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40028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多变环境,中国企业持续提高技术能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如何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技技 术术 创创 新新 管管 理理班级:管信 1001 班学号:201003013姓名:张健2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如何持续提升技术能力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如何持续提升技术能力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Selznik(1957)的研究中, 他指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它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资源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有能力。技术能力是一种自主地作出技术选择、采用和改进所选的技术和产品,并最终内生地创造出新技术的能力。要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分解出企业技术能力要素,然后做进一步分析,基于职能要素分类以下三个部分: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Lee、

2、Bae and Choi(1988)从技术层次、产业层次和企业层次多角度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演化过程,并结合与发达国家技术发展过程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全球视角的技术发展过程模型框架,如下图现阶段,在单纯技术层次,中国技术的演化轨迹是“获取一消化一改进” ;而在3产业层次和企业层次上,中国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演化轨迹则是由以过去引进国外成熟技术使用和模仿为主的开始阶段、到现在通过本土努力进行工艺改造设计和产品渐进改进为主的内化阶段、未来再发展到自主研发能力形成的创造阶段。技术学习渠道可以粗略分为三组:技术的国际来源(体现在设备中、体现在人员中、文字信息、国外供应商和国外购买商)、技术的国内来源(

3、大学、研究机构、其它企业、其它支持系统)、内部努力(内部培训、经验、研究与开发、生产);有五种明显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市场和技术环境、公共政策、正规教育、社会文化和组织结构。下图展现了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框架技术能力的建立和提升是中国过去以及现在大多数技术跟随型企业从单纯获取外部知识和技能阶段逐步过渡到开发和掌握新技术阶段的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技术能力建立和提升的途径主要包括组织的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组织内部的技术努力行为虽然是技术能力建立和提升的基础,但是在当今社会,企业很难孤立地培育起适应自身发展和竞争需要的技术能力,必须采取外部途径如技术合作等方式以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支持,内、外部努力的有效

4、协调会更好地提升技术能力。除了企业的内部努力之外,技术能力的获取往往也需要广泛的社会投资于教育、培训和信息提供,另外,企业的能力建立通常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在大多数活动中需要企业之间的、企业与技术服务和保障机构(如标准实验室、推广服务、研究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及其它类似支持机构)之间的交互作用, 因而外部网络关系的促进和企业外部公共机构所承担活动的发展就成为能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方面。4首先,企业获取技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渐进地改进新技术使之适应本土特殊的环境和生产条件;其次,技术能力的建立根本上依靠企业自身对R&D、人力资源和技能发展特别是职业培训的投资,特别地,企业要多围绕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

5、以适应本土条件来进行研发投资和职业培训, 而不是以生产特定产品和工艺为目的。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建立和提升来说,往往不是单个企业或技术主体努力的结果,而是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作用, “产业政府大学”三螺旋系统的本土技术能力提升机制。 虽然技术能力提升的内外部途径很多, 但这些途径并不都是直接作用于技术能力的建立和提升,它们之间也会存在着交互作用,通过内外部途径两个方面促使技术能力积累, 内部途径主要是指通过内部R&D获取新知识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外部途径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联盟和创新网络等来吸收外部技术知识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 但在技术能力演化的每个阶段中(依次是仿制能力的形成阶段、

6、创造性模仿能力的形成阶段、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阶段),技术能力积累途径都经历了从外部技术源(依次是技术引进、 合作开发与反求、 及网络建设与知识融合)到内部学习(依次是干中学、内部研发、及战略反思)的转换过程,这样就构成了技术能力由模仿创新、渐进创新到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技术知识外源与内部技术学习的三次循环作用过程。下面是格兰仕的技术能力提升案例:格兰仕在1978 年建立之初只是广东顺德一个生产羽绒制品的小型工厂。1992 年,格 兰仕放弃了经营多年且盈利颇丰的羽绒制品业务,转而进入微波炉制造业。格兰仕进入微 波炉行业时,该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与许多产品在中国的发展一样,微波炉在中

