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3699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2015年《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乙未年(2015)春学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选修课程 “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课程纲要(持续更新中) (The Interdisciplinary Lecture Series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主 持:汪丁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教学助理(依姓氏笔画数顺序排列): 陈博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1521-059-4583) 周昱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1512-005-2046) 殷云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529-551-0505) 课程介绍 在大众的接受视阈中以于小说中塑造“独异个人”形

2、象而著称的鲁迅,早在 1908 年写作的破恶声论中,对近代中国出现的那些因掌握了少许西方传入的新知识就走向“知识的暴力” 、进而谋求文化的垄断的“伪士”的批判,其实远胜过对于民俗“迷信”的批判所谓“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今日之急也” ,作为“文学者” (竹内好语)的鲁迅看重那些具有“白心”的“朴素之民” ,认为他们身上内含着能够抵抗现代社会中新的权力结构的因素。而在收于彷徨的系列小说中,鲁迅也不断觌面了抱持着改造中国之宏大愿望的“独异个人”在向现实人生和民众释放其启蒙主义能量的过程中所可能遭际的困厄事实上,由于强盛的士大夫传统的遗存,从现代到当代,外界、民众乃至社会政治从未出离中国知识群体的视野

3、, 只是当知识分子如古尔德纳所小结的那般渐渐形成一个具有某种支配能力的新阶级,其“替民众立言”的时代声明往往附带上了“登高一呼,应者影从”之自我权威树立的冀望:譬如在 1920 年代轰烈一时的民俗学运动中,众多民俗事项(如歌谣、器用、祠祀)的地位沉浮服从于、 并被荫蔽在知识分子主导的谋求白话文学主体性乃至民族国家集体性的时代浪潮中,进而被归化于五四时期“我启你蒙”式的权威主义启蒙传统里而消失不见援用施耐德的评论来说, 民俗学运动向民众学习是为了最终启蒙他们; 而当下透过网路广泛传播的返“乡”的“博士生”所作的“社会调查散文”中,当事人立基于内含着批判性立场的“文化研究”意识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批评

4、与斥责,也包含着自命为“独异个人” 、将村人研判为 “庸众” 的文化姿态, 进而暗含了将中国农村进行本质主义化或径言 “异域” (the xenophilic)化处理的危险。 对知识阶层与外界现实、社会政治及作为社会结构中的“大多数”的民众之关系的复杂认识,贯穿于 20 世纪迄今中国各场激烈的思想交锋中,本届“人文与社会”跨学科系列讲座,亦可视作这些历史声浪所激起的(多种形式的)回音与回应:社会学科学者将民众组成的大、小群体(如农民工群体、官员/执政党干部群体)视为研究对象,着力追问人行为模式的规律和定理;人文学者则致力于探查和理解诸多有血有肉的个体的人:他(们)的功成与痛楚,他(们)的思考与

5、表达,以及与此相关涉的现代人生存困境和主体性建构等议题,继而提出关于分配正义与自由乃至意识形态生成的原理性思考。作为来自知识分子的言说,诸讲演人的叙述或许仍然难能完全褪去将外界及民众加以“他者” (they、the other)化的痕迹,却也因此有助于听众省察并颖悟既已形成“新阶级”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子,在面对自身业已无法无差异地、直截了当地“融入大众”的社会历史处境时,是如何于自我与外界之间自由地穿梭,并找到观照和讨论社会(及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问题的个人化的有效视角与视野资源,同时在研讨的“深度”与“限度”之间保持平衡的陈嘉映教授提出二 的问题“有客观的历史叙事吗?” ,更是以史学为

6、例,对知识分子“文本” (叙事)背后的“话语” (discourse)进行了直接的省思。在韦伯意义上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日渐形成和扩大的当代中国社会,当葛兰西定义下的“庶民” (subaltern、masses)和“ 有机的知识分子” (“organic” intellectuals)正双双走向中产阶级化,葛氏所设计的、后者引领前者完成的“精神文化运动”也正渐渐失去发生的条件,此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否只能追随德希达的脚步,孜孜地操起“解构即正义”之大纛,并将“建构”之重任潇洒地抛给历史?在 90年代由“去政治化”而走向“内心化”的中国知识界潮流过后,这些来燕园讲演的 21 世纪

