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海内外工作无缝切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3237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8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海内外工作无缝切换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海内外工作无缝切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海内外工作无缝切换(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系我们 拓展应用A03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见习编辑 陆天逸 美术编辑 林婕2013年, 徐卫东作为上海市 “双 名”(名校长、 名教师) 工程学员第二 次赴德国交流学习。徐卫东坦言, 这 次去和第一次去时心理上不一样, “第一次时已经开了眼界, 更新了理 念, 回来做了8年的建设, 所以这次 去是带着问题去的, 对于专业建设存 在的一些问题, 想看看德国是怎么做 的, 我们和他们存在哪些差距。 ” 这次培训主要以德国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为主, 正好契合了徐卫东的 需求。“ 国示范 做好以后, 我们的顶 层设计已经做好,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 怎么推动这些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实,那就是课堂一线

2、的教学, 课应该怎么 上。 ” 徐卫东说, 8年时间里我们的职 业教育已经尝试了很多教育教学改 革, 比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教学模 式的创新、 课程的开发等, 这些改革 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课堂, 而这次去德 国正好是教法的培训。 培训交流中, 徐卫东认为德国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符合职 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符合企业的 生产过程, 正好此前学校也有这方 面的实践探索雏形, 于是他就开始 研究, 如何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 对接起来。带去疑问带回革新 中职教师两次赴德 “取经” 将德国标准本土化 让学生海内外工作无缝 “切换”加强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 加 快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融合, 是推动 职

3、业院校内涵发展、 提升职教师资 队伍国际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上海 中职学生能够在境外工作时也能 “如鱼得水” , 与在学校时 接受的国际化标准教学不无关系, 而这得益于教师的对外 学习交流。“十二五” 期间, 上海共有475名职业教育教师 出国进修, 分别到德、 澳、 法、 美、 英等十几个国家参加培 训。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机电科的徐卫东老师就是其中之 一, 两次赴德国学习, 他不但带回来了先进的理念, 还探索 出了本土化的教学模式。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2005 年, 徐卫东作为教育部 “P300” 项目的骨干教师赴德国进行 职业教育的交流。去之前, 对于德国 的 “双元制” 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他

4、只 是有个概念性的了解, 知道 “双元制” 是德国经济腾飞的 “秘密武器” , 是德 国职业教育的亮点。但对于德国的 “双元制” 到底校企怎么合作、 对学生 综合能力怎么培养、 对培养质量如何 进行评价都不清楚。 在德国为期一个半月的交流中, 徐 卫东亲身听到、 看到了德国的 “双元制” 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徐卫东说, 让他感 受最深的是, 德国的 “双元制” 体现在多 个方面, 办学主体双元、 学生身份双元、 学习地点双元、 评价主体双元。 “我们的职业教育是以学校为办学主体, 但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以企业 为主体的, 是企业行为, 职业教育只 是双元制教育的组成部分。学生从 进职业学校开始就有一

5、个身份, 就是 企业的员工, 既是员工又是学生, 所 以在学习过程中方向性、 目的性很明 确。而我们的学生纯粹就是学生。 ” 德国职校学生的学习地点也是双 元的, 既有企业真实的产品操作情境, 又有职业学校的理论学习。此外, 在 学生学业的考核评价方面, 德国是通 过行业协会, 专门有一个职业资格委 员会来组织考核。徐卫东认为, 德国 的这种机制能有机结合企业实际需 求,“我们是国家制定标准, 虽然也是 按企业需要来, 但动态优化调整起来 会相对滞后一点。 ”目前, 徐卫东正在负责学校机 电、 数控两个专业的 AHK 德国国 际证书的推进, 目标是通过推进德 国标准本土化设计提高学生综合 素养

6、。 “AHK 是德国标准, 我们拿来 进行本土化改造, 通过开发改造我 们的课程、 学习情境, 形成我们自 己的特色课程。 ” 徐卫东介绍说, 职 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 走 AHK 国际证书引进,“但不能照抄, 必须要 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标准是一 样的, 关键是怎么通过课程实施达 到这个标准, 这是各个学校不一 样的。设计的课程体系不一样, 课程教法不一样、 课程评价不一 样, 效果就可能不一样, 所以关键 是课程怎么设置、 教师怎么上, 学 生怎么学。 ” 徐卫东表示, 德国标准本土化后, 学生经过三年的培训后要考取 德国的 AHK 证书, 这一证书是全 欧盟认可的, 只要到欧盟的企业,

