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8785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一_(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健康与微循环郭玉民 ? 呼子奇?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经常感到全身乏力、 头昏、 头 痛、 胸闷、 心慌, 常有气短、 情绪低落等现象, 但到医院多次检查却无明显器质性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往往用?亚健康 状态来解释。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乎 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表现, 其中半数以上可能进而发展为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 因而对于亚健康状态亦不可掉以轻心。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可能与微循环紊乱有关, 主要 是由于血粘度增大, 使得血液在流经微血管速度减慢、血流不畅, 致使营养物质交换不全, 代谢产物瘀积不出, 结果便引起了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及心理上的不平衡、 不稳定。俗话说 ? 流水不腐, 户

2、枢不蠹 。中医理 论亦认为: ? 血流如水是活血, 血流不畅要活血化瘀 。因此, 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 在防治上应从活血化瘀、 降低血粘度、 改善微循环状态来加以防治, 中药方剂中不乏活血化瘀, 改善动脉供血不足, 扩张血管、 减 少血管阻力的功能, 有利于解除血管阻塞, 改善整体及局部血液循环, 带走细胞产生的废物, 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 使受损的细胞得以修复, 即所谓益气活血、 活 血化瘀, 祛瘀生新。此外, 运动也是活血化瘀的一剂良药。凡已呈现亚健康状态的人应更加重视。积极参加适宜的运动锻炼, 每日用半小时左右活动筋骨, 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 代谢, 可明显改善不适症状。再有, 饮食

3、是降低血液粘度的关键。亚健康状态的中年人要使自己饮食保持低脂、 低糖, 并且要戒烟和少饮酒。还有亚健康人群应注意多饮水。因为饮水可以起到增加血容量、 降低血粘 度、 调节微循环紊乱的效应。(天津市电力医院 ? 邮编?300171)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一 )范纯武概 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NCD) 简称 ? 慢性病 , 不是特指某种疾病, 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 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 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如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 COPD)、 慢性牙病 (龋齿、 牙周病 )、 骨质疏松症、 神经精神病、 慢性肝肾疾病、 慢性骨关

4、节病、 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疾病。慢性病已成为 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国慢性病报告 显示近 3亿人超重和肥胖, 血脂异常患者 1 . 6亿, 慢性病患者 2 . 8亿, 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 2005年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 750万。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困扰人们, 特别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致残率、 致死率都非常高。所以, 对这些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 即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 管理措施, 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健康工作方式。慢性病是在多个遗传基因轻度异常的基础上, 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5、长期紧张疲劳、 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并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原因, 即使有慢性病 (如高血压 )的遗传背景, 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在我国,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与不健康饮食、 体力活动减少、 吸烟、 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心理压力大等几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主要从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开始。本文中主要介绍高血压糖224健康医学尿病、 血脂异常等几种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1) 高血压病及其健康管理

6、 ( 2) 糖尿病及其健康管理( 3) 高脂血症及其健康管理( 4) 冠心病及其健康管理( 5)肥胖的健康管理( 6)动脉硬化的预防与保健 ( 7)痛风及其健康管理( 8)肿瘤及其健康管理( 1)高血压病及其健康管理? 一、 高血压病因分类二、 高血压诊断分类三、 高血压并发症四、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危害五、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六、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一 )、 基本健康信息收集(二 )、 对收集到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三 )、 针对主要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干预(四 )、 对生活方式指导效果的评估 (五 )、 高血压病人保健(六 )、 高血压病风险评估自测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

7、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占首位。因此, 高血压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 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和中心环节。由于高血压患病率高、 血压控制的方法确切而有效、 预防带来的益处巨大以及一般民众对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使民众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 高血压的病因分类高血压从病因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8、 有明确的起因, 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如: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 血管性高血压、 药物诱发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 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 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另一种是没有明确特定的原因、 由于遗传或 /和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 )等综合原因所致的高血压, 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 占高血压患者的 95 % 左右。我们在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中通常所指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 是预防和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的重点。按 WHO 的 标准, 人 体正常 血压 为收 缩压 140mmHg和 (或 )舒张压 90mmH

9、g ,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 140 149mmHg和 (或 )舒张压在 9099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二、 高血压诊断学分类表?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40 901级高血压 (轻度 )140 15990 99 2级高血压 (中度 )160 179100 1093级高血压 (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 27 . 8 , 女性 : 27 . 3 . BM I与 TC, TG增高,HDL- C下降呈正相关。

10、 7 、 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8 、 家族遗传倾向。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都有遗传倾向, 故冠心病也 难免。9 、 尚有遗传, 饮酒, 环境因素等。10、 其他。如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减少, 或平日高 脂肪高胆固醇以及高盐、 高糖饮食, 脑力活动过度紧张或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当等等, 都对本病的发生不利。冠心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 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 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但认为与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糖尿病、