7、学者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向外部社会和历史拓展、关注“个体与公共的连接” (张静教授初拟讲演题目) 的学术研究旨向更深层地, 这或许意味着知识分子与正在进行的社会现实之间生存的一体感与连带感的复归, 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 “有机性” 在中国土地的斗转星回。 本届系列讲座中将有八位来自不同高校/院系、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来燕园献讲,其讲演或直接对上述母题给出回应与判断, 或以此为或近或远的大背景或对话对象值得提醒的是,不仅是这八场讲座所共同构成的课程整体供给出了“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不少讲演稿本身就是贯彻了“科际整合”的精神与方法论的良好研究范例。作为北大国发院的一门正式课程(2 学分) ,我们请选课同

8、学将“听讲座”视同“读论文”既需事先阅读讲演者提供的指定材料(详见后附“系列讲座安排” ,尚阙亏者每次讲座前定时发布) ,又需在听讲时探查主讲人之“洞见”与“不见” ,并在一学期中完成至少 2 份体例为与演说者深刻“对话”的主题报告(无篇幅限制) ,每份满分 25 分,两份共占去成绩之一半。若多做,按同一标准予以评阅,并取成绩较高的两份计分,余下的则可获加分,每份加分的满分为 5 分(无加分上限) 。 成绩之另一半则来自课程论文 (无篇幅限制) 既往的学期论文要求同学 “以中国社会的任一现实问题(首先要有切身体会)为导向,贯串至少两次演讲的内容,撰写一篇学期论文” , “由核心问题贯串的演讲次

9、数越多,其它条件不变,得分就越高。仅就一次演讲而撰写的学期论文得分最低,例如 0 分” ,今年基本照此实行,但作二处调整: (1)适当降低以“兼跨”的“数量”取胜的评判尺度( “其它条件均同”时除外) ,而加强对“兼跨”的“质量” 、亦即同学们是否切实地从讲座中学到了“多学科”的视角借助这视角发现及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之考察。 我们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既有学术分工体系, 立基于某个学科的基点(可为经济学,亦可为其它人文社会学科) ,发扬自己的学术专长及兴趣,同时以至少两讲的收获为“触媒” ,积极地吸收其它学科的视野以克服“盲人摸象”之“盲视”和“局限” ,进而尝试“跨”出去,完成一份与讲演内容有一

10、定关联的独立的研究论文。 (2)在论文与现实的关系上,既可直接讨论现实问题(如农民工问题、官僚政治、商品质量、环境污染、收入分配、社会流动性、 “梯度发展说”甚至版权与专利、国家管控意识形态/“价值观” 、国企改革及在这场运动中承担代价的“工人阶级”等) ,亦可不直接讨论,而是贯彻了“核心问题导向”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烛照当下(可通过论文“缘起” 、 “后记”等方式表明自己希望对话的现实议题及切身体会,但不强制) ,并凝聚了“跨学科”的意识与实践,这也算合格,但务请避免抄袭(plagiarism)或套作(self-plagiarism) , “朗润园不相信眼泪” 。(教学助理组;陈博凯执笔)

