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63591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9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程中的问题与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 验)(2003)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 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 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 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课程学分结构表中占23 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 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该课程在学分结 构表中,占最低必修学分(116个学分)的20%,占 最低毕业学分(144个学分)的16%。五个方面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策略问

2、题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问题与策略问题四、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教学的问题与策略问题四、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教学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内容开发的学科化倾向 1、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某单一学科的拓展活动 ; 2、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 ,活动方

3、式以资料查找为主,缺乏实践性活动 ; 3、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资源包”的依赖性 太强,围绕 “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家乡茶文化探究)二、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 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 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学生开展的主 题活动过于单一,虽然经历了若干主题 活动,但由于没有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基 本类型的分类指导,学生始终在重复某 一种类型的活动方式在开展活动。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乡土化倾向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要利用 当地课程资源,因而在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 狭隘将“乡土课程”当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 容现象大有存在。四、预

4、设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价值追求,就是要培 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生活 中的发现,由学生提出,而实践中却由教师 设计或提供主题进行选择,甚至按照学习资 源包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如果这样,学 生的问题意识永远没有孕育的空间 建议与对策 一、整体规划,设计内容开发框架学校、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对学生每个年段的 主题方向与类型有一个系列安排。在此 框架内,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提出 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范围和主题 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体现了螺旋上升。二、全面关注,多角度开发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内容 1、利用

5、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 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明 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 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 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 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 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 特色。 2、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 容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了 本轮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其中,就课程内 容改革中提到,要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密切联系学生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现代高 科技的内容引进至课程中来。作为最能体现 学校课程创新的课程之一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在进行主题设计时,教师也要有意识 地引导

6、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结合现代 科技挖掘相关的主题,开展推广现代科技的 活动。3、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 内容 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 ,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 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 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 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 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 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4、引导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发现问题,开 发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 念是“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 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 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同时,教师要“

7、创 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 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1)开设讲座,诱发探究动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 识经验,开设一些知识讲座,介绍一些 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诱发探究动机。 (2)开展社会实践,激励研究兴趣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 会,在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形成活 动主题。 完全开放的实践情境 相对开放的实践情境案例:长沙市长郡中学考察益阳新桥镇1、新桥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关于农村住房布局规划的调查研究 3、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4、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调查研究 5、关于益阳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 6、关于农村“人情”往来

8、的调查研究报告 (3)设计调查问卷,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卷,让学生自 由填写,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 最想研究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商讨, 对其进行归纳整理,确定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4)关注综合实践活动中生成新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开放性的,学生 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新的活动主题 。教师要善于发现、提炼出新的的活动主题 。案例: “中巴出城,关注公交”(未来社区的 规划)问题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阶段存在的问题(一)过程的忽略 1、教师忽视学生探究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 、活生生的体验; 2、学生活动过程中指导策略缺失;(二)活动方式的曲解 1、出现灌输学习

9、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 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询中孕育一种问 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实中,教师在综合 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其知识获 得的功能,忽视其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 。 2、活动方式单一缺乏多种活动方式的引领,如调查、采访 的方法较为普遍,而观察、设计、实验、探 究的活动方式容易被忽略。(三)过程缺乏完整性和深度体验实践中,研究的过程不完整,缺乏必要的 研究周期。一个研究主题或课题的学生往往 要经历时间不到一个月,研究过程的不完整 ,活动方式单一,不能保证学生对研究主题 或问题有一定深度的分析和体验

10、。(四)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自然 研究与社会研究的方法。关于社会问题的研 究,往往要综合运用调查研究、理论分析、 文献研究等方法,关于自然问题的研究,也 要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多 种方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方法 意识和操作规范。建议与对策一、全面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类型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主要有主题探究的 研究性学习活动、项目与应用设计活动、社会参与 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活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活动。指导教师在指导学 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 动类型进行整体把握,全面关照这些活动类型,在 活动开始

11、之前,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进行整体 规划。使学生尽可能多的经历多种活动方式。二、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记录1、指导学生记录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与反思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是学生以活动主题为中心 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他们获得 丰富的体验。这些认识、体会和反思是极具价值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将这些方面记录下来。 2、记录活动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进 行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掌 握多样的知识技能、如,综合性知识、经验性知识 、方法性知识,感受丰富的情感体验。期间,教师 要指导学生随时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主题的 由来、活动方式

12、、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3、记录发现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 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要引 导学生随时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可让 学生准备一个问题记录本,将发现问题 的过程和情景以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 。三、加强方法论教学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中,要针对学生 活动的具体任务,渗透关于问题解决的基本 方法的教学。 1、形成方法系列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论指导方面从小学 3年级开始着重围绕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集与处理资料 、如何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表达与交流、 如何开展小组

13、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 样进行访谈、怎样进行实验、怎样进行手工 设计与制作、怎样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活 动等方法构成一个比较宽泛而不失系统的方 法系列。2、探讨方法的指导途径为了使学生既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掌握一 些基本方法,要将方法论的指导与方法实践结合起 来,与具体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使方法论的指导不 至于陷入知识的系统讲授的局限。如,要让学生掌 握“怎样做采访“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 : w 方式一:开设小讲座,介绍做采访的相关知识; w 方式二:学生采访活动后,通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出做采访的相关方法 ; w 方式三:开展“我的第一次采访”主题活

14、动,让学生 经历如下过程:学生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这样 的过程:自己了解什么是采访?怎样做采访确定 采访对象讨论如何准备采访(收集信息、拟订 提纲)实施采访过程开展交流活动。四、关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典型的综合课程,肩 负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促进课程综合 化的使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这 一目标比较忽略,怎样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现课程综合化价值?并在实践中能合理运 用学科知识呢? 1、解决学生遇到的知识难题,促进基础知识向 实际应用转化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帮 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知识问题,促进学生基础 知识向实际运用转化。2、帮助学生寻找学科之间联系的结合

15、点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趋势是综合性程度 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向更高层次 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界限更趋模糊,如地理 与政治的结合,地缘政治说。五、指导学生深入研究,防止浅尝 辄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深度探 究的原则,伴随活动的展开,会产生新的活 动主题,出现意想不到的关键点。因此教师 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入持 续地研究,引导学生深度体验,防止浅尝辄 止。1、深入分析过程资料拓展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会通过 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 问题,证实某一现象,发现新的规律,进行 深入的探究。然而,实践中的情形是不少学 生认为资料搜集,整理好了,就以

16、为大功告 成了,等着展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 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如,向学生收集的资料 发问,如:这些资料说明什么现象?为什么 会出现这一现象?你发现什么问题?懂得什 么知识?这一些资料使你明白了什么?经教 师点拔,学生进行如此思考定会使主题得到 深入,避免了研究的肤浅。3、寻找突破口,引导学生将活 动进行拓展学生在研究中往往由于课题太 大或没有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 性,而难以将课题研究下去。此时 ,教师要针对学生研究的情况,帮 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学 生将课题研究深入下去。案例:有位教师发现有个小组的学生研究“中国 文化”的课题,在研究初期,学生收集了各种 各样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资料。有关于饮食文 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 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由于研究主题分散 ,学生小组合作时不知如何将课题深入下去 。在查阅学生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 收集的关于湖南本地的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 很多,就向学生提问道:你们收集了这么多 有关湖南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想研究湖南 的饮食文化与其他各省饮食文化的区别吗? 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