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8779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與臨床應用(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染管制的相關概念 與臨床應用院內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 的定義n指病患住進醫院期間因醫療行為醫療行為才造 成微生物侵入病患體內或住院期間住院期間才獲 得的微生物所造成的感染。n不包括入院即有的或潛在的感染,但 入院時即有的感染是由上次住院執行之 醫療措施所引起者亦可稱之,如手術後 之傷口感染 。“感染管制”的目的n病人入院治療疾病,醫院和醫護工作 人員為避免病患受感染避免病患受感染所採取的行動。n病患發生感染時,治療該病患並預防預防 其他病患與周圍人員其他病患與周圍人員(家屬、訪客及醫 護人員)受到感染而採取的行動。n為了避免造成交互感染與預防感染傳 播,所採取

2、的防護措施。醫師護理醫檢呼吸治療環管洗縫課學生受訓人員看護合約廠商n所有院內員工及相關人員包含提供病患 照顧、可能接觸或間接接觸病患及用品 之工作人員,如:感染管制的範圍院內感染的來源n外因性感染n醫院環境:污染的醫療器械、注射液、藥 品、食物。n工作人員手部:帶有暫時性菌種,如 Serratia spp. 、Klebsiella spp. 、 Ps.aeruginosa 。n內因性感染n病患本身內生性菌叢(endogenous flora )通常存在皮膚、呼吸道、腸胃道。n交互感染造成院內感染的主要因素一、低抵抗力、易受感染之病患增加。 二、各種侵入性醫療措施與檢查使用增加。 三、正常防禦機

3、能之妨礙。 四、抗生素的濫用。 五、單位的構造及病室的個案數,如空調、 床距等。 六、醫護人員及機構中工作人員的交叉感染 。 七、消毒劑或是滅菌方法選擇。院內感染之影響一、病患:延長住院日數、增加經濟 負擔、增加身心痛苦,造成殘疾、失去 生命。 二、工作人員:增加工作量與感染之 危險性。 三、醫院:關閉病房、院譽受損、負 法律責任。中斷(疾病的致病模式)感染鏈感染管制政策及措施隔離技術護理及醫療上的照顧易感宿主感染途徑感染源 醫護人員防護措施標準防護措施(Standard Precaution)n目的:減少已確定或懷疑之感染源在醫院內 傳播微生物的危險。n內容:n全面性(血液及體液)防護措施n

4、體內物質隔離措施(分泌物、排泄物)n空氣傳染隔離、飛沫傳染隔離 、接觸隔離n預期或接觸到n血液n所有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無論是否可見之 血液n破損皮膚、黏膜標準防護措施( Standard Precaution )(續 )n洗手n手套n口罩、護目鏡、面罩n隔離衣n病患照護設備(醫療用物、環境清潔)n布單類n員工健康及血流感染微生物n病患處置(單獨房間)全面性防護措施 (Universal Precautions)皆不需要洗手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說話心肺復甦術插入及拔除氣管內管動脈穿刺-如ABG手術及侵入性治療處理污染物品及檢體抽痰抽血及靜脈注射檢查-接觸血液檢查-未接觸血液處置項目/隔離措施

5、洗手時機n執行無菌技術前後n接觸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用品後n接觸病患傷口後n發食物、藥物及注射前n進出隔離病房、接觸不同病患間n曾以手挖鼻孔後n飯前便後及上下班前消毒性洗手n以含皂消毒性洗手液洗手n洗手時間須超過30秒n執行時機:n執行侵入性醫療行為前後n接觸傳染性病人之分泌物後n照顧低抵抗力病患前洗手(Hand washing)-1n1公克肥皂勝過1百萬抗生素n控制院內感染最簡單、最有效而又最 重要的方法n洗手設備:水(流動的水),洗手劑(清潔 劑、消毒溶液),水龍頭(自動控制式開關) ,擦手紙(置於不易被弄濕處)。n接觸不同病患之間,同一病患不同部位 之間n手套不能完全取代洗手洗手(Hand

6、 washing)-2n洗手新觀念SARS之後手上如果沒有看的見沾染物,可以用 含酒精性的消毒劑“暫時性”的洗手n在完成單一病患的照顧後,應儘速脫 下手套並以肥皂(消毒劑)洗手,或用 含有酒精性的清潔劑消毒n照護不同的病患或手套有破損時,應 立即脫下手套並以肥皂(消毒劑)洗手 ,或用含有酒精性的清潔劑消毒手套(Glove)n目的n減少工作人員將身上的內因性細菌傳給 病患n減少工作人員將病患之致病菌傳播給其 他病患n適用情形n接觸具傳染力的血液、體液、分泌物、 排泄物、 黏膜、 不完整皮膚(接觸完整皮膚 戴清潔手套即可)。n以使用一次為原則。空氣傳染n空氣中飛揚的較小 飛沫(5),漂浮 之距離可

