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5737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总体评价一、总体评价 1题型分数比例和三科内容的分数比例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2004 年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包括四套(一般称为第 1 套、第 2 套、第 3 套、第 4 套)。 每套试卷, 第 1 卷(选择题)126 分, 占全卷的 42 第 2 卷(非选择题)174 分。占全卷的 58。每套试卷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的内容。各科所 占比例分别为:物理占 40、化学占 36、生物占 24。 2试题科学、规范,无明显科学性问题。试卷长度适宜结构比较合理, 试卷中的学科排列顺序,第 1 卷,依次为生物、化学、物理,第 2 卷,依次为物 理、化学和生物

2、,与考试大纲中的参考样卷一致,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试 卷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和过难试题例如,物理试题的难、中、易比例大体 为 2:5:3,各套试卷都没有让人感到过难的情况。且难度梯度设计合理,有利 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 3总体看,试卷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关课程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命 题指导思想。各套试卷的试题所考查的内容,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没有发 现明显超纲的试题。同时试题力图反映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的密 切联系,体现了对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4各套试卷基本上学科界限分明,仍属于“拼盘式”

3、 。试卷命题充分考虑到 了目前中学实行分科教学的实际除全国卷第 1 套第 28 题化学与物理综合、全 国卷第 2 套第 6 题化学与生物有联系外,其他试题只涉及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 这种“拼盘式”试卷有利于对各学科能力进行较为深入地考查,也有利于稳定中 学教学。 5试题排列顺序趋向科学合理。理综试卷中试题排列顺序的问题一直是中 学教师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试题的编排基本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组卷原则 进行。最初第 1 卷和第 2 卷的排列顺序都是生物、化学和物理。2003 年第 1 卷 是生物、化学和物理,第 2 卷是物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到了 2004 年试题的 排列顺序调整为第 1 卷是生物、化

4、学和物理第 2 卷是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些 调整变化主要是为了解决试卷的整体难度和卷面空白率的问题。 使一个学科试题 相对集中,减少了考生答题时的思维跳跃幅度,有利于稳定考生的心态。从实际 情况看是有效的。 6试卷难度设计合理,适合不同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2004 年高考理 综考试共编制了 4 套全国卷,试卷充分考虑了不同省份考生的整体情况,设计了 不同难度。4 套试卷不但难度不同,而且题目也是完全不同。2003 年的理综考试 虽然也编制了不同的试卷,但他们的差别主要在新课程和旧课程上,题目的设计 难度差异不大,而且两套试卷在题目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2004 年理综考试在 试卷试题设计上既

5、考虑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也考虑到了教育和课 程发展方面的差异 二、统计数据分析二、统计数据分析 表 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的抽样统计数据 试卷 类型 年份 样本量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信度 旧 2000 2023 260 172 0.66 38 0.88 课 程 卷 2001 2734 300 182 0.61 49 0.85 2002 6205 300 189 0.63 50 0.86 2003 3176 300 156 0.52 47 0.87 2004 597 300 140 0.47 57 0.89 新 课 程 卷 2000 1098 260 115 0.61 36

6、 0.87 2001 916 300 144 0.51 44 0.80 2002 1992 300 180 0.60 48 0.85 2003 12802 300 143 0.48 43 0.85 2004 (1) 3267 300 174 0.58 56 0.89 2004 (2) 3434 300 156 0.52 52 0.88 2004 (3) 2360 300 160 0.53 53 0.88 表 1 是从 2000 年至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的抽样统计数据。 从数据 看,与 2003 年相比,2004 年旧课程卷的全卷难度略高,标准差大,信度好。三 套新课程卷的难度都比

7、 2003 年的难度小,标准差和信度则比较大。从总体来 看2004 年新课程卷的难度、标准差和信度都是比较好的,与预先设计的基本 一致。旧课程卷相对来说难度有所提高。 表 2 是旧课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 从表 中可以发现除选择题的难度比 2003 年的大外,其他指标如标准差、区分度都好 于 2003 年的数据。非选择题的难度比 2003 年的小,其他指标如标准差、区分度 都好于 2003 年的数据。 表 3 是新课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 三套 新课程卷选择题的难度、标准差和区分度与 2003 年的持平。非选择题的难度比 2003 年

8、的小标准差、区分度则好于 2003 年的数据。 表 4 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科难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发现:学科之间题目 的难度基本上是物理大于化学大于生物。4 套试卷三个学科都是非选择题的难度 大于选择题的难度。 表表 2 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 (旧课程卷旧课程卷) ) 题型 年份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选择题 2000 130 98 0.75 17 0.72 2001 144 99 0.69 24 0.90 2002 120 96 0.80 18 0.85 2003 132 94 0.71 21 0.8