11、附: 关于 2014 年春季跨学科课程的重要提示 (汪丁丁,2014) “跨学科教育”至少是对以往“应试教育”的必要补充,更可能是对应试教育思维方式的批判。我们在某一年的跨学科讲座入场卷上这样写着:每年春季开设“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课程,面向双学位和 BiMBA:你发现学术和教育已无药可救地官僚化了。姑且不提怎样改造世界,问题首先是,你怎样获得和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这门课程帮助你: (1)换一个视角看世界,发现属于你的新大陆; (2)将同一问题置于不同视角下,从而不会沉溺于三 偏激的见解和专业的自负;(3) 摆脱单一专业训练形成的思维方式, 这是批判性思考的开端,将你带入一个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12、 在任何跨学科课程中,我们强调,最重要的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意味着,哪怕仅仅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学生们也必须完全放弃他们在以往应试教育全部课程中习惯了的“教科书导向”的学习方法。也因此,我们不采用任何一种教科书。 我们邀请九位不同领域的权威学者, 就不同但互补的议题发表九次演讲, 构成每年春季的“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课程。 对于选修这门课程的双学位同学, 我们提出的课程要求是: 以中国社会的任一现实问题(首先要有切身体会)为导向,贯串至少两次演讲的内容,撰写一篇学期论文,由核心问题贯串的演讲次数越多,其它条件不变,得分就越高。仅就一次演讲而撰写的学期论文得分最低

13、,例如 0 分。 (本段有删节引者注) 例如,第一次,周濂演讲的主题是“自由主义及其批评者” ,第二次,张静演讲的主题是“社会整合纽带比较:文化与政治” 。对于我自己而言,有切身体会的是: (1)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持续恶化,例如,基尼系数从改革初期的 0.3 水平逐渐上升,并在过去十年迅速增加至 0.6 水平,世所未见; (2)社会纵向流动性的迅速降低,官二代、富二代、学二代、演艺二代、以至可以预期的各类“三代” ,迅速堵塞社会中下层群体向社会上层发展的途径。上列两现象很可能有共同的原因,此处不赘。由此导致的各类冲突趋于瓦解中国社会带着这一中国问题,考察社会整合的文化与政治纽带,这是张静演

14、讲的内容。怎样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纵向流动性下降的趋势?带着这一中国问题,我们向各种“主义”寻求出路,这是周濂演讲的内容。如果我们努力要探究上列两现象的共同原因,我们所要探究的这一更基本的问题,就可成为贯串周濂和张静演讲内容的核心问题。 这就是“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思考,它的来自康德思想传统的涵义是“批判” 。所以,思考也称为“批判性思考” 。 批判性思考,由浅入深可区分为五层次,此处只讨论第一和第二层次。第一层次,是康德的“为观念划界”任一观念或任一理论的运用,必有合理性的范围,超出合理范围的运用称为“滥用” 。为防止观念或理论的滥用,我们需要“批判”观念的批判或

15、理论的批判。所以,当我们为某一观念或某一理论划定它的合理运用范围时,我们运用的是批判性思考能力。 例如, “白色”是一观念,它有合理性的边界。我见到天空飘过的云,若足够白,我说那是一片“白云” 。倘若我见到一片乌云而说那一片白云,就是越过了“白色”这一观念(范畴)的合理边界。类似地,我可以说那是一片“乌云” ,如果它看上去充分地暗。不过当我乘飞机穿越这片乌云时,在它上面的阳光往往使它看起来不足够地暗,此时,我或任何人,在情感上应当不很愿意称它为“乌云” 。罗素曾举类似的例说明逻辑基本定律之所以有最强说服力是因为我们若不同意这些基本定律就感觉非常地不自在。理,之所以说服力很强,也是基于我们人类通

16、有的这一情感结构。 所以,当我们为观念划界时,我们其实在运用康德所说而未能说完的“判断力” 。跨学科教育过程中的批判性思考,也就是判断力的习得与运用过程。康德认为,判断力不能从书本知识得到,它只能在实践中习得。由此不难看到,批判性思考的第二层次就是判断力,而它的第三层次,在中西思想传统里称为“实践智慧” 。 系列讲座安排 (时 间:18402130;地 点:第二教学楼 203 教室) 四 (2015 年)3 月 7 日:引 言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及教学助理组 3 月 14 日(第一讲):感受黄帝的精神 刘力红(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大 纲 一、黄 帝 二、认识土德 参考书目 黄帝内经 ; 刘力红: 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桂林:广西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