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视野中的背影现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47350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5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视野中的背影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视野中的背影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视野中的背影现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7被文学界、 语文教育界双双认同、 赞赏, 是中 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最基本前提。背影 一文最早 发表在1925年11月22日 文学周报 上, 1933年 被选入 国文 教科书, 就是对其文学价值和传播 价值的全面肯定。195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 选入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 , 1982年又重新选入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 自此,背影 才不断地 被解释、 建构, 实现自我增值。这种 “解释、 建构、 增值” 的过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 90年代基本完 成的。 尽管如此, 伴随每次教材的修订和课程改 革, 也都会有质疑或反对的声音出现, 从而引发 大范围的讨论、 争执。有人质疑其典范性

2、, 认为 该作品不能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并加以极端的否 定, 乃至推翻朱自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 样, 70多年来, 围绕 背影 入选与否, 文学界、 语 文教育届一直就断断续续地讨论着, 其影响上及 国家政治意识层面, 下及普通个体审美层面, 这 就在中学语文视野中形成了一种现象 “背 影” 现象。“背影” 现象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背影 被要求退出教材的事 件主要发生在三个时间段: 1951 年下半年至 1960年、“文革” 时期、 21世纪第一个十年。 前两个时期,背影 被认为 “是一篇很不好 教的课文” ,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被极端地 否定。1951年7月 人民教育 刊发了一位中

3、学 老师的文章, 在该文的 “按语” 中说:“ 背影 是表 现小资产阶级不健康的感情的, 在现在实在没有 选作教材的必要, 语文课本中是不应该有它的地 位的。 ” 此后, 一系列否定性的文章接连发表, 从 内容到形式全面否定了 背影 的价值。接着, 教 材编写者硬性将其定调、 删除。 第三个时期, 背影 的地位又遭到怀疑。 2003年9月, 鄂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人员决定 将 背影 逐出课本, 理由是多数学生认为 背影 中 “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 ,“父亲形象不够潇 洒” 。2010 年 7 月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又发 “猛 炮” 。他认为 背影 的感动是 “不健康的” ,“父亲 跳下月台买橘子的

4、情节”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 表现, 建议将其删去。文学界、 教育界的专家、 学 者、 广大师生和普通群众对这两个事件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和尖锐的批评。 背影 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70 多年来几经取舍, 在文学界、 语文界引发了广泛 而又深刻的影响。这就迫切需要定下心来, 全面 梳理语文课程改革、 朱自清作品、 文化人格和人 们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 以求得一个妥善的认 知。“背影” 现象的本质“背影” 现象不仅勾勒出70多年来中学语文 教科书编写的历史进程, 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变化。背影 的入选、 落 选和争议只是表面现象, 折射的却是 “初中语文 课改理念”

5、和 “文学经典教育与传承” 的双重命 题。 20世纪50年代对 背影 的彻底否定, 只要 我们密切联系当时具体的语境, 就不难做出解 释。这是当时思想文化界总体形势在语文教材 编选和朱自清研究领域内 (这一时期也是朱自清 研究的冷落期) 的具体反映。只要想想当时文学 界对 武训传 的批判、 对俞平伯 红楼梦 研究的 批判、 对胡适唯心主义的批判等文化事件的来龙 去脉,背影 被驱除出中学语文教材的原因就不 难理解, 那就是: 教材编选者更多地出于政治意 识形态的考虑。 后者则是目前民众不满于语文教材和教学 现状而发出的一种极端化的 “声音” 。当然, 我们 首先应该肯定这种勇于发表见解、 关注课

6、程改革 的参与方式。“语文课改” 可不是简单几个专家的 事!倘若是积极地提出建设性的问题, 当是大力 倡导的; 但是, 如果把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当 做游戏化、 戏谑化的对象, 这实在是很危险、 很不 负责任的破坏性行径。“父亲跳下月台买橘子的 情节” 被认为 “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这至 少暴露了该作者人伦情感的隔膜性、空心化和 对文艺创作规律的无知性。以“不理性和实用 主义”来解释这一场景,实在站不住脚。至于 以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很不潇洒”为由 而将 背影 删除,充其量也就是一场闹剧, 徒增笑料。 特定时期决定哪些作品选入,哪些作品撤 下,只要合情合理,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

