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溯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2949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1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气候变化溯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0 中国投资2011.5日期会议与事件内容1857年第一次国际海洋气象大会无论是气象学还是海洋学的发展,必须通过开展国际合 作才有可能,促成第一次国际气象代表大会的召开1873年第一次国际气象代表大会在维也纳召开建立国际气象组织(IMO),从创立到二战结束一直致 力于国际间气象合作1947年9-10月在华盛顿市召开了有45国气象局长参加的局 长会议侧重讨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加入 联合国等问题,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中国代 表团参加并签字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成立,1951年成为 联合国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 产生和导致水源

2、分布方面的权威机构,其总部设在瑞士 日内瓦1972年2月24日WMO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 国加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次人类 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1979年2月世界气象组织(WMO)第一届世界气象大 会召开通过世界气候大会宣言1980年3月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等组织共同制定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大纲既是一个知识性纲领,又是一个保护自然环境 和资源的行动指南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举行“保护 臭氧层外交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下称维也 纳公约)1987年2月第8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日

3、本东京 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 告,提出可持续发展观1987年9月由UNEP组织的“保护臭氧层公约关于含氯 氟烃议定书全权代表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 尔召开24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 书(下称蒙特利尔议定书)1988年12月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43/53号 决议1989年3月在海牙召开了24国环境首脑会议法国、荷兰、挪威3国总理提出了一个建议:建立一个全 球环境机构 1989年9月中国加入维也纳公约维也纳公约是一项框架性协议,不包含法律约束的 控制和目标。该公约缔约国承诺针对人类改变臭氧层的 活动采取普遍措施以保护人类

4、健康和环境1989年12月10日维也纳公约正式生效1989年11月国际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通过关于防止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诺德韦克宣言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召开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第2次 会议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中国加入其中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直接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1990年10月第二届世界气象大会在日内瓦举行会议通过一项部长宣言,呼吁各国政府立即采取措 施,保护全球气候“应对气候变化”溯源(会议机构政策)ENERGY ENVIRONMENT能源环境会议与重大事件国际应对气候变化80 中国投资2011.581 中国投资2011.51990年12月21

5、日联合国第45届大会通过第45/212号决议,正式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UNFCCC,下称公约) 1991年5月WMO第11次世界气象代表大会成立世界气候计划合作委员会(CCWCP)1991年6月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在北京 召开会议通过北京宣言,为今后发展中国家参与气候谈 判的立场奠定了基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召开通 过 了 2 1 世 纪 议 程 联 合 国 生 物 多 样 性 公 约、气候公约等文件 1992年6月中国签署公约189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成为公约缔约 方,这是迄今为止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影响最大、涉 及面最广、意义最

6、为深远的国际法律文书1994年3月21日公约生效1995年3月公约第1次缔约方会议(COP1)在德国 柏林召开通过“柏林授权”,开始强化缔约方义务的新一轮谈 判;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得出结论,有证据表明可以识 别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1996年7月公约第2次缔约方会议(COP2)在日内 瓦召开支持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的研究发现与结论,要求订立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和实现显著的减排量1997年4月气候议程机构间委员会(IACCA)第一次 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制订世界气象计划等1997年12月公约第3次缔约方会议(COP3)在日本 京都举行会议制订了京都议定书1998年11月公约第4次缔约方会议

7、(COP4)在阿根 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提出了有关京 都议定书运行规则和执行公约的工作计划,实现 上述目标的截止期限设定为2000年1999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提出“全球契约 (Global Compact)”计划,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 动。“全球契约”是企业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承担 环境责任的重要国际平台1999年10月公约第5次缔约方会议(COP5)在德国 波恩召开决定履行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促进京都议定 书早日生效,通过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 息通报编制指南等文件2000年11月公约第6次缔约方会议(CO

8、P6)在海牙 举行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其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 局,谈判最终破裂 2001年7月COP6续会达成波恩协定2001年10-11月公约第7次缔约方会议(COP7)在摩洛 哥马拉喀什召开达成马拉喀什协定,提出了有关议定书和执行公 约的详细规则2002年8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 召开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2002年8月中国正式批准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11月公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COP8)在印度 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 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2003年12月公约第9次缔约方大会(COP9)在意大 利米兰举行通过了第

