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8594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家清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价值引领: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李家清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师范大学 2016.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经历了多年课程实 践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课程实践,进入“十三五”的 社会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多方面发展发生 了巨大变化 地理教育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宗旨 为此:修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培育养地理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引擎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背景: 地理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通过教育,培养人们对自身 所处周围环境以及地球表面上不同自然人文特征的兴趣,一 方面具有鉴赏奇妙无穷的大千世界的能力

2、,另一方面能够正 确评价人们不同的生活条件,为了未来一代关注环境质量和 人类栖息地,在个人生活中能够利用足够而可靠的地理知识 ,愿意在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上,承担解决当地以及地 区性和国际性问题的责任”背景:价值引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导向认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反思: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坚持价值引领探索: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坚持价值引领思路一二三教育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的发展和服务 社会国际竞争,实质是国家核心能力的竞争众多国家把“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是为国民教育发 展的基因(DNA. )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3、 、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 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法国“共 同文化” 德国“关 键能力” 美国“核 心知识” 日本“基 础学力” 英 国个人和职业发展;工业、社会和环境研究;交往; 社会技能;计算;科学和技术;信息技术; 创新发展;操作技能;问题解决澳大利亚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能力 ; 计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运用数学方法与数学技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技术手段的能力。不同国家核心素养比较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 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

4、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 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 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 与现代文 化为基础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所 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 (钟启泉、2015)一、认识:核心素养培育是教育改革的引擎一、认识:核心素养培育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具备关键 性和普遍性体现联 系 性和融合性突出个体性 和生长型核心素养 的特征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文化传统 数学学科数学思维与数学模型的建构历史学科历史意识 、历史思考与历史判断一、认识:核心素养培育是教育改革的引擎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是 全局与局部

5、、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 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教育一直的基本诉求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 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行为。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 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 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 而精的,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地理课程文件/地理学文献国外学者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宪章 );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 运动、尺度随时间变

6、化(卢塞恩可持续发展宣言);区位、区域、分 布、空间相互作用、尺度、变化(美国);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 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环境的作 用和可持续发展、文化理解和多样性(英国)地区、分布、人与环境 关系、全球视角、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中国学者环境变化、人地关系、空间、时间、区域和地方、尺度,关系,景 观、全球化、发展、风险(蔡运龙,2012);区位、区域、景观、 时间耦合、网络、等级、模型、循环、相互联系、机制(蔡建明等, 1992)区位和分布、地方和区域、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依赖、自然 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及发展,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香港)有关地理核心素

7、养结构的认识与讨论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建国以来的发展变化: 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教育一直的基本诉求地理知识、爱 国主义、国际 主义地理基础知 识、地理基本 技能、爱国主 义、国际主义地理基础知 识、地理基本 技能、地理智 力、爱国主义地理知识、地 理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 修订中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基于全面发展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1可持续发 展 2地理综合 思维 3地理区域 认知 4地理实践 能力 5地理学业 水平评价 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可持续 发展一、认

8、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地理核心素养基本结构地 理 学 业 评 价 修订中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基于全面发展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地理知识+ 地理能力+地 理观念 课程实践 价值引领是 基本导向)一、认识: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可持续发展 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学业水平评价 独特性 关键性人地相关性 生长性实践性 地理核心素养特点“立德树人”,通过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地 理观念是地理教育的原点、出发点和归宿。地理教学实践中价值引领的缺位不容忽视价值引领的缺位将导致地理教育形成“空壳”“有 知识没文化(观念、评价)”,以致动摇学科地位 为什

9、么要学习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 二、 反思: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坚持价值引领教学内容教的行为/学的行为/结果一个概念:洋流情境:视频/故事/问题/互动两种性质:寒、暖流图示/比较/类比/互动三个大洋:洋流分布识图/读图/比较/绘图/识记竞赛五种规律:太/大/印/南2气压带风带图/洋流分布图/比较/分析/互动 四种影响:气候 、交通、 生物、环境情境/问题/案例/应用案例:2015全国优质课 “大规模海水运用”课题教学的价值引领的思考二、 反思: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坚持价值引领关于海洋的价值值引领领: 认识地球必须认识 海洋:海陆:7/3; 巨大海洋产生全球自然地理效应/人文地理效 应 海