11、 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 等因素有关。三、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冠心病的表现不一, 取决于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以及心肌缺血范围的广度而有所不同。病情轻者可无 任何不适, 仅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心肌缺血的改变 (即 S- T 段压低和 T 波倒置等 ), 医学上称它为? 隐性冠心病 ; 而常见的冠心病, 则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临床症状, 病人会在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或胸闷窒息感, 往往持续数十秒或几分钟, 在休息后缓解, 但若进 一步发展, 在静息时也出现心绞痛, 疼痛无规律可循,我们称之为: 不稳定心绞痛, 这往往是疾病加重、 急性心肌梗死前的危险信号, 要

12、及时就医。冠心病也可没有心绞痛, 出现其他的临床表现, 如: 心律失常、 心功能 减退, 活动后气短, 或者就诊时就有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 如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就是因为猝死而不幸去世。而猝死的发生 90 % 以上是因冠心病发生急性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所致。因此, 特别是中、 老年人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典型的心绞痛特点是: 1 、 胸骨后心区闷痛或压榨、室息感。2 、 痛可放射到左肩部或左上肢小指端。3 、 胸 痛的时间仅持续数分钟, 一般不超过 15分钟。 4 、 多在病人劳累后饱餐后易诱发。 5 、 发作时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 胸闷病可迅速缓解。类似这样一些特 征的胸前

13、闷痛如果持续时间超过 15 30分钟, 且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又不能缓和, 就有可能是发生了心肌梗死。在这种情况下, 病人常冒冷汗四肢厥冷, 血压下降, 恶心哎吐, 有濒死感, 还可出现心悸, 脉不整齐, 气 短, 呼吸困难, 发绀, 心力衰竭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发生心性猝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 由于反应迟钝, 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强, 发生心肌梗死时, 不感到胸痛, 称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所以老年人一旦突然气 短, 脉搏细速或不规则, 意识模糊, 血压下降等, 即使无胸闷痛, 也要考虑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 应及时就医,作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 以早发现, 早治疗。 四、 冠心病的预防原则及措施

14、(一 )增强你的心脏功能?你的心脏就是你的健康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的口号, 它提醒人们注意保护好 心脏这一重要器官。尽管心脏的体积很小, 但它的收缩和舒张主宰着血液的流动, 全身各器官所需的氧气234健康医学和营养物质又全靠血液来供给。因此, 只有心脏健康有力, 才能使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器官, 使机体发挥正常 的生理功能。然而, 心血管病每年要夺走世界上 1200万人的生命。在许多国家中, 心血管病占了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 预防心脏疾病, 已经成了人们追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心脏功能呢?1 、 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调查表明, 平时不爱运动者, 其心脏要早衰 10

15、 15年, 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出 1 3 . 5倍。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心跳缓慢而 有力。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一般以运动心跳次数比平时快 50 % 为宜。2 、 避免情绪激动。人的情绪过分激动, 如暴怒、 大 喜、 哀伤等, 都会引起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心跳加快,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故要做到心平气和, 学会宽容, 坦然对待一切。3 、 控制好饮食。肥胖会招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暴饮暴食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有些猝死病人, 往往是饱进晚餐之故。因此要讲究饮食有节, 提倡吃七、八成饱, 同时要少吃各种动物脂肪,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 果。4 、 饮食宜清淡。食盐过多能使血压上升, 使血液粘度提

16、高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 正常成人每日进盐宜在 6 8克, 对心脏功能不全的人, 进食盐则不宜超 3 5克。5 、 增加镁元素的摄入。镁元素能阻止胆固醇的合成, 抑制神经的兴奋性, 维护心肌纤维正常舒缩功能和 冠状动脉弹性。人体缺镁, 可导致心动过速, 心律不齐及明显的心肌坏死和钙化, 故镁元素有 ?心脏保护神 的美称。6 、 适当吃肉。每周吃红色肉类 (如猪肉、 牛肉、 羊 肉等 )不得超过 2到 3次, 吃动物内脏 (肝、 心等 )不超过 1次。另外, 最好每周食两次海产品, 因为海产品不仅含有丰富的钙和钾, 能降低血压, 而且含有大大减少产生血凝块危险的物质。 7 、 规律生活, 避免劳累。人体过度劳累不仅有损健康, 而且会加重心脏负担。(二 )冠心病患者应做好夜间保健 医学家按照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发现冠心病发作的可能性从傍晚 6点钟开始升高, 晚 9点钟到 11点是该病最容易发作的一段时间。冠心病患者要加倍注意, 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机会。冠 心病易在这段时间发作, 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