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458867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45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艺术欣赏全部教案(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中国美术欣赏中国美术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第一讲 陶器第二讲 瓷器第三讲 青铜器第四讲 织绣 玉器 漆器中国古代雕塑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欣赏第五讲 陶塑第六讲 石雕第七讲 彩塑中国绘画欣赏中国绘画欣赏第八讲 古代人物画第九讲 古代壁画第十讲 古代山水画第十一讲 古代花鸟画第十二讲 现代人物画第十三讲 现代山水画 花鸟画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第十四讲 宫殿建筑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中国民间美术欣赏中国民间美术欣赏第十六讲 民间美术外国美术欣赏外国美术欣赏外国工艺美术和设计欣赏外国工艺美

2、术和设计欣赏第十七讲 传统工艺美术第十八讲 现代设计艺术外国雕塑欣赏外国雕塑欣赏第十九讲 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第二十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第二十一讲 近代雕塑第二十二讲 现代雕塑外国绘画欣赏外国绘画欣赏第二十三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二十四讲 古典主义绘画第二十五讲 浪漫主义绘画第二十六讲 现实主义绘画第二十七讲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第二十八讲 现代主义绘画外国建筑艺术欣赏外国建筑艺术欣赏第二十九讲 神庙、教堂与陵墓建筑第三十讲 现代建筑第一讲第一讲 陶器陶器一、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二、教学重点: 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三、教学难点: 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四、教学时间:1 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

4、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

5、美术的本质特点。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传统工艺中的陶器。 (出示课题)1、 陶器的产生: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

6、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

7、出造型优美的陶胚。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 600800C 左右。2. 陶器的造型: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炊器:有罐、鼎、鬲等;饮器:杯、角、觚(gu)、 (gui)等;食器:有碗、钵盘等;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

8、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3. 彩陶艺术: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 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

9、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 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 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介绍人面鱼纹盆)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介绍舞蹈纹盆)三.本课小结。第二讲第二讲瓷器瓷器教学目的

10、:1、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2、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各地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陶瓷艺术。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瓷器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作的结晶。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发扬光大。教学重点难点:1、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 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3、 几大名窑的产品特征。4、 珍爱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提问: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11、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及纹饰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或录像(贯耳瓶)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回答:不是。是瓷器。三、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讲瓷器(一)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与瓷有下列区别:1、 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 烧制的温度不同3、 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二)瓷器的发展在我国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了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儿烧成,胎质较硬。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

12、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三)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观看一观录像瓷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特色提问:宋代有哪些著名窑厂?回答:宋代最著名的有“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均窑和定窑等。提问:清代制瓷工艺在颜色釉方面较前代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品种?回答:有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和珐琅彩等。我国的瓷器自唐代开始,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外国朋友曾赞誉“陶瓷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友谊纽带,同时也是一座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我

13、国向有“瓷国”之称。我国瓷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四、课堂小结:提出问题:我国宋代有哪些瓷窑?简述其产品的艺术特色。简要小结。五、布置课外思考题: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第三讲第三讲青铜器青铜器教学目的:1、青铜器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艺术成就。2、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各个不同时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培养审美能力。3、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赏析、评价古代青铜工艺美术,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领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教学重点难点:青铜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的进步及社会的不同历史背景,使青铜器在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

14、艺术特征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引言: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这一讲,就是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板书第三讲青铜器三、讲授新课:1、 什么是青铜器以铜为主加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2、 青铜工艺的产生及历史背景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社会制度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艺术的进步。青铜工艺作为奴隶社会的一面镜子,

15、折射出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青铜器上的铭文直接反映出奴隶社会的真实情况。3、青铜器从功能上可大体分为四类(幻灯)(1)礼器:如:鼎、鬲、尊、爵等(2)乐器:如:铙、钟、鎛、铃、鼓等(3)兵器:如:戈、钺、矛、剑、镞等(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4、 介绍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及各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夏商周三代被称为中国古代青铜史上的“青铜时代”)年代夏商周春秋秦汉特点出现神秘威慑朴素典雅轻灵奇巧逐渐被铁、漆器取代代表作品夏铸九鼎龙虎尊毛公鼎莲鹤方壶(放幻灯对照欣赏

16、)四、播放一段录像。五、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发展概况及欣赏了一些代表作品,可以说青铜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中国的青铜器虽然发展到东汉后逐渐被新的铁器和漆器所取代,但中国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辉煌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载入史册。六、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青铜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的结晶?第四讲第四讲织绣织绣玉器玉器漆器漆器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种类中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以及历史成就和主要工艺特点。2、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欣赏织绣品、漆器、玉器的审美能力和初步区别几种织绣工艺特点的能力。3、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广泛感受、认识,初步理解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价值内涵,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工艺美术,激励其发奋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讲清丝织物的基本编织结构、工艺流程,使学生理解其织造工艺的精湛之处,以加深体会织绣品美之所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追溯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