9、8 2004(1) 126 70 0.56 23 0.89 非选择题 2000 130 74 0.57 24 0.78 2001 156 83 0.53 29 0.93 2002 180 93 0.52 35 0.96 2003 168 62 0.37 30 0.94 2004(1) 174 69 0.40 38 0.96 表表 3 3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 (新课程卷新课程卷) ) 题型 年份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选择题 2000 130 81 0.62 21 0.54 2001 144 71 0.49

10、 25 0.84 2002 120 92 0.76 18 0.85 2003 132 89 0.67 21 0.88 2004(2) 126 85 0.67 22 0.89 2004(3) 126 86 0.68 22 0.89 2004(4) 126 81 0.65 23 0.89 非选择题 2000 130 34 0.26 27 0.68 2001 156 73 0.47 27 0.87 2002 180 89 0.50 34 0.96 2003 168 54 0.32 27 0.93 2004(2) 174 89 0.51 38 0.96 2004(3) 174 70 0.40 34 0

11、.95 2004(4) 174 79 0.45 34 0.96 表表 4 20044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科难度的比较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科难度的比较 试卷 第 1 套 第 2 套 第 3 套 第 4 套 物理 总难度 0.417 0.400 0.408 0.403 1 卷难度 0.348 0.581 0.527 0.567 2 卷难度 0.310 0.459 0.328 0.294 化学 总难度 0.500 0.636 0.531 0.73 1 卷难度 0.619 0.731 0.746 0.698 2 卷难度 0.404 0.560 0.359 0.580 生物 总难度 0.63

12、1 0.727 0.694 0.607 1 卷难度 0.660 0.727 0.840 0.697 2 卷难度 0.602 0.703 0.589 0.543 三、试题特点三、试题特点 物理部分物理部分 1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物理部分试题的形式与结构符合考试大纲 的规定,难易程度设计合理,各套试卷都没有过难或过易的试题,没有偏题、怪 题。特别是多数试卷设计的最后一个较难试题(25 题)的难度与往年相比有所降 低,符合试卷结构的需要,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试卷的总体难度和长度控制得 较好,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正常水平。 2注重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 (1)物理部分试题的形式与结构符合考试大

13、纲的规定,难易程度设计 合理,各套试卷都没有过难或过易的试题,没有偏题、怪题。特别是多数试卷设 计的最后一个较难试题(25 题)的难度与往年相比有所降低,符合试卷结构的需 要,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试卷的总体难度和长度控制得较好,有利 2004 年口 镧露考查没有与其他学科综合的试题这种形式符合中学教学实际,有利于考 查考生的学科能力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 (2)各套试卷中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力、 热、电、光、原各部分中的主干知识,如牛顿定律、动量和机械能守恒、电场和 磁场、电路和电磁感应的规律等,能够较好反映考生对物理学科的掌握程度,对 于中学物理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4、。 3试题情景比较新颖,突出能力考查 (1)试卷设计注重能力立意。许多试题部是常规题,物理情境是考生比较熟 悉的或似曾相识的,大部分考生都没有陌生的感觉,但试题陈中出新,通过设问 方式的改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的题目虽然属 于基本题,重点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有新意,如第 2 套的 16 题,第 3 套的 18、 20 题 第 4 篓的 15、 21 题等。 有的汁算题, 重点号盘分忻综合能力 特 g4 是考查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分析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 力如笫 3 套的 23、24 题;第 4 套的 23、24 题。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5、联系生活, 联系科技, 许多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的II境来源于实际问题从而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 1 套的 17 题;第套的 23、25 题;第套的 23 题; 第 n 奁的 19 题,试题的设计还注重对考生基本索质的考查,如有的试题涉及的 一些实际装置或实际是课本上没有见过的, 需要考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试题给出的 相关信息,从而来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能否将所学知识与新的事 实结合起来理解新事实的物理情景,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 力,如第 3 套的 25 题。 (3)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考查。几套试卷的实验试题既体现了

16、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实验题 分数约占物理总分的 15有的考查基本的实验能力和独立完成基本实验的能 力,取材于考试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深 入考查对实验理论的深人理解和创新,如第、套 22 题;有的要求学生设计 简单实验方案,或者是考查学生对于试题所给新的实验方案的理解程度,从而考 查学生对于所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如第 1、3 套的 22 题。这些试 题有利于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对 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实验方 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4)各套试卷都注重考查对于物理情境的分析和认识能力, 也注意考查运用 数学处理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