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584547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给各国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自 2 0世纪 8 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越来越意识到本国经济要走向国际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发展教育事业,各国先后在本国范围内推行了一种以“校本管理”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及学校的重构运动。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位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它强调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其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的情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学校财政的预算、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变革学校已有的管理体系,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校本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革新。 顺应国际潮流,我国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校本管理最早主要应用于西方基础教育领域,我国的校本管理改革实践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范围内进行。为改革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也进行了高校改革并初见成效,但仍然不尽如人意,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校本管理的先进理念也能够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并且提高我国的高校效能。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我国高校领域。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校本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国内外关于校本管理的探讨多集中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对于高等教育是否实用校本管理的探讨并不多;对校本管理与学校效能的关

3、系论述也不足。在这一部分,本文提出将校本管理与学校效能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将其应用于我国高校,建立起一种致力于提高我国高校效能的动态校本管理机制的新观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校本管理的内涵、校本管理与外控管理的区别得出校本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多层面的自我管理,同时论证了校本管理的科学性,最后对实施校本管理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辩证的分析,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实施校本管理的目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学校效能的内涵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动态效能观,该观点要求要建立相应的校本管理机制。接着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对我国高校效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高校的效能依然低下。分析其成因,主要是高校的改革仍然是外控

4、改革,未能做到从校本出发;而且改革不系统,缺乏整体性和动态性。分析其本质原因,是在于我国高校还未建立一种校本管理机制。第建立校本管理机制 提高我国高校效能 II 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提出了建立校本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校效能的新观点。笔者认为,校本管理机制包括校本管理领导机制、校本教师发展机制、校本课程改革机制和校本改革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对这四种机制内部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整合出高校应建立一种以动态效能观为基础,致力于提高我国高校效能的动态的校本管理机制。这是本文落脚点,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于高校、提高高校效能的校本管理机制。对我国高校实行校本管理,提高学校效能将会有一

5、定的理论指导作用;最重要是要运用于实践当中,真正达到提高我国高校效能的目的,因此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本文又起到了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本管理;学校效能;动态效能观;校本管理机制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rings hug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educ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Since the 1980s,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strongly realized that ed

6、uc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refore,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undertaking, the countries successively pursued a ki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school re- constructing movement taking “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as its characteristic i

7、n the whole country.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new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which taking school as its standard. It emphasizes that 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education should transfer its power to the school gradually, offer greater power and space for making decisions on its own to

8、 the school, enable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its own will and concrete situation, to decid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school financial budget, establishment of course, choice of the textbook, the school personnel that making policy, etc. just like these kinds of reform measures, which can reach

9、 and improve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It is an innov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Following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ur country has also carried on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reform. School- based man

10、agement was mainly applied in the western basic education field at first. Our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reform is also mainly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order to reform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n university s reform and su

11、cceeded initially, too, but not fully up to expectations yet. On this basi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is advanced idea of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can also apply with our country s higher education field and improve our university efficiency. The focal point of this article mainly concentrates i

12、n the field of our country s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ltogether. The first part carries on brief analysis to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mainly.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omestic school efficiency; dynamic efficiency view; a mec

13、hanism of school- based management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

14、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第 1 章 引言 新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世界各国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 0 世纪 8 0 年代以来,从西方的英、美、加等地,到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及中国香港等,正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及学校重构运动,一种以“校本管理”为

15、特征的教育改革运动风靡全球。 1 . 1 校本管理实践的分析 校本管理(school- based management 简称“SBM” ) 是以学校为本位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它强调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其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的情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学校财政的预算、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变革学校已有的管理体系,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1 校本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革新,校本管理运动是发端于美国而后波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致力于提高教育素质与学校效能为目标的国际性学校管理改

16、革运动。 1983 年,继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发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改革报告之后,以校本管理为主要特征的重建教育结构运动在全国广泛展开。为此,美国建立了一种由校长、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的校本管理委员会,以保障校本管理的顺利实施。校本管理已成为美国中小学进行教育管理改革的一种主要模式。2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就已进行了首都直辖区(ACT)的改革。自美国掀起校本管理运动的浪潮后,澳大利亚的校本管理改革就表现为其新管理主义教育运动,以发展国家基础教育为目标,努力建构高效学校,致力于提高学校效能。3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校本管理逐渐从西方发达国家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香港地区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发起了一项广泛而深刻的改革,这就是以校本管理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改革(The S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