7、国已进入技术成熟期; (2)跨国公司纷纷将产能向中国转移,但几项核心技术仍然由大型 跨国公司控制; (3) 成本竞争成为该产品的关键成功因素。格兰仕恰恰是在这项技术的成 熟期进入,利用跨国公司对华进行技术输出的机会构建最初的技术基础,通过消化吸收、 学习改进、集成、自主开发,直至赶超欧美先进水平。在进入微波炉行业后的短短十余年 时间内,格兰仕从引进国外生产线,为国外企业做OEM 起家,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 展为国内市场占有率75%,国际市场占有率45%,拥有650 多项专利技术,年产值近200 亿 元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自1992 年进入微波炉市场至今,格兰仕自主创新与国际 化的路

8、径可以分为4 个明显的阶段。下文将围绕格兰仕构建技术能力的过程分析其自主创 新与国际化的路径。 (一)引进技术,快速扩张国内市场 1992 年格兰仕通过考察决定放弃原先利润丰厚的羽绒制品业务,转而进入微波炉制造 业。总裁梁庆德多次登门拜访,聘请了上海无线电18 厂的5位微波炉专家为公司的高级工 程师,建立了第一支技术队伍,奠定了企业和外国进行技术引进与合作的基础。同年,格 兰仕投资400 万美元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20 世纪90 年代最先进的微波炉生产线及相关技 术。次年,格兰仕又聘请日本的管理人员从事生产线的管理工作。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格兰仕在劳动力低成本的基础上,迅速将其转变为高效率的

9、产能。1993 年批量生产微波炉 1 万台,1994 年产销量达到10 万台,1995 年格兰仕微波炉的产销量升至25 万台, 并获5得国内微波炉25%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中国微波炉市场第一的位置。 变压器是微波炉的重要零部件,当时日本产品的价格是20 多美元, 而欧美企业单单 成本就要30多美元。格兰仕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从美国和日本引入最先进的生产线,帮 助他们生产,以每件58美元的成本价向外国企业供货。但格兰仕保存设备的使用权,就是 说,在保证外国企业的需求之外,余下的生产时间归格兰仕自己所有。实际上,在格兰仕 24 小时三班倒一周六天半的工作制度下, 仅用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欧美日国家一周

10、的产 量,余下的时间都在生产自己的产品,节省了大笔引进设备所需的外汇,又及时扩充了产 能。之后,格兰仕把这一战术反复克隆,用在微波炉其他零部件乃至整机之上,先后与近 200 家跨国公司合作,不断地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更重要的是,格兰仕在这个过程中 得以接触微波炉制造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为以后自主研发微波炉核心部件磁控管 的制造技术,从而掌控整个微波炉制造流程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格兰仕扩张的重点是国 内市场,并从成立一开始就以自有品牌, 即OBM 的方式进行扩展,迅速在国内建立了强大 的市场地位。但客观来看,格兰仕此阶段的技术基础薄弱,基本以引进技术为主。 (二)消化吸收,基于OEM 的国际化

11、 1996 年格兰仕微波炉的年产量增至60 万台, 1997 快速提高至200 万台。 随着1996 年 8 月和1997 年10 月的两次幅度达到40%以上的大规模降价,格兰仕在1997 年已获得了国 内47.6%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由于从引进东芝生产线时起,格兰仕就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严 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把产品质量, 其微波炉在1996 年获得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成为中国第一家获此认证的民族品牌产品。随后,格兰仕微波炉又先后获得德国GS、欧盟 CE、美国UL、丹麦DEMKL、挪威NEMKO 等多国质量认证。这些条件促使格兰仕提出构建“世 界工厂”的战略,开始进行基于OEM