7、達100公分 以外,吸入此空氣時 即被感染。n疾病:n麻疹n水痘n肺結核飛沫傳染n空氣中飛揚的較大飛 沫(5),藉由咳嗽 或談話在30公分內,傳 入易感宿主之眼鼻或口 中造成感染。n疾病:n腺病毒n流行性感冒病 毒n腮腺炎空氣傳染V.S飛沫傳染 (Airborne transmission V.S Droplet transmission )口罩(Mask)n目的n用於預防由空氣、飛沫傳播的疾病n適用情形n在密切接觸藉飛沫傳染疾病病患時(距離 在1公尺以內)n口罩必須完全覆蓋鼻子與口部n避免自己的手接觸口鼻以免經由黏膜接觸 傳染n使用時限:使用者依作業環境來判斷何時 更換(如污染物、呼吸阻抗、

8、濕度、衛生條件 、工作時間、 內容等)高分子口罩n目的n用於藉由空氣傳播的開放性肺結核、麻 疹、水痘的病患。n注意事項n密合度n過濾效果n舒適性n美觀測試方法與檢驗標準的比較防TB口罩建議測試條 件n測試顆粒大小:1mn測試氣流量:50 L/minn測試過濾效果: 95%N95使用的測試條件n測試顆粒大小: 0.3mn測試氣流量:85 L/minn測試過濾效果: 95%CDC: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IOSH: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美國呼吸防護具分類P10

9、0R100N10099.97%P99R99N9999%P95R95N9595%PRN 防護機制 過濾效果N:Not resistant to oil R:Resistant to oil P:Oil-ProofN95:無油性環境捕捉95%空氣微粒N95口罩的正確配戴流程n兩條鬆緊帶套在腦後(太鬆可打結再 戴,使更密合)鼻樑上鐵條依鼻型壓 緊,密合臉型戴好後吹吹氣,若可吹 出氣或眼鏡霧霧的,表示有漏氣。n常見錯誤戴法:n口罩上有兩條鬆緊帶,只戴一條不易密 合n戴兩層口罩,內為紙口罩,外為N95口 罩,不但無法密合,也影響N95口罩的效果 。口罩配戴方法護目鏡、面罩 ( Eye Protectio

10、n、Face Shield)n有被病患血液、體液濺污臉部之可能 時可配戴護目鏡、面罩隔離衣(Gowns)n目的n預防在照顧病患時衣物遭污染n適用情形n照顧病患時,衣物易遭感染性分泌物和排泄物 污染時n隔離病室住有嚴密隔離或保護隔離之病患時n使用原則n以經常更換為原則,隔離衣應完全覆蓋工作服n更換灼傷或大的傷口時應使用已消毒之隔離衣n離開工作單位應脫除隔離衣病患照護設備物品消毒與滅菌環境清潔隔離病室物品消毒與滅菌不可重複使用物品:以雙層感染性塑膠 袋包紮焚化可重複使用物品:n重要物品(critical items)n進入無菌組織或血管系統、植入物、注 射器等。n多數採高壓蒸氣滅菌,不耐熱之醫療物

11、 品則採氧化乙烯(Ethylene Oxide:EO)或 化學滅菌劑。物品消毒與滅菌(續)n次要的物品(semi-critical items)n接觸黏膜或受損之皮膚之物品,如呼吸 治療裝置、麻醉器材、氣管內插管、內視鏡( 需進入血管系統或組織者除外,如腹腔鏡、 關節腔鏡)等。n採高程度消毒,其方法包括巴斯德消毒 或化學消毒劑。n水療池、體溫計雖屬次要物品,但僅需 採中程度消毒即可。物品消毒與滅菌(續)n非重要物品(non-critical items)n需接觸完整皮膚之物品,如便盆、壓脈 帶、床欄 、床單 、床旁桌、柺杖等,可採低 程度消毒或清潔。消毒、滅菌 醫療物品分類-Spauling,

