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829271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3 卷 第 3 期 现 代 农 药 Vol.3 No.3 2004 年 6 月 Modern Agrochemicals Jun. 2004 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 HPLC 残留分析方法 桂文君 黄雅丽 吴慧明 朱国念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杭州 310029) 摘 要 用稀盐酸和甲醇混合溶液提取柑桔和土壤样品中的多菌灵,并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残留的多菌灵。检测线性范围为 12000 ng,相关系数 r = 0.9996,最低检出量 1.010-10 g,最低检测浓度:土壤 0.025 mg/kg;果肉、果皮和全果 0.010 mg/kg。多菌灵在不同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

2、在 80.1%105.4%之间,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关键词 多菌灵 液相色谱 残留 柑桔 土壤 多菌灵carbendazim,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又叫苯并咪唑 44 号、棉萎灵等,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能防治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尤其对子囊菌和半知菌 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但它的残效期比较长,对哺乳动物有一定的毒性2,因此农产品中 多菌灵残留量的测定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多菌灵在多种作物上的残留分析方法有许多报导,如 荧光分析法3、红外光谱法4、气相色谱法5、薄层扫描法6、可见光比色分析及紫外光谱法7等。其 中,薄层扫描法灵敏度较低,比色法

3、及荧光法操作较繁琐且易受干扰,而气相色谱法需要对样品进行 衍生化处理,李俊凯等以紫外光谱法测定了多菌灵 在柑桔上的残留7,但该方法前处理繁杂,检测周期长,仅溶剂提取一步就须 24 h,易造成多菌灵损 失,且灵敏度低,因此,目前多菌灵的残留分析一般采用液相色谱法8-14,但该法在柑桔上的残留分析未见报道。 多菌灵不溶于水,微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常 规方法用有机溶剂很难将多菌灵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笔者用甲醇和稀盐酸混合溶液对样品进行萃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HP1100 液相色谱仪(DAD 检测器),色谱工

4、作站,国际型振荡器,2FG-85A 型旋转蒸发仪 试剂:甲醇、二氯甲烷、石油醚、盐酸(均为A.R.级) ; 无水硫酸钠 (A.R.级, 用前在马福炉中 600灼烧 4 h) ;甲醇(色谱纯) ;乙腈(色谱纯) ;水(二次重蒸) ;N,N-二甲基甲酰胺(重蒸) 多菌灵标样: 99.0%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柑桔(椪柑) ,土壤、桔果采自浙江衢州市郊柑桔园。 1.3 试验方法 1.3.1 分析原理 利用多菌灵易溶于酸性水溶液、在紫外光下有较强的吸收等特性,采用甲醇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作 为提取剂,将样品中的多菌灵提取出来,经液-液分 配等方法将样品净化, 再浓缩并定容至一定的体积,经 HPLC

5、 定量测定其中的多菌灵残留量。 1.3.2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 4.6mm(id)100mm, TRACE EXCEL 120 ODS-C18不锈钢柱,粒径 5 m。流动相:采用甲醇、乙腈和 0.1%磷酸水缓冲液梯度淋洗:0 min,甲醇 100%;4 min,甲醇 10%,乙腈 20%,缓冲液70%;6 min,甲醇 100%;停止时间 10 min。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1 nm。进样量:20 L。多菌灵相对保留时间:约 5.5 min。 1.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 0.01 g(精确至 0.2 mg)多菌灵标准品, 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 以

6、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即为标准母液。从上述标准母液中准确吸取 1 mL 于 25 mL 容量瓶中,以 N,N- 收稿日期:2004- 01- 14;修回日期:2004- 04- 18 作者简介:桂文君(1973 ),男,浙江桐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药环境毒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26 现 代 农 药 第 3 卷 第 3 期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摇匀,再从中准确吸取1 mL 于 10 mL 容量瓶中,以 N,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3.4 样品的前处理 (1) 土壤:称取制备好的土样 20.0 g(精确至0.01 g)于 250 mL 具塞三角瓶

7、中,加入 80 mL 甲醇和 20 mL(0.1mol/L)的盐酸水溶液,在国际型振荡器上振荡提取 2 h,用布氏漏斗抽滤,以 50 mL甲醇洗残渣,合并滤液于 250 mL 平底烧瓶中,在40水浴上减压浓缩至 4050 mL, 留待液-液分配。 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转移至 500 mL 分液漏斗中,加入 20 mL(0.1mol/L)的盐酸溶液和 100 mL 10%NaCl 溶液后,再加入 50 mL 石油醚剧烈振荡 1 min, 静置分层后, 弃去石油醚层。 下层水相用2mol/L NaOH 溶液调节 pH 值至 6.5,再用二氯甲烷萃取 3次,每次 40 mL。经无水 Na2SO4干燥,合