7、不管是瑞士、 德国、 意大利的企业, 都是认同的, 而且学生考取这个证 书以后, 能力肯定更强, 就业面也 会更广。 “以往我们的学生出去参加技 能大赛, 不是技能比不过人家, 是软 实力不行, 所以我们在引进德国标准的时候就加强这些方面的关注。 ” 徐卫东说, 以前职业学校普遍对技 能很重视, 可对职业素养比较忽视, 导致有的学生操作能力很强, 但行 为规范不达标。而现在实行了国际 标准后, 加强了这方面的培训,“这 是一个职业素养的体现, 如果从小 培养, 形成规范, 学生就会养成良好 的习惯, 但如果不重视, 不好的习惯 就很难改了。 ”回国后, 徐卫东就开始思考 “我 们该怎么干” 。

8、“德国的职业教育考虑 问题是系统性的, 先构建整体框架, 也就是总体的顶层设计先做好, 然后 接下来一步一步, 允许学校有各自的 发挥、 各自的特色, 但总的培训计划、 大纲必须保证。 ” 徐卫东说, 我国对职 业教育的一系列教学改革, 比如专业 教学标准制定、 双证融通试点、 示范 性品牌专业等等, 这一系列教育教学 改革, 都在向怎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方面考虑,“这个方向是对的, 但各项 改革缺乏系统性设计。比如, 标准做 好以后课程怎么衔接、 教师怎么培养、 学生怎么学、 怎么进行考核, 这是一整套的体系, 但我们的这些改革一个一 个相对是孤立的, 没有形成体系。 ” 为此, 徐卫东参与

9、了上海石化工 业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 项目 建设, 并领衔数控专业的 “国示范” 工 作, 对整个数控专业的建设进行了系 统性的规划。“数控专业并不是我们 学校的龙头专业,国示范 重点建设 数控专业形成了从专业全程式工学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项目的 课程开发模式五员六步专业课 程教学模式多元化专业课程评 价模式的系统性改革创新, 特别是五 员六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探 索案例入选国家示范校典型案例。 ”回国后, 徐卫东在数控专业推广 了 “五员六步” 教学模式, 也就是把5 个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作为实训团队 的成员担任角色, 与生产过程中的资 讯、 计划、 决策、 实施、 检查、 评价

10、6个 步骤对接起来。“其实数控专业的主 要就业岗位有四个, 即编程员、 工艺 员、 操机员、 检测员, 但调度是一个发 展岗位, 因为工艺、 编程、 加工、 检测 的员工需要调度来协调, 所以加进了 一个调度员, 形成了5员。 ” 徐卫东比 喻说, 如果把工艺、 编程、 加工、 检测 的员工看成是一颗颗珍珠, 那么调度 就是串起珍珠的线, 有了调度, 就形 成了一条珍珠项链, 附加值就凸显出 来了。 “五员六步” 教学法成功将工作 过程与教学过程衔接了起来, 2013年该教学法获得了上海市职业教育教 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获得了国家职 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徐卫东说, 其他获奖的成果基本都

11、是宏观层面 的, 而 “五员六步” 教学法是真正涉及 教学一线的。目前, 这一教学模式已 在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机电专业、 物流 专业拓展实践,“根据专业特性, 可以 是5员也可以是3员, 但是学习的流程 应该就是这6个步骤。 ” 除了 “五员六步” 教学法创新, 徐 卫东还进行了课程教材开发, 近4年 编了6本出版教材, 包括了数控车、 数控铣、 CAD/CAM以及主持开发 数控 铣削加工 CAD/CAM软件应用 市、 区 两级精品课程等, 其中的2本教材获 得了第三、 第四届上海市职业学校优 秀校本教材奖。疑问 德国的 “双元制” 具体如何运作改进 领衔数控专业的 “国示范” 工作推进德国标准本土化设计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改进 推广 “五员六步” 教学模式疑问 如何对接教学与实践过程徐卫东 ( 左一 ) 在德国培训时交流发言。受访者供图 首次出国二次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