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56例临床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857947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结核5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肠结核5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肠结核5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结核56例临床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结核56例临床分析姜杰作者单位: 110042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结核防治所肠结核是由于人型结核杆菌或牛型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 引起的慢性肺外结核病,为慢性特异性感染。多继发于肺结 核患者下咽 结核杆菌的痰液所致,又往往以急腹症、 腹部肿 块、 下消化道出血就诊。全世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有四百多 万人,并且每年呈递增趋势,这既与环境的污染有关,也与免 疫系统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引起注意肠结核的及时诊断 和正确处理。本院从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肠结 核46例,现就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56例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在1062 岁,其中在1020岁者11例

2、(1916% ) , 2130岁者21例(3715% ) , 3140岁者18例(3211% ) , 4150岁者3例(514% ) , 5160岁者1例( 118% ) , 61岁 以 上 者2例(316% ) ,其中合并肺结核19例(3319% ) ,劲淋巴结核9例(1611% ) ,单纯肠结核16例(2316% ) ,女性器官结核2例(316% )。病史1 d3年,以13个月多见。起病缓慢者43 例(7618% ) ,急骤者13例(2312% )。农村来城务工者31例(5514% )。112 主要症状与体征 从表1可见,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 痛、 发热、 消瘦为主,其次为腹胀、 腹泻。生育

3、期妇女闭经及月 经紊乱症状较突出,腹痛性质多为阵发性隐痛,部位以右下腹 及脐周多见,伴有恶心、 呕吐。发热以不规则低热和午后低热 多见。腹泻多为24次/d糊状便,少见黏液、 脓血。便秘或 与腹泻交替较以往文献报道少见。56例患者主要体征为腹 部压痛(47例,占8315% ) ,腹部包块(17例,占3014% ) ,腹 膜刺激征(12例,占2114% ) ,腹水(8例占14135% ) ,腹部柔 韧感(18例,占3211% )。表1 56例肠结核主要症状症状例数百分率(% ) 腹痛458014 发热244219 消瘦264614 闭经、 月经紊乱(生育期女性)71215 腹泻203517 腹胀1

4、83211 恶心与呕吐122114 盗汗122114 消化道出血61017 腹泻便秘交替5819113 发病部位 56例肠结核患者经纤维肠镜及镜下活组织 检查确定症灶部位,回盲部26例(4614% ) ,多段结肠13例(2312% ) ,末端回肠12例(2114% ) ,横结肠4例(711% ) ,十 二指肠1例(118% )。114 辅助检查 白细胞升高15例(2618% ) ,不等程度贫血24例(6017% ) ,红细胞沉降率增块22例(39135% ) , 40例作PPD皮试阳性14例(35% ) ,血PPD抗体和PPD皮试均阳性 者5例。56例显微结肠镜及镜下活检找到结核杆菌者42例(

5、7510% )镜下可见肠管变形狭窄溃疡形成及炎性息肉等。 仅8例肠镜下活检成干酪样坏死。36例口服钡餐及钡灌肠 显示病灶处肠管收缩,黏膜皱襞紊乱呈“ 跳跃 ” 征,肠管周围 见小点状或小刺状龛影,部分呈息肉样改变。115 治疗结果 肠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治疗和全身支持疗 法为主。经抗结核治疗后42例(7510% )患者临床症状有所 好转; 8例(1413% )误诊Crohn病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后均 好转; 6例(1017% )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经口服SASP或52ASA,或结合52ASA灌肠治疗疗效欠佳而转抗结核治疗症状 好转。2 讨论 目前45%感染结核菌者患消化系统结核,消化系统是 肺外的

