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6787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370 大小: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_第1页
第1页 / 共370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_第2页
第2页 / 共370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_第3页
第3页 / 共370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_第4页
第4页 / 共370页
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_第5页
第5页 / 共3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管理学课件教授专用课件(全套400p)(3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管理学 郑利霞课程性课程性质质课程课程目标目标章节目录章节目录参参考书目考书目学前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主要探讨有关幼儿教育和社会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下的幼儿教育管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用现代管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我国对学前教育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人员稀少,整个学科建设不够完善,可谓处在基础建设阶段。【课程性质】学前教育管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 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 学前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

2、则和方法;通过学习, 认识学前教育管理的特点、规律,了解我国有关学前教育 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培养分析思考能力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为日后 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第一章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 第二章 学前教育行政 第三章 学前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托幼园所的组织与制度 第五章 托幼园所的管理过程与目标管理 第六章 托幼园所保教工作管理 第七章 托幼园所总务工作管理 第八章 保教队伍建设 第九章 园长与园所领导工作 第十章 托幼园所与家庭、社区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章 节 目 录【参考书目】1张燕 邢利娅主编幼儿园组织与管

3、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2张燕主编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3张燕 邢利娅主编 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4邢利娅 张燕编 幼儿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5. 唐淑等编 幼儿园班级管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6戴淑芬主编 管理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7孙成志主编 管理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8安应民主编 管理学新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版9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自学、案例分析、实际调研等方式相 结合。第一章

4、 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管理的一般概念,理解管理的涵义、属性及职能。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管理思想的演进及管理学科的性质、特点以及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教学重难点】管理思想的演进及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一节 管理的概述一、管理的概念(一)概念界定(二)职能(三)特性二、教育管理的概念三、学前教育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界定1对管理概念的不同界说马克思:管理是社会共同劳动的产物2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遵照一定的原则,使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计划、组织、指挥、领导和控制各个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活动,创造出远比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集

5、体力量或社会力量,从而高效率地达到一个组织的预定目标所进行的活动。3管理的含义管理是对社会组织而言,是社会共同劳动的必然要求;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各有关个人的活动,以执行生产总 体的运动所产生的一般职能,使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目标相一 致;管理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的行为 ;管理的实质是追求效率,使受分工制约的各个人的活动产 生一种集体力量或社会力量,即1+12。简单地说,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不同个人的行为, 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二)管理职能计划职能1计划职能的含义 2计划与预测和决策组织职能1组织职能的含义2组织的特点控制职能1.控制职能的含义2.控制

6、的要素管理职能指的是管理活动自身所具 有的职责和功能作用,即管理工作 应承担和可能完成的基本任务,换 言之,就是管理工作应包括哪些基 本内容,管理这种“劳动”需要做哪 些方面的事情。(1)整体性 (2)纪律性 (3)放大性 (4)目的性(三)管理特性1、自然属性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2、社会属性(1)表现为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管理职能;(2)表现为它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同样具有两重性。二、教育管理(一)教育管理的概念(二)学前教育管理的概念学前教育管理是指有关幼教行政人员和托幼机构管理者 按照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根据一定的指导原则,采用科学 的工作方式,将人、财

7、、物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组织起来,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幼儿教育质量效果。学前教育管理又称幼儿教育管理。1、宏观: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管理 ,即学前教育行政。2、微观:各类具体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如托儿所、 幼儿园或学前班的管理。(三)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教育性和保育性的二者合一、福利性、公益性与 、社会性、补偿性、衔接性(四)学前教育管理的特殊性1、保教合一、教养儿童与服务家长兼顾。2、注重综合协调,强调管理的社会化。3、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协调多方教育 资源,发挥管理效能。第二节学前教育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n一、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管理学的产生及其标

8、志1、教育管理产生与发展的三个时期2、教育管理学产生的依据与标志:以有无对 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论述为依据;标志 有两个事件,一是19世纪末,德国的施太因发表了 教育行政论,二是20世纪初,美国的杜顿和斯 奈登发表了美国教育行政。 (二)教育管理学产生的原因1、教育实践的需求2、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3、现代科技进步的失去 二、学前教育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自学)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管理学( 自学)第三节 管理思想的演进一、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二、管理理论的成长阶段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时期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3“第一流的工人”4工作定额原理5标