8、并二氯甲烷于 250 mL 平底烧瓶中,减压浓缩至近干,再用 氮气吹干,以 N,N-二甲基甲酰胺定容至 5 mL。 (2) 柑桔 (桔皮、 果肉和全果) : 称取 20.0 g (精 确至 0.01 g) 捣碎的样品 (果肉为 50.0 g) 于 2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 80 mL 甲醇和 20 mL(0.1 mol/L) 的盐酸溶液, 然后按土壤样品处理方法处理。 1.3.5 标准曲线 采用外标法定量, 将多菌灵的标准母液用 N,N-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成 0.1100 ng/L 的标准溶液。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测定了 HPLC/DAD 对多菌灵响应的线性关系(见图 1)。检测线性范

9、围为 1 2000 ng, 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 = 3.3548x + 86.653,相关系数 r = 0.9996,最低检出量:1.010-10 g,最低检测浓度:土壤 0.025 mg/kg;果肉、果皮和全果0.01 mg/kg。 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0 0 07 0 0 005 0 01 0 0 01 5 0 02 0 0 0 绝对进样量(n g )峰面积(A u . s )图 1 多菌灵标准曲线 1.3.6 添加回收率 取制备好的空白对照样品 20.0 g (柑桔果肉为50.0 g),加入一定量的多菌灵标准品,按上述方法 对样品

10、进行提取、净化、色谱测定后,计算添加回收率,结果如表 1 所示。多菌灵在不同样品中的添 加回收率在 80.1%105.4%之间,变异系数(CV)最大为 5.5%。 1.3.7 残留量计算公式 样品中多菌灵的残留量 X 按式(1)计算: 残留量 X=进样样品检出量(g)定容体积(ml)进样量(ml)样品重量(g)(1) 表 1 多菌灵残留分析方法添加回收率 土壤 全果 果肉 果皮 添加浓度 (mg/kg) 回收率 (XS)% 变异系数 (% ) 回收率 (XS)% 变异系数 (% ) 回收率 (XS)% 变异系数 (% ) 回收率 (XS)% 变异系数 (% ) 0.01 105.45.80 5

11、.50 0.1 87.02.12 2.44 90.72.76 3.04 86.32.33 2.70 98.31.63 1.66 1 88.93.18 3.58 80.14.17 3.80 91.21.04 1.14 92.33.12 3.38 5 82.72.70 3.26 88.01.87 2.13 99.51.48 1.49 注:表中的回收率值均为 3 次平行检测结果,S 为标准偏差。 2 结果与讨论 (1) 多菌灵不溶于水,微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因此,常规方法用有机溶剂很难将多菌灵从柑桔、土壤样品中提取出来。本文利用多菌灵在酸性条件下会成盐而易溶于水这一特性,使用甲醇和 0.1 mol/

12、L 的盐酸水溶液,在振荡器上振荡 2 h,提取基质中残留的多菌灵, 净化后直接用液相色谱仪检测,与李俊凯等7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简化了操作步骤。 (2)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柑桔和土壤中的多菌灵残留,利用 HP1100 液相色谱仪的 4 元梯度洗脱功能,采用 3 种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并选择快速短柱,使残留的多菌灵在 5.5 min 时流出,而其它基质共提物则在其后流出,对多菌灵不产生 干扰,从而使得定性定量结果更趋准确和真实。检2004 年 6 月 桂文君,等:多菌灵在柑桔及土壤中的 HPLC 残留分析方法 27 测线性范围为 12000 ng,添加回收率在 80

13、.1% 105.4%之间,最低检出量 1.010-10 g,最低检测浓度土壤0.025 mg/kg; 果肉、 果皮和全果 0.010 mg/kg。该方法定量准确、快捷,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典型色谱图见图 2图 8。 图 2 多菌灵标样色谱图 图 3 土壤对照色谱图 图 4 土壤样品色谱图 图 5 果肉对照色谱图 图 6 果肉样品色谱图 图 7 桔皮对照色谱图 图 8 桔皮样品色谱图 参考文献 1 刘乾开, 朱国念. 新编农药使用手册(第二版)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09 2 吴丽明, 黄伯俊. 多菌灵对小鼠精子形态及雄鼠生育力的影响 J. 职业

14、医学, 1992, 19(l): 1112 3 蒋新田, 丁明. 多菌灵的荧光法测定研究 J. 分析化学, 1989, 17(9): 823825 4 丁明. 多菌灵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 J. 农药, 1989, 28(1): 1617 5 Chiba M. Progress in clean-up and derivatization techniques for pesticide residue analysis J. Pesticid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1987, 337340 6 陈建立, 姜敏怡. 多菌灵薄层-紫外分析方法研究 J. 农药, 1

15、986, (4): 67 7 李俊凯, 易金兰, 程玲. 柑桔中多菌灵残留量紫外光谱分析 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 21(2): 131134 8 孔祥虹, 何学文, 张妮华,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的多菌灵残留量 J. 化学分析计量, 2003, 12(1):1314 9 Mikio C, Raj P Sing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enomyl and carbendazim in aqueous media J. Agric. Food Chem, 1986, 34: 108112 10 Rodney J B, Heath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