12、的国际化扩张。 1997 年,当时在国内微波炉市场同样享有较高声誉的蚬华公司为了与急于在中国市场 扩张的美国惠而浦合资,不得不放弃了为其他跨国公司的贴牌生产,被迫与法国大客户翡 罗利公司分手。于是,翡罗利公司找到了正在国内迅速崛起的格兰仕,两家公司的合作从 1000 台订单开始。由于在试用期的良好表现,1998 年,格兰仕获得了翡罗利10 万台的大 订单。自此,格兰仕微波炉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并借着当时欧洲各国对LG 等韩国 微波炉品牌实施反倾销制裁之时, 大举进入欧洲市场,迅速填补了韩国企业退出所留下的 市场空缺,一举进入被韩日企业垄断多年的国际微波炉制造市场。当年, 格兰仕欧洲分公

13、司随着业务扩展的需要而成立,成为其海外市场开拓的桥头堡。格兰仕微波炉的国际市场 占有率在1998 年达到15%。 1999 年,格兰仕建成生产能力为1200 万台、全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随后, 格兰仕以英、法、德三个市场为基础, 逐步与欧洲大型家电生产企业联合,将产品扩展到 非洲、拉美及北美市场,并和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法国欧尚等世界级大型连锁超市 建立合作关系。格兰仕开始通过OEM 的方式,基于出口战略迈出了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 (三)技术突破,OEM/ODM 并存的国际化 到2000 年为止, 格兰仕已经在研发方面投入2亿元人民币, 开发出近200 项专利技术, 并于2000年提

14、出了由“世界工厂”向“全球名牌家电制造中心”转变的战略,强调“世界 名牌格兰仕造” 。 这一战略的提出旨在弱化 “工厂” 所产生的低附加值的印象, 用包含有“研 发设计”含义的“制造”一词来强化格兰仕的新形象。在20002003 年短短4 年间,格兰 仕研发投入超过10 亿元人民币, 其每年的技术投入保持在全年销售额3%的水平。其间, 格兰仕出口的中高档微波炉设计全部采用其自有专利技术,实现了OEM 向ODM 的转化,有 效地提升了企业的价值链。 2001 年7月,格兰仕美国家电研发中心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数码光波微波组合炉。 这 是格兰仕集团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将整个微波炉行业带

15、入了数码光波时 代。在此之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微波炉都不过是20 世纪40 年代美国公司发明的微波炉的6翻版,即利用磁控管加热。但光波微波组合炉是在微波炉炉腔内增设了一个光波发射源 卤素管(即光波管) ,能够迅速产生高温高热,冷却速度快,加热效率更高,而且不会 烤焦,从而保证食物色泽。而格兰仕的光波微波炉组合炉在工作时,光源、磁控管可以同 时启动。两者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组合使用,全部功能均采用最新高科技数码控制。 相比微波炉,光波炉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高效节能、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营 养成分不损失等诸多优点。数码光波技术的研发成功,是格兰仕技术发展路径上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数码光波与

16、微波炉的结合,产生了破坏式的创新效应,为微波炉行业设定了新 的标准。产品批量上市之前,格兰仕光波炉就已赢得欧洲采购商200 万美元的定单。 2002 年, 格兰仕把在欧洲试销成功的光波炉带到国内市场, 当年销售120 万台。 此后, 微波炉便被光波微波组合炉代替,不具有光波效果的微波炉的市场价格从此一落千丈。之 后,格兰仕又相继研发出球体光波、数码光波一键通等相关技术与产品,全方位的开发利 用光波技术,在一定时期获得了在光波领域的垄断地位。 (四)自主创新,OEM/ODM/OBM 并存的国际化 磁控管是微波炉加热原理的基础,相当于微波炉的心脏。作为产业的核心部件,其制 造技术一直被外国企业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中。1992 年,格兰仕之所以决定引进东芝的生 产线,一大原因就是东芝做的一个保证:长期、稳定供应核心磁控管部件。虽然在1999 年 已垄断国内市场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但格兰仕并没有掌握微波炉核心技术磁控管 制造,每年需要的磁控管都由松下、三洋、东芝、三星四家公司提供, 而且购买价格长期 居高不下。由于20012004 年格兰仕正在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