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5848654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商文化的发现与研究陈旭郑州商文化的发 现始于195 。年,当时在今天郑州旧城南面不 远 的二里岗村,首次采集列 陶片和石器标本,随后,考古研究所 和省、市文物部门 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重点发掘工作。册年来,已有许多重 要遗迹被发现,也获得了大批珍贵 的实物资料,取得很大的收获。与此同 时,对文化性质,分期等问题 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郑州商文化的发掘与研 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 问题 尚待解决,为 此,本文拟综述册来年郑州商文化 的发掘与研究成 果,并就郑州商代城垣 的建筑年代等有关问题,提出一点看 法,藉以总结过去,瞻望未来,促进 发掘和研究 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一、郑州 商文化 重要遗 存的 发现与收 获册年来,郑州商文化 的调 查、发掘,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与收获。经调查,在郑 州东西 约4公里,南北约2.5公里的广阔范 围内,都分布着比较密集的遗址。与此 同时,即有 计划有重点地作了一些规模较 大 的发掘。份年来先后发掘出不少重要的居住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和几百 座不同类型的墓葬,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夯土城墙、宫殿建筑和祭祀场所,还发现有窖藏的铜器,获得了大批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瓷器等珍贵的文化遗物,为研究商代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 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居住遗 址的发掘,比较重要的有二 里岗、人民公 园、白家庄、

3、南关外等处,其主要收获,不 仅发掘出不少的房基、众多的灰坑、窖穴 和陶器、石器等文 化遗物,更重要 的是发现不 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层次。二 里岗遗址于1952年开始试掘,1953年配合基本建设工 程,进行了一 次大规模的发掘,通过发掘,初步了解 到了这个遗址包 涵的文化 堆 积分上下两个层次。也 发现 了一批灰坑、窖穴和墓葬,获得部分青铜器和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还采集到一片带字的骨片。根据出土陶器特征,区别于龙山文 化,而 同辉县 出土 的早于殷墟文化的 陶器相 似,据此而 确 定二里 岗遗 址的文化性质为商代前期遗存。由于二 里岗遗址文 化堆积层 次清晰,出土的陶器丰 富,特 征鲜明,

4、因此而 具有典型性。人民公 园遗址是19 54年发掘,主要收获是发现这个遗址的文化堆 积分三个层 次,上层 堆积 出土的陶器特征,接近于殷墟,中层和下层堆积 出土的 陶器与二 里岗上下层同。此外还发 现文化层、灰坑、墓葬等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打破关系,在这些 有相互打破的灰层、灰坑、墓葬等单位关系中,出土的陶器又很明显 地表示 出,早期的具有二里岗文化特征,晚期的则具有殷墟文化特征,这样,人民公园 遗址,就为郑州商文化与殷墟商文化的先后年代,提供了重要的层位关系。白家庄遗址发掘的重要收获,是 继二里岗、人民公 园之后,又发现一层 新的文化堆积层 次。这个遗 址 的文 化堆 积分二 层,上层为战国层

5、、下层 出土的陶器特征,大部分与二里岗上 层同,部分陶器与二 里岗上层和人民公 园有所区别,这样,白家庄下层 堆积,就成为介于二 里岗上层和人民公园上层之间的遗存。南关外遗址的发掘,在相当二里岗期下层之下,又发 现一新的文化层次 ( 属第四层)。这层 出土的陶器与二里岗期有所不 同,以棕色陶 为主,胎质较厚,扁、瓤、罐、耸、爵等器形与二 里岗期同类器物特征也稍有差别,因此,南关外第四层文化就成为新发现的一种早于二 里岗期的遗存,后称“南关外期。”这几处典型遗址的发掘,基本上 从直接和间接的地层关系区分出郑州地区商文化存在着不 同时期的堆积,为文化分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地 层依据。郑州商代墓葬

6、的发掘,是与居住遗址的发掘同时进行的。所发现的墓葬,大多是分散的,比较集中的墓,只是在人民公 园、白家庄、铭功路等地有所发现。墓葬的形制规模,大体上 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 土坑墓和乱葬坑,此类型墓无棺的痕迹,多无随葬品,或只有几件石器和 陶器,这种小型土坑墓 和乱葬坑在二 里岗、人民公园、铭功路、南关外以及城垣周围都有发现。另一种是比较大型的土坑墓,此类墓一般都有棺、二层台和殉狗的腰坑,随葬品主要是铜器、玉器等珍贵的随葬品,个别的还发现有殉 人。随葬铜器墓有前后 两个时期的。商代前期的铜器墓在紫荆山、人民公园、白家 庄、铭 功路 和二里岗都有发现。随葬铜器的种类有鼎、囊、瓤、耸、爵几种。其中