6、第6位易感染结核的器官。肠结核大多为继发感染, 继发性肠结核感染途径包括: 胃肠道感染; 血行播散:见 于粟粒型结核患者; 直接蔓延:见腹腔内结核或肾结核患 者。本组资料显示肠结核具有以下特点:青壮年居多,青少年 逐年呈递增趋势,农村务工者为高发人群,男:女为118: 1病 灶波及范围广,包括肺部、 颈部、 腹膜、 淋巴系统、 生殖器官均 易波及。肠结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腹痛、 发热、 腹泻、 消瘦、 腹部压痛、 右下腹部包块及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 乱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对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对症处理无 效,结合辅助检查应考虑到肠结核的可能;如同时伴有结核中 毒症状和或肺结核则强烈提示肠

7、结核3。本组病例中腹痛者占8014% ,消瘦占4614% ,发热占4219% ,腹泻占3517% ,贫血占6017% ,血沉增快占3913% ,PPD试验阳性占3510%.上述结果显示,对具有典型肠结核 临床表现的病例不难诊断,本组确诊率达8014% ,但部分患 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误诊及漏诊,并延误治疗。因此需仔 细询问病史,及检查有无肺外结核,并进行血沉及PPD等检 测综合分析。 本组 资料 显示,肠结 核分布在 回 盲 部 者26例,占4614%。多段结肠者占2312% ,末端回肠占2114%。肠结核 好发于回盲部可能和下列在素有关: 含结核杆菌的肠内容 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肠黏

8、膜感染的机会; 回盲部有 丰富的淋巴组织,而结核杆菌容易侵犯淋巴组织4。少数患者病变分布于非好发部位。 本组资料显示42例确诊病例中干面各样坏死仅有8例,8例误诊, Crohn病(1413% ) ,溃疡性结肠炎6例(1017% ) ,因 此说明结肠镜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肠结核的确具有重 要作用#。虽易至误诊,其误诊原因多与早期肠结核临床表现 不明显,肠镜下活检部位及深度不恰当,病理组织学改变不典 型及认识不足有关。 从上述结果看出,肠结核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有无肠结 核病变,尤其对非好发部位的肠结核,应注意仔细询问病史, 寻求肠外结核证据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确诊率,减 少误诊。参 考

9、 文 献1 方圻主编.现代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生及社, 1996: 1947.531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4月第5卷第12期 China PracMed,Apr 2010,Vol . 5,No. 122 欧阳软,李易华. 12例大肠结核内镜诊断及随访观察 内镜,1990, 7: 84285.3 王振华,李蕾,石川.等, 29例肠结核内镜诊断分析.重庆医学,1999, 28: 181.4 余贤恩.肠结核76例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4: 228.5 张焱,裴昌录.结核性肠炎.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12: 7.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体会姜勇权 付宝驰 张庆鹏【 摘要 】 目

10、的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 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锁骨骨 折患者共95例,其中中段骨折为78例,外侧段骨折17例,急诊手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15例,克氏针 内固定加钢丝内固定术18例,钢丝单纯内固定术9例,钢板内固定术25例,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 定术28例。结果 对有粉碎骨折及斜形骨折选择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定术,方法简单,创伤小, 治疗效果满意,骨折愈合后取小口可拆除内固定物。作者单位: 113004抚顺市第三医院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5例,男77例,女18例,左侧39 例,右侧56例,年龄1659岁,平均37岁。112 致伤原因 车祸,砸

11、伤,摔伤。113 分型 斜形及粉碎骨折: 79例,横形骨折: 16例,中段骨 折为82例,外侧段骨折13例,开放骨折为12例,闭合性骨折 为83例。114 治疗方法 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术颈丛麻醉后取仰卧位, 患肩垫高,与手术台成30 角,以骨折处为中心作皮肤横切 口,长约26 cm,分层切开,显露骨折端,清除瘀血和软组 织,如粉碎性骨折,先用钢丝或丝线将较大骨折块复位,环扎 固定,选用粗细合适的克氏针,由远折端髓腔向肩峰方向逆行 钻出,针尾拉进平远骨折端,将骨折复位后,再顺行将克氏针 钻进近端髓腔内至稳固而不出皮质外或过胸锁关节,于肩峰 后皮肤外折弯克氏针成90,将远端针尾剪短,一般约10 mm

