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百鸟朝凤_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84271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百鸟朝凤_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_百鸟朝凤_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百鸟朝凤_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百鸟朝凤_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3卷 第3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Vol. 33 No. 3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May , 2007品艺 品书录百鸟朝凤: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武 增 文(西南大学 音乐学院,重庆市400715)钢琴传入中国100多年,已形成钢琴艺术领域内的中西音乐融合,中国钢琴音乐在结构、 和声、 音乐表现、 意境、 文化内涵诸方面,都表现出迥然不同于西方钢琴音乐的自身强烈的民族特征。采用以大小调式为基础的功能和声体系,传统和声材料的 “有限” 改造非传统和声功能的方法,将旋律中的特征音程

2、纵向组合为和声的方法,复合功能的和声方法,十二音序列的运用及自由十二音和声等,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特征。中国钢琴作品多取材于民间音乐的标题小品或主题变奏曲,旋律流畅清楚,和声简明清晰,民族色彩鲜明并更多地考虑到了钢琴演奏的适用性。通过对作品的学习让人感觉到并非是单纯的改编,而是重新进行了整理、 组织,运用钢琴语言表现了深藏在传统音乐遗产中的民族精神和气韵。作曲家所选的民歌小调或传统音乐曲调改编的钢琴音乐,不仅具有广泛流传和容易演奏等特点,在创作技法上将民间音调与特定的和声语言相结合,织体处理精致,具有较鲜明而强烈的民族风格,同时也有总体追求现代音乐潮流的部分。在钢琴作品中较多地采用了改编曲

3、的方式,将支声写作手法和模仿、 对比、 复调结合起来,采用四五度结构的和弦,吸取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通过对原乐器演奏方法的摹仿,获得细腻的韵味,使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风格上呈现出多层次、 多文化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钢琴作品,由借鉴西方作曲技术原来的浪漫乐派(前期与中期)、 民族乐派为参照点,转向了后浪漫主义音乐、 印象派、 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以及20世纪的民族乐派(巴洛克)等,是中国专业音乐创作过渡性的缩影。这些钢琴音乐虽然追求新的节奏空间和使用新的和声或多声部手法,但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基础仍是浪漫主义的,作品的标题性明确,曲式多以三部性结构原则为基础。优秀的中国钢琴曲如:

4、吴祖强、 杜鸣心的舞剧 鱼美人 选曲,王建中 陕北民歌四首 、百鸟朝凤 等,储望华 翻身的日子,杜鸣心 红色娘子军 钢琴组曲,陈培勋 平湖秋月,廖胜京 火把节之夜,梨英海 夕阳箫鼓,赵晓生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太极,朱践耳 序曲第二号 流水,谭盾的钢琴组曲 看戏 、忆,殷成宗等创作的钢琴协奏曲 黄河等。它们以优美的民间旋律为基础,融合传统音乐的演奏法、 装饰法、 音型法等,用特有的美感,让更多的听众感受到优美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现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已具备与世界各地区音乐相同的各自独有的音乐文化特色,我国通过举办国际中国钢琴作品比赛,让更多的人能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钢琴音乐文化。唢呐原

5、是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一带的民间乐器,约800多年前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作为独奏、 合奏乐器,唢呐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乐曲演奏中,唢呐特别适合渲染气氛和表现热闹情景。唢呐的大小不一,常用于演奏的唢呐体形较小,有8个音孔,是民间吹打乐和民间乐队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百鸟朝凤 音调是由山东鼓乐 百鸟音 和 百鸟语 演变而来,原为唢呐独奏曲,其他乐器伴奏,具有北方吹打乐紧凑明快的特点,采用循环往复的多段体结构形式,乐曲并不仅仅只是表现百鸟朝拜凤凰的神话故事,而是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摹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来表现自然之美、 和谐之乐。让这首乐曲走向中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的是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

6、任同祥,经加工并演奏的唢呐独奏曲 百鸟朝凤 由舒展的慢板乐、 稍快的快板乐、 鸟叫(四段)、 华彩乐句和快速尾声组成,乐曲的最大特点在于摹仿各种禽鸟鸣声,并把它音乐化、 艺术化。钢琴是我国近代引进的西方乐器,如何在民族音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钢琴的性能,使民族音调钢琴化或者说是钢琴织体的民族化,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作曲家追求的目标。钢琴改编曲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作曲技法,使音乐具有典型的钢琴织体特点和时代风格,这是中国钢琴改编曲对传统民族乐曲的一种发展与更新。这些乐曲适合钢琴演奏,能够发挥钢琴的乐器性能,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民族音乐钢琴化。我国音乐家早期改编的钢琴作品比较简单,表现力不够丰富,

7、但通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得到解决。在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中他运用了多种多样的钢琴织体和弹奏技术类型,包含了从相对容易到很高的弹奏技巧。采用的是地道的钢琴 “语言”,运用的是钢琴的手法、 钢琴的表达方式。但他不是为钢琴而钢琴,而是有明确的目的,在钢琴改编曲中体现191出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韵味。王建中将唢呐曲 百鸟朝凤 改编成钢琴曲 百鸟朝凤,通过钢琴织体装饰音、 不协和音、 半音进行等等,借鉴唢呐曲 百鸟朝凤 的音调、意境,将自己的感受和灵感与音域宽广、 和声丰富的钢琴音乐表现力紧密结合,采用复杂的钢琴技巧以及写作手法,通过对旋律民族性与和声丰富性的巧妙、 准确的运用,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追