7、比较重要而 且有代表性的是19 55年在白家庄发现的二、三号墓。白家庄发现的商代前期青铜器墓,共清理四座,其中两座有棺,棺底铺朱砂。如MZ随葬青铜器五件,种类有鼎、悬、盘、耸、爵各一,此外还 随葬有玉器和松绿石,其中有一件雕刻象牙瓤,造型古扑庄重,实为难得的艺术精品。M3随葬青铜器十件,种类有鼎、罄、瓤、耸、爵、替、其中鼎三件,瓤、骂各两件,余为一件,此外还有玉 器三件,玛瑙、象牙梳各一件。尤为重要的是在二 层 台上 还发现一个殉人葬。白家庄三 号墓 是迄今为止在郑州发现的商代前期随葬青铜器最多 和 唯一有殉人的墓。196 5年在铭 功路 西侧也发现 五座商代前期铜器墓,其中两 座随葬品比较丰

8、富,尤其MZ,不仅有棺,而且 经过裸漆,发现有 残存的漆片,墓底也铺有朱砂,随葬青铜器八件,其中有鼎、耸、爵、瓤、刀、戈、六种,还有玉器、骨器、陶器、绿松石等,此外还出土一件釉陶尊,黄灰色胎,器表和器内的上部均上有黄绿色釉,器内外和口沿部有深绿色斑点,器形精美,釉 色 明亮丰 润,是一件精美的原始 瓷器。这些不同类型的墓葬以及人殉的出现,对研究商代 前期奴隶制的阶级结构以及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礼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手 工业作坊,发现有冶铸、制骨、制陶遗址。青铜冶铸遗址共发 现两处,一 为南关外一为紫荆山北。南天外青铜冶铸遗址规模较大面积 为10 50平方米,遗址内发掘出土有大量的炼铜增锅,铸

9、造铜器的陶范,以及铜碴、炭屑和少量 的铜器。在大量的陶范中,以青铜工具 和兵器范为主,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也有不 少铸造青铜容器的花纹范。紫荆山北的 青铜冶铸遗址,是在一号和五号房基的室 内烧土 与堆积的灰层 中,发 现不少铸铜 的 陶范碎片,在五号 房基内发现有刀、戈 兵器范和容器的花纹范,炼铜柑锅上的红烧土,并出土完正 的铜械、铜铁等。制骨遗址也发现在紫荆山北,1954年在一个竖井形窖穴内发现大量 的经过锯、磨的骨链、骨答等成品和半成品,还有大量的骨料和废料,也发现有制骨器用的砺石。骨料经签定有人骨、牛骨和鹿骨等,其中人骨占一半以上。制陶遗址 发现 于铭 功路西侧。19 54年在此地130

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烧陶窑址15座,房基1 4厘,灰坑六十余个,墓葬1 9座。陶窑 的结构大部分为园形、内径1.2米左右,火口、火膛、窑室、窑革都还相当清晰,窑址周 围出土有大量未经烧制的陶坯和烧裂、烧流 的陶器、还有陶拍、陶扦、印模等制陶工具 ,出 土的 陶片绝大部分 属陶 盆之类的泥质陶器。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商代前期的社会经济,生产状况,手工业 的专门化与分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宫殿遗 址是近年来发现的。197 3年在商城 遗址内东北角发 现大面积的夯土台基,据钻探,在四万五 千平方米左右的范围内都有夯土台基遗 存,夯土结构、夯 层 的厚度,夯窝的形状 与城墙的建筑相

11、 同,现存夯土台基最高者达2.5米。在夯土台基上发 现有大型的房基,面积最长的达6 0 余米。房基 上有用泥沙并掺合有料姜石末铺设的一层或数层 地 面,还发现用料姜石块砌成的圆形柱础、柱洞,周 围 出 土有珍贵的玉器、玉替、铜将等遗物。由此证 明,这里是宫殿的所在地。祭祀遗 存发现两处,195 4年在 白家庄发掘时,曾发现八 个埋 狗坑,分三排排列,共埋狗一百余只,其中完整 的7 0余 只,每坑埋狗的数量 多者2 3只,少者6只。放置紊乱,且有上下 叠压的现象,有的狗架下 还压着成堆的人骨 。这些狗坑,可能是祭祀 时的遗存。197 3年在宫殿区的 一处夯土台基 附近,发掘出一条壕沟,涂 沟内发

