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48622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全解析(化学部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编辑:左旋肉碱哪个牌子好:http:/ 淘宝最有效的减肥药:http:/ 哪种减肥药效果最好:http:/ 友情提供资料合作编辑:胶原蛋白哪个牌子好: http:/ 友情提供资料2010201020102010 年天津理综化学试题解析年天津理综化学试题解析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 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

2、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1、解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低碳经济。本题关注社会,密切联系实际进行了命题。2、解析: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阵痛药,这是生活常识,A 正确;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B 正确;铜和铁组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故 C 错;

3、铅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D 正确。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化学与 STES。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食品、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 Ag+B用 Ba(NO3)2溶液鉴别Cl、SO2 4和 CO2 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 1溴丙烷和 2溴丙烷D用 KM nO4酸性溶液鉴别 CH3CHCHCH2OH 和 CH3CH2CH2CHO4下列液体均处于 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 pH c(CH3COO)3、解析:Al3+和 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 A 错;SO42

4、-和 CO32-与 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 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 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 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4、 解析: 某些强酸的酸式盐 pH7, 如 NaHSO4, 故 A 错; pH=4.5,c(H+)=10-4.5molL-1, pH=6.5, 其c(H+)=10-6.5molL-1,故 B正确;同浓度的 CaCl2溶液的c(Cl-)是 NaCl

5、的两倍,它们对 AgCl 沉淀溶解平衡的抑制程度不同,故 C 错;混合溶液显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Na+),故 D 错。答案:B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知识,包括盐类的水解、溶液的 pH 与c(H+)的关系、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 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2Fe2+BNa2O2与 H2O 反应制备 O2:Na2O2+ H2O 2Na+ 2OH+ 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H2O 2H+ Cl+ ClOD用浓盐酸酸

6、化的 KMnO4溶液与 H2O2反应,证明 H2O2具有还原性:2MnO4+ 6H+ 5H2O2 2Mn2+ 5O2 + 8H2O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表示 25时,用 0.1 molL1盐酸滴定 20 mL0.1 molL1NaOH 溶液,溶液的 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中曲线表示反应 2SO2(g) + O2(g)2SO3(g);H”、“”或“”)。 若加入 CH3OH 后,经 10 min 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c(CH3OH ) 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_。合作编辑:左旋肉碱哪个牌子好:http:/ 淘宝最有效的减肥药:http:/ 哪种减肥药效果最好:htt

7、p:/ 友情提供资料合作编辑:胶原蛋白哪个牌子好: http:/ 友情提供资料解析:(1)煤生成水煤气的反应为 C+H2O高温CO+H2。(2)既然生成两种酸式盐,应是 NaHCO3和 NaHS,故方程式为:Na2CO3+H2S=NaHCO3+NaHS。(3)观察目标方程式,应是2+,故H=2H1+H2+H3=-246.4kJ mol-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 转化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减少CO2的浓度、分离出二甲醚,平衡右移,CO 转化率增大;增大 CO 浓度,平衡右移,但 CO 转化率降低;故选 c、e。(4)此时的浓度商Q=44. 044. 06

8、 . 06 . 0=1.86400,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逆;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为 0.6+x,则甲醇的浓度为(0.44-2x)有:400=22)244. 0()6 . 0( xx +,解得x=0.2 molL-1, 故 0.44molL-1-2x=0.04 molL-1。由表可知,甲醇的起始浓度度为(0.44+1.2) molL-1=1.64 molL-1,其平衡浓度为 0.04 molL-1,10min 变化的浓度为 1.6 molL-1,故(CH3OH)=0.16 molL-1min-1。答案:(1) C+H2O高温CO+H2。(2) Na2CO3+H2S=NaHCO3+NaHS(3) -246.4kJ mol-1c、e(4) 0.04 molL-10.16 molL-1min-1命题立意:本题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性试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利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平衡常数和速率的计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