12、1968物品 感染危 險分類接觸人體層次 舉例消毒滅菌層次重要 醫療物品進入血管系統 或人體無菌組 織者手術器械 心導管滅菌次重要 醫療物品密切接觸受損 皮膚或黏膜組 織者胃鏡高程度消毒 體溫計中程度消毒非重要 醫療物品接觸完整皮膚 便盆 床單低程度消毒 清潔環境清潔n常規清潔n以低濃度漂白水清潔液溼拖,若有眼 見污染則以高濃度漂白水清潔之。n未經消毒之清潔用具不可使用在普通 病室每一隔離病室應有專屬一組清潔用具 。n終期消毒n結核病患使用之隔離病室應以紫外線 燈照射2小時,環管人員進入隔離單位應採 適當之隔離措施,病室之所有空間及物品應 全部擦拖。n高濃度漂白水 以5%漂白水加 清水稀釋10

13、倍(1: 10) 例如:20cc漂 白水加清水200cc 範例:消毒尿液: 200cc尿 液加20cc 漂白水n低濃度漂白水 以5%漂白水加 清水稀釋200倍(1: 200) 例如:20cc漂 白水加清水4000cc環境清潔高、低濃度漂白水泡法 濃度溶液低濃度漂白水 0.05 500 ppm高濃度漂白水 0.5 5000 ppm 漂白水加清水稀釋 100100倍倍 200倍漂白水加清水稀 1010倍倍 20倍 5-6% 10-12% 5-6% 10-12% 漂白水 CC1111清水CC99199919n即漂白水,濃度是5.25%。n用途:布單、衣物、污染之桌面、地板等環 境表面之消毒。血液污染

14、之清潔,如B型肝炎 、HIV(AIDS)等。n高濃度:5.25%稀釋10倍;低濃度: 5.25%稀釋100-200倍。n排泄物以原液5.25%浸泡30分鐘後沖走, 洗潔便池直接灑入,等10分後再刷洗。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員工健康及血流感染微生物n在使用針頭、尖刀或器械等醫療尖銳 物品時,應預防割、扎傷。n不再回套針針頭或用雙手操作n使用單手回套技巧或改良針頭套設計 (如使用後可自動回套)n避免以手分開針筒和針頭,彎曲、折 斷針頭等動作n丟棄的針頭、針筒、刀片和其他尖銳 物品應放置在適當的耐穿刺收集器,且收集 容器應放置在接近工作的地方。結論n n院內感染管制的目

15、的院內感染管制的目的n減少病患住院時間、花費及死亡率。n節省國家金錢,增加國家生產力。n減少疾病在社會中傳播。n改進醫療品質。n符合評鑑標準。n增加醫院信譽;增加病床轉換率,使醫 院周邊設備動用率增加。特殊傳染性疾病感染管制措施n泛抗藥性菌種n疥瘡n愛滋病n水痘n肺結核泛抗藥性菌種病患n隔離門牌: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播 防護措施門牌n單獨病室:需要,若無單獨病室則採就地隔 離n洗手:接觸病患前後執行消毒性洗手n口罩: 視需要(有被感染源噴濺之虞時,須 戴口罩及護目鏡)n手套:需要n隔離衣: 需要n醫護人員應安排較資深之護理人員照顧,且 採成組法照護感染管制措施n洗手:接觸PDR-病患前後執行消

16、毒性洗 手。n單獨病室:需要,若無隔離病室,則採 就地隔離。就地隔離若二人以上則集中, 三班固定相同護理人員照顧。n隔離衣:需要,且單一使用。n手套:需要。n口罩:抽痰時需要。疥瘡病患感染管制措施疥瘡的傳染n親密接觸 夫妻,母子,祖孫,兄弟姐妹,幼兒-褓姆,病患-醫護人員n間接傳染 由旅館,宿舍,值班室,軍隊, 監獄,安養中心,洗腎中心,醫院等 地感染後帶回家中疥瘡的特徵n癢與搔抓,會半夜癢醒n晚上棉被蓋上後會更癢:甚至會讓人半 夜癢醒,難以再度入眠。n最特殊的臨床表現:隧道n好發部位人體皺摺處,較嫩柔軟的地 方n手指間、 腳趾縫、腋下、下腹、屁股、 陰部、女性的乳房下等處會長出奇癢無比的 疹子疥 瘡在正常人是不會長到臉上,但發生 在嬰幼兒時可長到臉部及頭部。 傳染途徑n接觸傳染:主要經由皮膚感染到別人 的疥蟲而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