 (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 )气质 性格 )注意)动物 鼠 猫 猴狗狮 猩猩 人 象 鲸 脑重(克

4、) 0.430100120220400140050007000体重0.23.5546120507025007000 0 脑重指数 0.060.430.521种别 新皮质 旧皮质 古皮质 间脑 皮质 刺猬 32.4 29.8 20.2 17.6 兔 56.0 14.0 23.8 6.2 低等猿猴 85.3 2.8 8.7 3.2 黑猩猩 93.8 1.3 3.32.1 人 94.9 0.6 2.2 2.3 心理的实质l一.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三.科学心理学对人心理的 实质的阐述:l1.心理是脑的机能l()从动物进化看:感应性感受性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意识(Consci

5、ous)l()从个体发育来看:a人出生后,脑重量的变化。 b “无脑畸形儿”不能产 生思维最多只有一些低级的感觉l()脑的生理研究证明:a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用微电极通适当电 流刺激病人有关脑区,因病人是局麻可报告受刺激的体验证明皮层感觉区的存在。 b近几十年对大脑左右半球不同功能的研究 l()临床观察发现:任何脑部位损伤,产生 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脑震荡 后的顺行性遗忘);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 Broca)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一个病人30年内, 仅能发一个音而不能说话,病人去世后经尸检 见病人左半球额叶第三额回上有一个鸡蛋大的 损伤,得出左半球参与言语控制的结论,并将

6、该病症称为“运动性失语”l2.心理是对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l()反映: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他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包 括物理反映、化学反映和心理反映。l()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人的情感、兴趣、信念、能力、 性格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人不仅能对现实 事物作出反映还能反映过去的事物(如中学时代的同学,第一次 郊游),另外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自己没有经历或世界上不曾存 在的东西的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这些形象是作者通 过构思,把现实中的人和猴、猪的主要特征结合起来而创造的。l()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狼孩”的故 事。l()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对于同样的事

7、物每个人都会 产生不同的反映,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由于他们的实践经验 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尽相同,就是说人的心理反映总 是通过具体人实现的,总是带有个人特点的。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第二章 认识过程认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每个人都 有自觉认识世界的能力,而认识过程就是人脑 对客观现象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l一.感觉(Sensation)l(一).定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 反映。l(二).作用:感觉在我们人认识客观事物和日常生活 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感觉

8、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 ,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如“ 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实验。所以,没有感 觉,不仅不能形成对新事物的认识,而且已有的心理 机能也会遭到破坏。 l (三)种类:两类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l 外部感觉:视觉(visual)、听觉(auditory)、嗅觉 (olfactory)、味觉(gustotory)、皮肤觉(skinny) 痛觉l(四)感受性及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l感觉产生的条件:a客观世界的刺激并有足够的强度; b主体感觉能力。l1、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l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他是以感觉阈 限

9、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 最小刺激量。 l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l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对绝 对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呈反比 关系,即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大 ,感受性越低。如气象学把风速小于0。3米/秒,称为 静风,定为零级;0。3-1。5米/秒,称为软风,定为 一级。软风能被感觉到,所以是感觉阈限;静风则在 阈限之下。 l3差别感受阈限和差别感受性:l刺激物的强度发生微小变化时,一般不会引起感觉的 变化,而刚刚能够引起差别的最小刺激量叫差别感觉 阈限,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二 者也呈反比关系。 4感

10、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l(1) 感觉的适应:指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 受性变化的现象。l一般情况下,人的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但其表现 和速度是有区别的。l视觉:明适应和暗适应。l味觉:厨师做菜。l嗅觉:“如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 而不闻其臭”。l肤觉:触觉(穿衣)l温度觉(洗澡、冬泳)l痛觉:适应现象最为少见,即使有,也极其微弱,可 起到保护作用(眼睛疼痛可休息) l(2)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 器的影响下感受性的变化。l发生于同一感觉之间同时对比 “月明星稀”l先后对比 吃糖后再吃苹果l不同感觉之间不同感觉相互影响 “望梅止渴”l 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

11、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发 达l 联觉: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 心理现象。红、橙、黄引起人温暖的感觉。l(3).感受性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感受性发展的 根本条件。例如印染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黑色,而普 通人只能分辨出3至4种黑色,说明人的感受性有很大 的潜力。 二、知觉(perception)l(一)定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某一事物各种属性 的反映。 l感觉、知觉的区别:感觉 知觉l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反映整体及意义l感觉、知觉的联系: 感觉、知觉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 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引起反映的,因而都属于感性 认识。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 生的。 l

12、(二)种类:l1依据知觉对象的性质空间知觉(距离、方向、位置 )l 时间知觉(延续性、顺序性)l 运动知觉(位置移动)l2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视知觉 旅游者l 听知觉 学生听课l 触知觉 弹琴l3根据知觉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把不正确的反映 客观事物的知觉叫错觉(illusion)。如杯弓蛇影、草木皆 兵,是在人的惊恐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错觉。l幻觉(hallucination):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而产生 的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l错觉:l(三)知觉的特性:l1 知觉的选择性:如在森林中遇到一头熊;人群中的熟 人;讲课时面对的学生。l2 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们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

13、既 往经验来加以认识、理解和解释。知觉经验越丰富, 知觉越深刻、精确、迅速l3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许多部 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都能依据既往经验组成一 个整体。l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 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l表现:形状恒常性 均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 响 l 大小恒常性l明度恒常性l颜色恒常性l其他恒常性听觉(火车鸣笛声) l 味觉(糖、醋)l 嗅觉 l正是由于人们知觉具有恒常性,才使我们客观地,稳 定地认识事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第二节 记忆(memory) l记忆对人的生活和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很多人为自己 记忆不好

14、而苦恼。刚刚学过的东西,考试时就是想不 起来。可是,有时童年时期的一些生活情景,却还记 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记忆的问题。那么什么是 记忆? l、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 持再认和再现。l l前面我们学习了感知觉,人在感知过程中所形 成的有关事物的映像,当该事物不再继续作用 于感觉器官时,它并不随之消失,而能在头脑 中保持一定的时间,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回 忆起来 。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非常重 要的,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离开 记忆,人将永远重复地感知已经感知过的事物 。那将会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也就没有个体 心理的发展,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l二、 种类:l(一) 根据

15、记忆的内容分:l1、 形象记忆:以过去感知过的客观具体形象为内容 的记忆。幼儿以此记忆为主。l2、 语词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 。如公式、定理、定律、法则、一段文章的思想意义 。语词记忆的好坏对大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l3、 情绪记忆: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 记忆。喜悦、生气等。l4、 运动记忆:以学习、练习过的运动活动作为内容 的记忆。例:游泳、体操、跑、做手术等。对发展人 的技能有重要意义。l(一) 根据记忆时间长短分:l1、 瞬时记忆(sensory memory):又称感觉记忆,指 保持感觉信息极为短暂的记忆(0.25-2秒)l2、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操作记忆。一般保 持2秒1分钟,人能清楚的知道短时记忆的内容并对 所记忆的内容进行操作。例如,社交场合记忆容量为5 9个记忆单位。l3、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信息经过深入加工 在头脑中长期贮存的记忆。一般为1分钟-终生。l记忆容量无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