9、一承诺期内造林与再造林CDM项目的模式和程 序规则2004年12月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COP10)在阿 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围绕公约生效10周年来取得的成就和未来面临的挑 战、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及在 公约框架下的技术转让、资金机制、能力建设等重 要问题进行了讨论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MOP)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7月28日第38届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部长会 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中、美、印、澳、韩、日发布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 伴意向声明,建立“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计划”2005年9月5日第8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

10、中国与欧盟发表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中欧 气候合作伙伴关系81 中国投资2011.582 中国投资2011.52005年11-12月公约第11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 书第1次缔约方会议(COP11/MOP1)在 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议以“双轨”并行的方式正式启动了后京都谈判,即 在京都议定书下成立特设工作组(AWG),谈判发 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简称AWG谈判)2006年1月12日“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部长级 启动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计划”正式启动2006年10月30日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牵头做出斯特恩报告全 球 以 每 年 G

11、D P 1 % 的 投 入 , 可 以 避 免 将 来 每 年 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6年11月公约第12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 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COP12/MOP2)在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达成包括“内罗毕工作计划”在内的几十项决定,以帮 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成立的“适应 基金”将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具体的适应气候变化活动2007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特设工作组谈判第四次工作会 议,推出了一份与发达国家后续承诺期减 排潜力和可能减排目标相关的综合信息的 技术报告汇总包括美国在内的36个主要发达国家与减排潜力相关 的人口、经济、能源、排放等方面的指

12、标和数据2007年8月公约秘书处公布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 需投资和流动资金报告估算了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回到目前水平所需 的额外投资和流动资金大约为2000亿-2100亿美元2007年9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 大利亚悉尼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发表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 清洁发展的悉尼宣言2007年10月“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第二次部 长级会议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欢迎加拿大作为第7个成员国加入该计划,确认了8个行 动计划和超过100个项目,其中包括18个“旗舰”项目, 并且公布将建立亚太能源技术合作中心2007年12月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 会公约第

13、13次缔约方会议暨京 都议定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13/ MOP3)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通过了巴厘岛行动计划2008年3-4月联合国2008年第1次气候变化谈判(公 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次会议, AWG-LCA1/KP5)在泰国曼谷召开各国在巴厘岛路线图指导下就防止气候变化、加强国际 行动确立谈判进程,京都议定书协议各方还就工业 化国家未来的减排途径进行协商2008年6月联合国2008年第二次气候变化谈判(公 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AWG-LCA2/KP5续会)在德国波恩召开为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拟订基础文本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八国集团

14、领导人发表声明,八国寻求与公约其他缔 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 一半的长期目标2008年8月联合国2008年第3次气候变化谈判(公 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3次会议, AWG-LCA3/KP6)在加纳阿克拉召开各国代表同意,在12月的波兰谈判之前起草一份可供讨 论的应对气候变化新行动的文本材料。“按行业设定减 排目标”不应导致发展中国家承诺减排限额,是否采取 行业方法应由一个国家自行决定2008年12月公约第14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 书第4次缔约方会议(COP14/MOP4)在 波兰波兹南召开中国提出“人均累计排放”的概念2009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全球绿色新

15、政的报告号召各国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从危机中寻求机遇2009年2月二十国集团(G20)召开“G20气候融资问 题研讨会”讨论气候融资问题2009年3-4月联合国2009年第1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5 次会议,AWG-LCA5/KP7)在德国波 恩举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谈判未 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6月联合国2009年第2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公 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6次会议, AWG-LCA6/KP8)在德国波恩举行谈判最终形成了一份长达200多页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协 议草案,成为哥本哈根大会的基础ENERGY ENVIRONMENT能源

16、环境82 中国投资2011.583 中国投资2011.52009年8月联合国2009年第3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非正式 会议,AWG-LCA/KP)在德国波恩召开对6月谈判后形成的文件草案进行了初步磋商,但仍然存 在巨大分歧,谈判进展缓慢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国 际会议2009年9-10月联合国2009年第四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 议(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 七次会议,AWG-LCA7/KP9)在泰国曼 谷召开将200余页的应对气候变化草案文本压缩了一半左右,以 便提交哥本哈根大会协商并达成协议。本次谈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