8、求。给民族音乐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改编后的钢琴曲 百鸟朝凤 保持了唢呐独奏曲 百鸟朝凤 的旋律特征和文化内涵,综合运用了唢呐独奏曲所特有的技术性和即兴性,在钢琴上演奏出乐队演奏的音响效果。他将钢琴织体与乐曲的纵横逻辑结构结合得天衣无缝,通过对百鸟和鸣以及对唢呐的模仿,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栩栩如生地摹仿出各种各样的鸟鸣声,惟妙惟肖地再现出唢呐演奏的趣味,给人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绪感染和无尽的审美愉悦。王建中的钢琴独奏曲 百鸟朝凤 全曲共分五段,原曲是中国特有的带前奏与尾声的AB循环体结构,音乐内容始终与节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中间插以三处自由节奏的鸟鸣声和蝉鸣声,技巧华丽。改编后的钢琴曲保留

9、了原唢呐曲的旋律特色,运用钢琴技法倚音、 颤音、 琶音、 泛音等手法模拟鸟鸣和自然界的音响色彩效果,将百鸟朝凤 音乐在表现力丰富的钢琴演奏中呈现,使音乐更富有活力和艺术感染力。前奏优美如歌,作为乐曲引子部分,节奏比较自由,表现出一种清新、 悠扬、 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第一段中主奏模仿唢呐在嘹亮的高音区演奏出欢快的旋律,同时模仿小乐队在每句独奏旋律后,以较弱的音响在中声部重复唢呐旋律,形成强弱高低相继出现的三次反复交替,同时用模仿民族乐器笙的四、 五度特性交替和音,小二度装饰音以达到唢呐表现上的特殊效果。第一乐段有6个乐句,第1 - 8小节是第一乐句,独奏形式。第二乐句是第9 - 12小节,乐队伴

10、奏在中音区奏出。力度与第一乐句的f形成对比,采用的是p。第三乐句仍然是在高音区的独奏形式,第13 - 16小节,力度是mf。第四乐句,又回到中音区,乐队用p的音量进行伴奏。第五乐句是第21 - 24小节,在高音区出现的一句,用强力度奏出独奏的特性。最后是第25 - 28小节第六乐句。是具有乐队伴奏性质的一句,用弱的力度在中音区呈现。弹奏时既要突出高音唢呐的主题音调,又要注意保留笙的和声效果。乐曲第二乐段(第29 - 87小节)音乐取材于河南豫剧。豫剧即河南梆子,是流行于河南、 山西、 陕西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音乐直接地表现了北方人的性格特点,直率、 热情、 友爱。改编后的钢琴音乐也极好地反映了

11、豫剧音乐的特点和当地的语言习惯特点,这是作品中最长的段落。第88小节起,音乐出现了鸟鸣声(自由地)开始听到的两个布谷鸟的叫声(第92106小节) ,然后是野鸡(第107 - 144小节) ,第三段(第134 - 173小节)之后是黄鹂鸟(第174 - 186小节)、 蝉(第233小节)和其他各种鸟鸣的混合音响,在此所表现的不是简单的模拟声的再现,而是惊人的表现艺术才能。一幅群鸟在林中跳跃、 嬉戏的场面犹在眼前。第四段(第174 - 186小节)表现 “欢乐歌舞”,旋律主题明快,热情表现了百鸟竞相歌唱的场面,乐曲中的颤音是蝉鸣,第233小节再现鸟鸣之声与前一次相比,鸟鸣声幽雅稳重。乐曲的高潮是在

12、第五段(第234293小节) ,在此出现了多次同音反复。这里采用中国民间乐曲中常用的一种造成高潮的手法,力图做到在平静中达到力度的高潮。作曲家王建中先生通过对作品的钻研,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真谛,钢琴性能与表现手法发挥得恰到好处,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受钢琴家和广大听众的喜爱。由于钢琴的音色较为单一,但通过不同的演奏法、 不同的触键、 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区、 音量等方面的对比,产生不同音色的联想。演奏 百鸟朝凤 时演奏者的脑海里呈现出百鸟齐鸣的生机勃勃景象,对唢呐音调高亢热情奔放的特点,对鸟鸣声以乐队效果进行摹仿,只有从头至尾地细品音乐,注重音乐表现,才能准确地演奏出实际的音响效果。具有艺术魅力的

13、民族音乐作品通过作曲家的创作以及演奏家的二度创作,受其所处客观现实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丰富了钢琴的音色与演奏技法,拓宽了感情的表现力,为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增添了东方的情韵。这是一种文化衍变,体现了作曲家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钢琴独奏曲 百鸟朝凤 是王建中先生改编的一首很受音乐爱好者欢迎的钢琴作品,今天已成为我国钢琴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中国文化注重表现意境和内涵,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表现,不仅需要具有很好的钢琴演奏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音乐修养及文化修养。我们从唢呐曲 百鸟朝凤 到钢琴独奏曲 百鸟朝凤 的文化衍变中,看到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各自的文化特征,看到了我国民族文化宝库的丰厚,看到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重视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能更好地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表现力。通过东、 西方文化的对比结合,挖掘、 发展、 弘扬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是每个作曲家、 钢琴教育家、 演奏家肩上的责任。我们期待着中国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精妙的演奏水平而更多地受到世界瞩目。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