7、是, “背影”现象背后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担忧 的极端评判倾向,即不以文章本身的文学价值 论事,而总是以非文学性的尺度决定孰优孰 劣。脱离了文章本身的文学价值,而将非文学 性的东西生拉硬拽地撮合在一起,并把这当成 删除背影的绝对理由,于情于理都是站不 住脚的。若照此标准来衡定,语文教材中的每 一篇文章都是可疑的,都应被撤换。这就陷入 了虚无主义的怪圈。再者,一部分专家学者对 语文教材中那些早已深入人心的作品似乎总怀 有一种“敌意” :绞尽脑汁地恶搞、戏谑;好发 惊世骇俗之言,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 。实际 上,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科建设,而是借此 炒作自己。近期出现的所谓“鲁迅作品大撤 退”事件

8、,与此也如出一辙。 当然,非文学性的解释并非不科学、不实 际、不需要,而要看哪种角度、哪种目的的解 释。比如:有人认为背影之所以颇受欢迎 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的文 学作品中“父亲”形象多是反动的、专治的, 属于被打倒的对象,而朱自清的背影传达 的却是传统的父子之爱,这激活了那一代读者 潜意识里久违了的父爱情结。同样道理,一部 分师生不喜欢鲁迅作品,也可以从教师队伍素 养和教学理念寻找答案。这是由于多年以来,中学语文教育以知识性和工具性的授课理念和 方式讲授鲁迅作品,过多地关注鲁迅作品的思 想性、批判性内涵,弱化、忽视乃至抽离文学 性因素和美学风格所致。脱离具体的语境断章 取义

9、地肢解鲁迅作品,这样,语文教育界制造 出了一个“虚假的幻想” ,形成了一个“接受的 怪圈” ,即认为鲁迅作品思想深刻、不易接受。 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朱自清 (包括鲁 迅) 的作品大都以人性化的语言,讴歌真善 美,鞭挞假丑恶,充满童心童趣,满溢灵思慧 心,是其“人品”和“文品”高度融合的艺术 结晶。其内在审美风范与中学生、普通民众感 受事物的方式最为接近,因此,在当代中学语 文教材中,像朱自清这样以真性情感受自然、 社 会、 人生的作家作品不是太多了, 而是太少了。“背影” 现象的思考(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背影” 现象强化了 人们对朱自清文化人格的认知, 从正反两方面确 证了优秀作家崇高的

10、人格魅力。 人们称颂朱自清的文化人格为 “完美的人 格” , 更因毛主席的评价一身重病, 宁可饿 死, 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而家喻户晓。他在 为人和治学上的认真谦虚、 外柔内刚、 至情至性、 大义凛然堪称一代学人的楷模和标杆。 这不仅见诸于后人的评论,更见诸于同时 代作家学者的一系列文章中。王瑶、王力、吕 叔湘、杨振声、吴组缃、李广田、郑振铎、叶 圣陶、吴晗、冯至、余冠英等都曾写过回忆性 文字,称赞朱自清这种文化人格的魅力。曾华 鹏曾把这种文化人格概括为“五四”新文化和 西方文化交融形成的自由主义精神、中国传统 文化形成的心忧天下的士大夫精神,地域文化 形成的空灵毓秀的文人气质。今天看来,这

11、种 文化人格恰恰在历次争论中,更加深入人心。 中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朱自清作品皆是其 “人品”与“文品”二者高度融合的产物,就是 按照最严格意义上的“文如其人”或“风格即 人”的美学定义,也能经得起检验。其实,反 对者愈是极端性的言论,往往愈是反衬出其虚 妄、空泛、伪善的本性。因此,朱自清和他的 作品,恰如一面镜子,照出这喧嚣语境里“社 会沉渣”本来的面目。 (二) 以背影为代表的朱自清作品为 中国当代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预设了 最好的课程资源,为传统经典文学教育与传承 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的变革大体经 历了三个时间阶段:1978-1990、1992-2000和 2