9、准化6职能管理7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一、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一)泰罗(泰勒)的管理思想“经济人”假设 泰罗认为雇主的目 的是获取最大限度 的利润,工人的目 的是获取最大限度 的工资收入,他们 都是把经济动力当 作唯一的动机。第一流的工人(1)“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是有能力 做“第一流”工作的人; (2)“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愿意工作 ,而不是被强迫去做某种工作; (3)一般的工人可以被培训为“第一 流的工人”; (4)“第一流的工人”必须干“第一 流”的工作,做到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二)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1.对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2.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同。3.提出了管理

10、人员在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P16) 4.首次提出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管理工作五大要素控制协调指挥组织计划(1)劳动分工;(2)权限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统一领导);(5)统一指挥;(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职工的报酬要公平;(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9)等级系列与跳板原则;(10)秩序;(11)平等或公平;(12) 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团结)精神。BCDEF GALMNOPQ法约尔跳板原则(三)韦伯的管理思想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对古典组织理论做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1.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2

11、.组织应形成责权分明、层层控制的等级制度。3.组织中应实行职责分工。4.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理性原则为指导,而不是个人感情关系。 5.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纪律。二、管理理论的成长阶段(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 论时期) (一)人际关系理论 1工人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自我实 现的需要 生 理 需 要 安 全 需 要 归 属 和 爱 的 需 要 尊 重 的 需 要 求 知 的 需 要 求 爱 的 需 要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 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职 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 高工人的士气。2.双因素理论3.XY理论(自学)双因素保健因素 激励

12、因素 有关工作环境或工作关 系方面的影响因素 工作本身或工作内 容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时期)这一阶段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新成就,注意将数理逻辑及运筹学等运用于管理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一)社会系统论和系统管理理论(二)决策管理理论(三)权变理论学派(四)Z理论(五)管理文化研究第三节 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意 义与方法一、学前教育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范围二、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意义三、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方法一、学前教育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范围 (一)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概念学前教育管理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 现象及其规律的

13、科学。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领域的宏观和 微观的管理过程和规律。学前教育常理学的研究范围: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 行政管理以及务类托幼机构管理的规律和过程。基本 要素学前教育管 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二)学前教育管理的要素与内容(三)托幼机构管理的内容1、托幼机构的管理基本状态 2、托幼机构的实务管理 3、人员管理 4、托幼机构的公共关系二、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意义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是改革幼儿教育、全面提高教 育质量的需要。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是探索规律、发展学前教育管 理理论的需要。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是提高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 需要。 三、

14、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案例法案例阅读与分析:1、规范制度建设,杜绝“赶鸭子”现象。(第 102页) 2、当上级领导来检查时。(第58页)第二章 学前教育行政【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掌握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认识教育 行政的职能和作用;了解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和我国现行教 育行政体制及其特点;了解我国学前教育行政体制的沿革; 认识并领会我国幼教事业发展方针和幼教管理体制的含义; 明了深化幼教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要点。 【教学重难点】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特点;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 方针。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一节 教育行政与教育行政体制一、教育行政概述二、

15、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学前教育行政三、我国现行学前教育体制及其改革一、行政与教育行政(一)管理与行政1、 行政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涉及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广义的行政:各个社会组织、各个单位的管理 。同管理是一个含义。2、行政和管理的区别(1)内容:行政是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管理的 外延更宽泛。(2)时间:行政是国家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而 管理与人类社会一样长久。(二)教育行政的含义 1、什么是教育行政2、教育行政的特点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 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 了实现教育目的,通过政 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 法对各类教育事业和教育 机构进行的领导管理活动 。一是具有政治性; 二是具有教育专业性

16、。教育行政的政治性与教育专业性是统一的,二者 不可分割,这也是行政管理的两重性的体现。3、国家教育职能的确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教育职能,是近现代民族国 家的产物,是随着现代教育制度或学制的形成面确 立起来的。二、教育行政的职能1教育行政的主体与客体(1)教育行政的主体:国家,包括国务院和中央 教育行政机构、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当局、工作 人员等。(2)教育行政的客体:接受行政管理的对象,包 括下级政府、下级教育行政机构、各类教育机构、 教育、学生等。 2教育行政的主要职能我国的教育行政职能体现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 行政机关对国家教育事业的管理,发挥宏观调控的 职能。3教育行政的职能教育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