12、掘出一 百多个人头骨。有的头骨 上带 有锯痕。可能 是祭祀时之人祭遗存。窖藏铜器在杜岭 和二里岗两地 发现。约197 4年在 商城西墙外张寨南街杜岭岗地下约六米处发掘出两件大型铜方鼎和一件铜溺,二件铜鼎的形制基本相同,长方形,口立双耳,柱状空足,器表饰婆餐纹和乳订纹,一号鼎较大,通高10 0 厘米,重86.4公斤,二 号鼎通高8 7 厘米,重68.2 5 公斤,铜扁装于二号鼎内。这两件方鼎,是三十 年来在郑州商代遗址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其壮观仅次于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当是 商代前期商王朝所使用 的重 器。19 82年8月在商城 东南 角外侧,又 发现一批窖藏铜器,总数十三件,其中方鼎二件,

13、圆鼎三件,牛首尊二件,羊头蓉一件,中柱涡纹 盂一件,盘 一件,提梁卤一件,瓤二件。鼎、尊、瓤的器表均饰署餐纹,提梁卤通身布满精美的 纹饰,中柱涡纹盂则为新发现的器类。这 批窖藏铜器 的发现增加了商代前期青铜器种类 的新 资料。综上所述,关 异 州考古发掘 的诸遗址,其分布是以商城为 中心,并都是商代 前期活动的地区。出土大量 的文 化遗存,对研 究商 代前期的 历史具 有重大 的意义。二、关于郑 州商 文化分期之研究郑州商文 化的分期,是 重要 的研究课 题之一。最初 进行分期研 究 的是 北 京大学 历史系考古教研室邹衡先生。一九五六年,他在积累了一定的发掘资料基础 上,首次对郑州商文化 的

14、分期 进行探讨,在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 商文化遗 址一文中,他根 据二里岗和人民公园 两个地 点的 发掘地 层资料,和陶器形制的演变研 究,指出:郑州殷商文化本身不是 一 次堆积 成的,至少是 分三 次 堆 积成的。”据 此将郑州商代文 化遗址分为 早、中晚三期,并闸述了早、中两期文 化内容比较接近,晚期 中的大部 分 因素与中期的都有一定的距离,它们 的变化在各方面都表现 突 出,因而 认 为 中,晚期之 间还存在一个“中间期”然后 又进 一步论定郑州 商代 遗址早于安阳小屯殷墟文 化,而小 屯早期正是郑州 中期和 晚期之间缺空的“中 间期”,这样就把郑州商文化与小 屯殷墟 文化连 接起 来,

15、并确定其发展的序列为:郑州 商代 早期一郑州 中期一小屯 早期刁、屯晚 期邹衡先生第一 次对 郑州商文 化所 作的分期,由于运用地 层学与器物类型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因而 具有准确 性,为以后 的进一步分期和 有关郑州商文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由于当 时受发掘资料的 限制,还不 可能把郑州商文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全面揭示 出来,而且 也只 限于遗址和 陶器 的分期。195 9年,郑州二 里岗发掘报告正式出版,明确将二 里岗遗 址划分为早,晚两期,地层上也分为二层,即二里岗下层 和上层,分属 于早期和晚期,并树立了这两期陶器分期的标准。1 9 7 3年,郑州商关外商代遗址发掘报告在考古学 报第一期发

16、表,这个遗址早 于二里 岗期的第四层文 化 遗存,被确定为“南关外期”,从而揭示 出郑州 商文 化遗址分四次堆 积而成,其发展 的序列 为南关外期二里岗下 层二 里岗上层一人民公 园层。随着郑州 商文 化发掘资料 的增加,分期研究也日益深 入。近 年,邹衡 先生对郑州商文化的年代和分期作了新 的 论述,他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 集中,将郑州 商文化遗址分为先商期(汤 灭夏以前),早商期(汤灭夏以后),和 晚商期(盘庚迁殷以后),其中早商期即为二 里岗期,此期又分为四组,即二里岗下层 和上层之间又分 出一期,二 里岗上层与人民公园层 之间又分出 白家庄一期其序列为:先商期晚商期南关、 二里 冈、二里冈、二里冈、。、,、_ 人民歼灿州丫层J一币层:一聪一尸泳压”户蔓偿由此而确立郑州地区主要是早商期文化遗存。早商期遗址在郑州分布范围广,而 且最 密集,文化内涵 也最 丰富,是郑州商文化的繁 盛时期,商城的使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这是l : l前从陶器 上确立的最新的郑州商文化年 代分期序列。这里需要 提 出的是了 95 9年在但师二里头发现与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