12、000年以来。这三个阶段提出的经典文学的选 文标准分别是“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 合教学” 、 “文质兼美,语言文字要合乎规范, 难易适度、适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 气息;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标准来看,改革开放以 来, 背影高度暗合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 这种理念。 朱自清早期的代表作品背影绿 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 塘月色 匆匆等早被选入课本而为广大 师生所熟知;推而广之,朱自清的后期作 品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游记中的 篇章完全可以当做选文或课外阅读的范 本。其实,后期代表作品以口语为主,显得更 纯

13、正、地道、成熟,理应得到重视。 (三) 朱自清的作品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 “审美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提供最好的范本。 在中学语文教育视野内,朱自清的作品较 之鲁迅、郭沫若、茅盾、丰子恺等现代文学名家,其语言、主题、选材、美学风格等更适合 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不同的调查问 卷都表明,语文教材里最受欢迎的现代文学名 家,除了鲁迅,就是朱自清。这种喜欢不 是比如鲁迅作品语文界强行灌输的结 果,而多是平等对话、心灵相惜的自发产物。 朱自清作品语言上的美感效应汉语的节 奏、质感、韵律、用词的讲究、语法的规范、 修辞的搭配、口语的意味等具有先天的优 势,最适合于语文教学。美的语言表达的又是

14、日常的生活场景、朴素的个体认知和普适性的 道德情感,与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价值观念、 成长过程构成了某种一致性。加之,朱自清本 身就是一本上佳的“教科书” ,是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的最好素材。中学语文视野中的 “背影” 现象张元珂责任编辑: 周玉宁电话:(010) 65914510电子信箱: 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经典作家这里谈的是朱自清的个人经验, 他个人与大学的主体关 系, 这种关系与当下结构性的不一样。朱自清当年读书在北 大, 最后在北大医院离开人世。朱自清教了一辈子书, 在好几 个地方教过中学、 师范, 然后去清华, 包括抗战时期在西南联 大, 一直教大学。朱自清的大学路, 是读书

15、人的自我完善之 路, 是教书人的职业之路, 是一代学人体现中国现代性之路, 是后代学人的比照。 朱自清在大众中最享名的是他的散文家身份, 除了 背 影 , 影响力最大的散文是 荷塘月色 ; 其次是他的气节, 因其 “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 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无论是文章, 还 是最后的气节表现, 都是在他的大学教书的任上。从 1925-1948 年, 朱自清在清华度过了 24 年的大学教书生涯。 荷塘月色 的写作, 是来清华大学任教两年的时候。写作散 文, 是一时间的主体与情感的表现方式, 遏制不住地要形诸文 字。当时京城周遭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动乱因素, 乃至清华 研究院导师王国维、 梁启超

16、的生命选择与状况都扰动人心, 大 学教学生活的适应过程让他不安, 夜晚漫步在清华园中, 终于 在读书的历史与教书的本业中平静下来。在 “抗议美国扶植 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上签字, 那是1947年的6月18 日, 朱自清应吴晗的要求领衔签字已经不是一次了。一年后 的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辞世, 因胃溃疡穿孔开刀治疗, 瘦弱 的身体已经无从获取愈合与恢复的能力。写 荷塘月色 时候 的朱自清, 身体很结实, 但是内心时时有刹那的惶惑; 签名抗 议时候的他, 身体拖累垮了, 精神上却异常坚定。可以说, 1925年到1948年在清华大学的朱自清, 从一个不时地被心底 波澜激动的 “五四” 诗人, 成长为坚定、 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 他的大学道路既是校园内的书生之路, 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路 程。 朱自清的学术与教育的价值理念是一贯的。他教书为人 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