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84000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0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盐阜路学习中心 Yanfu Rd Learning Center 我要去看得更远的地方 第 1 页 共 7 页 20152015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历史历史试卷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分 -)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 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

2、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来源:学科网ZXXK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3.某竹枝词云: “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 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4.北齐书记载了

3、一种当时的铸造法: “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 ,数宿则成刚(钢) ” ,用此法铸造出的兵 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5.清代的公主从出生到出嫁,即使母亲与其相见也受到限制。公主成婚后,公婆如果想见贵为公主的儿媳,也必须 行谒见大礼,跪拜于地,向儿媳请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来源:学&科&网 A后妃地位不如公主 B皇权思想影响深刻 C程朱理学焕发生机 D家庭伦理关系紊乱 6.在 2015 年央视春晚节目中, 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下列关于 “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 B京剧融合了

4、徽、汉等众多剧种增长 C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 D “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 7.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 “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 民失望。 ”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 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 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盐阜路学习中心 Yanfu Rd Learning Center 我要去看得更远的地方 第 2 页 共 7 页 8.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右侧漫画 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9.1901 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 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 “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10.有学者用“依靠体制内军事力量推翻体制的制度革命”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秋收起义 11.1912 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 “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 ,故用大镜照后 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6、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2.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 ,却又“至于钝,几于败” ,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 今之时代” 。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3.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 ,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这主要 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 14.瑞典作家扬迷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 “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 那时候起

7、,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的了。 ”农民生活的变法直接得益于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 15. “1947 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 1947 年下 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右图为 1955 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 的主要内容是 A农业合作化 B “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盐阜路学习中心 Yanfu R

8、d Learning Center 我要去看得更远的地方 第 3 页 共 7 页 17.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 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 ”据此推断,该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不结盟运动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18.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指出: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 。怎么办呢?可靠 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这段论述出 自来源:学科网 A 论持久战 B 湖南农民

9、运动考察报告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015 年 3 月, 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 强调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 “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 、 “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 。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20.钱颖一认为: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 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

10、实施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21.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 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 。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 A城邦最早出现时期 B梭伦改革时期来源:Z.xx.k.Com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22.17 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 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

11、易和海外殖民来源:学科网 23.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 46 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 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据此 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24.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产生了 一些社会问题。看右图,指出为解决图中反映的问题,当时英国采取的对策是 A颁布权利法案 B确立责任内阁制 盐阜路学习中心 Yanfu Rd Learning Ce

12、nter 我要去看得更远的地方 第 4 页 共 7 页 C推行政党政治 D实行议会改革 25.马克思认为: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它是“在特殊 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这个“起义”指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英国光荣革命 26.“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 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 ”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爱迪生发明电灯 D西门子制造发电

13、机 27.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 “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 ”他就 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提倡“新经济”模式 28.1964 年 10 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 “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 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 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29.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 “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 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 ”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A冷战政策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欧洲一体化 30.2014 年 10 月,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向大师致敬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 ,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其中有一位 画家被誉为“20 世纪现代派艺术的领袖” 。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