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82918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题材及思想感情(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 分类诗歌赏析专题一、思想情感的分析二、表现手法的分析三、意象的分析 四、赏析的基本方法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长亭送别白描-对比-象征-抑扬-衬托-烘托-渲染 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常规分析、意象分析、技巧分析、对比分析 五、答题的模式诗歌的类别(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 离别、思乡、闺怨、宫怨)表现手法(白描、对比、象征、抑扬、衬托 、烘托 渲染、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 互文、用典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1、诗歌整体赏析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作者的或主人公的)

2、2、专业术语的运用(部分)内容手法上的术语: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欲扬先 抑、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先总后分、层层深入、 直抒胸臆、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对比衬 托、烘托渲染、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 动衬静、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等。 思想感情上的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 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整体评价上的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 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这是一首(写景、边塞、爱情、咏怀、离别、 闺怨、宫怨)诗,这首诗运用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

3、巧,(具体分析此表 达技巧的作用)。通过对(意象)的描写,烘托了 了一种(某某)氛围,表达了作者(或主人公) (某某)思想感情。诗歌语言 ,感情 ,意 境 ,使人 。3、诗歌整体赏析答题的次序答题的一般次序: 诗歌类别-表达技巧-思想主题-整体评 价思乡怀远诗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 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 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 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 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人

4、:王昌龄闺怨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闻 雁 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 塘 赵 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托物言志/移情于物。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牵动了游子的 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 乡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后人评价

5、三四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 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本诗运用对写法: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写 家乡的兄弟为缺少诗人而遗憾不已,把“我思人 ”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这正是出 乎常情之处,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一、二句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 膝独坐的冷清画面,渲染出一种孤独、冷清的氛围,侧 面烘托出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三、四句作者运用对写法,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把“我思人”的情 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

6、觉。来表现“思家”之情山水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总之: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

7、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白描 以动衬静等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1)答:“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 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答: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 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8、。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 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 ;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 富有层次。(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 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 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 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 前面所

9、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 整幅画面活了起来。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理想?1、作者塑造了一个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 等意象,渲染出一个优美恬静的氛围。2、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 、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 境界的烘托。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

10、景物有何特征?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霜、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特征:深秋半夜萧疏清冷。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惜别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 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 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 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 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 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 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 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 慰,有的兼而有之。南浦别 白

11、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赠别 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间接写别情: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坦陈心志的告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情深意长的勉励:雨霖铃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12、。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因什么”而“感伤”。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 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诗中两处描写自

13、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1【参考答案】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 间间隔。浓重的离愁别恨,作者这样处理 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 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答2:前者乐景衬哀情,描写红叶青山的 美景,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 正衬,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 的离别之情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 家宫苑。砧衣:捣制寒衣的声音。 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

14、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萧瑟、冷清,“微霜”“鸿雁”点出 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 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 伤的情绪。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 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 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鉴赏示例3】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 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是一曲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 何特色?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从内容上,这首散曲虽然与一般送别抒情曲一样 表达离

15、别时的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意和对好友“ 保重将息”的叮咛,没有那种缠绵悱恻的悲伤 与愁绪,而是以但一句“鹏程万里”来激励对方 ,从而体现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 调。 从表现手法看,此曲主要以行为、心理、语言描 写来表现主题。一般的送别诗多是“借景抒情” ,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来抒发主人公的悲伤 情感。而本曲没有常见的“离别之景”的描绘, 偏重于送别时的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来表 达此曲主题。 【注意一二句的比喻,后三句的对比】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 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 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

16、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 构上起什么作用?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 内容具体说明。4、【参考答案】 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 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 浮萍”把离别后的二人比作孤雁、浮萍,来表现离别 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把相思比作尘 土、月光来表现思念之切。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借景抒情:“春江渺茫”“日暮” 。三四句心理描写的手法,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