10、洋观念 中国绵长的海岸线,必须认识 海洋:政治海洋/军事海洋/交通海洋/资源海洋/例:南海 二、 反思: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坚持价值引领教学内容教的行为/学的行为/结果 河流地貌创设 情境:Google Earth,生动地再现了 河流地貌的景观侵蚀作用【探究活动一】观察实验视频 了解河流的侵 蚀作用。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探究活动二】观察动画描述河流侵蚀地貌 的发育过程。洪积扇【探究活动三】学生动手完成洪积扇的形成 模拟实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探究活动四】学生设计实验 演示三角洲的 形成过程案例2:2015某特大城市优质课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题教学的价值引领思考二、 反思: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需

11、要坚持价值引领 关于河流地貌的价值值引领领: 河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古代文明就发源于四大流域。认识河流对于认识人类文明的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认识河流、流域的人地关系,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二、 反思: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坚持价值引领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 地理学科价值即地理学科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效用。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 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 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 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 价值引领是指教师秉承地理学科的价值观念,指引教学方向

12、、发 挥地理学科价值效用,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三 探索: 培养核心素养坚持价值引领的思考地理学科的价值值 基本内涵哲学价值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 展、地理事物的物质性、运动性、规律 性、普遍联系性、质变 到量变文化价值解释不同地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科学价值描述和揭示地理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认知价值基于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认识 、定位、区别方法、思维价值地图方法、模型方法、逻辑 方法(比较、综合、分析、归纳 、 演绎等)区域方法、3S技术方法 道德价值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环境保护、国际理解社会价值解决问题 :工农业 生产、城市、交通、贸

13、易、人口、资源 区域发展 审美价值自然美欣赏、文化审美及其形成地理学科的生活价值指导更好的食、住、行、游、购、娱地理学科价值课程价值育人价值三 探索: 培养核心素养坚持价值引领的思考 例:基于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思考 地理系统模型方法是指将地理环境中的信息集合起来 ,通过筛选分析,把地理信息加以本质性的概念化,并 以框架结构方式表述其关系,求得在地理事物内在属性 等方面的尽可能相似,高度概括的各种方式的抽象表 达。 它是地理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蕴含多维价值意蕴 是学生深度学习的着力点。三 探索: 培养核心素养坚持价值引领的思考地理系统模型例举自然地理系统模型太阳系模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热力循环

14、示意图、三圈环 流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自然带 模式图、洋流分布模式图 人文地理系统模型城市热岛环 流示意图、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图、农业区位选择 示意图、工业区位选择示意图、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示 意图、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可持续发展系统示 意图区域地理系统模型区域增长极模型、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示意图、荒漠化效应和水 -气生相互作用;迁移农业对热带 雨林的影响、田纳西河流 域的综合开发与管理示意图、基塘生产环节 的联系模式图、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地理系统模型方法在地理学科方法体系中普遍存在三 探索: 培养核心素养坚持价值引领的思考特点价值相似性 抽象性 简

15、捷性 关联性知识性 空间性 系统性 逻辑性 思维性 观念性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特点与价值三 探索: 培养核心素养坚持价值引领的思考地理知识的 价值地理方法的 价值地理思维的 价值地理态度的 价值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地理知识的 价值地理方法的 价值地理思维的 价值地理态度的 价值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地理知识的 价值地理方法的 价值地理思维的 价值地理态度的 价值农业区位的知识、方法、价值观念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知识、方法、价值观念 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山西煤炭综合利用模型的知识、方法、价值观念 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区域经济发展模型的知识、方法、价值观念 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地理系统模型方法的价值地理知识 的价值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