12、, 继续折弯成180,把残端针尖打入骨皮质,防止针旋转及滑 出,埋于肩峰处皮下的组织内。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制动4 周。810个月可拆除钢针。2 钢丝环扎固定 体位、 麻醉、 切口同上,显露骨折端后,巾钳钳夹两断端牵 拉下复位,因斜形骨折断端处锋利,注意避免损伤锁骨下动静 脉。复位后用骨刀在两断端骨皮质上分别刻一浅槽,用钢丝 在此浅槽内环扎23道,尽量避免钢丝绞扎在断端处,钢丝 绞头弯曲后紧贴锁骨后上方皮质。3 重建钢板固定 颈丛麻醉后取仰卧位,垫高患肩,取锁骨骨折端前上方切 口,显露骨折端后有限骨膜剥离、 复位,夹持钳固定骨折端,如 为粉碎骨折,先将大的骨片用丝线或细钢丝与一侧骨折端作 捆扎固

13、定后再复位,也可用小的松质骨螺钉固定。选择57 孔重建钛板(或钢板) ,根据锁骨表面的形状折弯成相应的弧 度贴于锁骨上。选择前上方固定锁骨相对平坦,重建钢板弯 曲弧度不大,同时避免固定锁骨上方时由上向下钻孔损伤锁 骨下动静脉。术后患侧上肢用三角巾悬吊制动710 d。随 后适当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814个月可拆除钢板。4 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定术 体位、 麻醉、 切口同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术,只是把粉碎性或斜形骨折时加以固定的钢丝改为了可吸收羊肠线内固定 术,可以多环扎23道,既有一定的弹性,还能保证足够的强 度,如骨折端偏近段,针尾可留在胸锁关节附近,不必在肩峰 处切口,最大限度的避免对肩部肌

14、肉及软组织的损伤,可避免 术后对肩关节功能活动影响。不管针尾末端留在远端或近 端,将针尾剪短,一般约10 mm,折弯成180,把残端针尖打入 骨皮质,防止针旋转及滑出,保证了术后效果。5 结果 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术15例, 2例出现骨延期愈合,骨折 端骨痂形成略畸形突起,克氏针内固定加钢丝内固定术18 例, 2例出现骨延期愈合,钢丝松动3例,断裂1例,钢丝单纯 内固定术9例, 1例畸形延期愈合,钢板内固定术25例, 2例 延期愈合,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定术28例,骨折均按 期愈合,无畸形及明显畸形,按期拆除内固定物,功能恢复 良好。6 结论 成人锁骨骨折多为斜形及粉碎骨折,现代治疗中人们的

15、要求不断提高,要求骨折对位满意,不影响外观,功能恢复良 好,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治疗为现代治疗趋势,多种手术治疗 比较,以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定术疗效好,效果满意, 具有技术操作简单,切口较小,费用低等特点,适用于锁骨中 段及中外1/3骨折,但要注意选择克氏针,太细易导致克氏针 折弯。以往的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术,针尾折弯克氏针成90, 将针尾剪短,一般约5 mm,埋于皮下的组织内,术后不能早期 功能锻炼,出现针尾不适、 骨感染、 克氏针滑移、 造成周边组织 损伤等缺点。现给与进一步改进,将针尾剪短,一般约10mm,继续折弯成180,把残端针尖打入骨皮质,防止针旋转及 滑出,避免了对局部组织损伤,加以固定的钢丝改为了可吸收 羊肠线内固定术,可以多环扎23道,既有一定的弹性,还能 保证足够的强度,骨折愈合后,克氏针取出时间于术后68 个月,二次拆除内固定简单易行,局麻下取小口,取出克氏针 即可,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容易接受。参 考 文 献1 骨科手术学,矫形外科学,创伤外科学,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631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4月第5卷第12期 China PracMed,Apr 2010,Vol . 5,No.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