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织成共享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2890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育织成共享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教育织成共享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教育织成共享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08网络世界网络世界责编:崔玉玉邮箱:责编:崔玉玉邮箱: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网络强国新时代 4云中漫笔互联网大咖秀网 线 一 通网 线 一 通 , 资 源 流 动资 源 流 动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镇马耳岩小学距县 城150多里,曾经是全县教育最落后的学校 之一。而今,该校的学生们能够享受到河南 省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的课程资源,甚至参 与深圳南科大实验二小国家级课程统整项目 实验。 这离不开近年来该县网络教育的发展。 卢氏县的199个教学点已实现网络课程资源 全覆盖。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根网线、一个 摄像头连在一起就是一个简易的直播平台, 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可以

2、随时随地做直播、收 看课程讲解。卢氏县部分学校还借助地理优 势,建立“集体备课联盟” ,跨校、跨乡, 甚至跨县、跨市进行集体备课,与西峡县、 栾川县一些名校建立联盟,解决了小规模学 校集体备课难的问题。 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高质 量的教育,是许多农村教师多年来的心愿。 “网络课程资源让我们山里娃实现了与城市 孩子的同步成长。 ”五里川镇中心校校长王 保发感慨道。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2016 显示, 中国不足 100 人的小规模学校有近 12.7 万 所,占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7%,不足10 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个。生源不足、师资 匮乏、办学条件差、升学率低是小规模学校 普

3、遍面临的困境。而网络教育,是破解这一 难题的方法之一,在许多地区,发展网络教 育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四川成都市机投小学,地处成都三环 外,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大部分教育资源 来源于学校。近两年,学校加入了市里组织 的数字学校和未来学校建设等项目,在区教 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采用购买高校科研服务 和自我创新应用相融合的方式,开展了大量 的基于“云+网+端”应用的项目式学习,尽 可能地在学校里给学生提供丰富课程资源, 让孩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 学” ,接受最适合的教育,为教育公平和均 衡奠定了基础。 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推动优质教育 资源向边远、贫困、革命老区流动,向薄 弱学校流动,中

4、国的乡村教育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一 处 授 课一 处 授 课 , 八 方 聆 听八 方 聆 听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曹献英老师是个很 受学生欢迎的“新潮”老师。作为高校翻 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者之一,她的教学 内容都存放在一个叫做蓝墨云班课的平台 里。她的工作设备包括电脑和手机。电脑 用来录制、推送微课视频等资源,手机则 在课堂上使用。最让学生满意的,是曹老 师推送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名师资 源供学生学习参考。 所谓翻转课堂,即“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 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协作探究知识。 “这样 课堂活了,学生们可以进行个性化发挥。 ” 曹献英这样认为。 近几年,为发

5、展网络教育,海南大学每 年支持建设一批网络课程。精品视频共享 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高标准网 络辅助课程的建设,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教与学的质量 都得到飞速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 究所齐媛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仅仅 依靠传统教育无法应对未来挑战已成为共 识。网络教育从空间、时间、关系3个层面 扩展了传统教育途径,促进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学习经验之间的整合与 协同。变革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 力是发展网络教育的根本目标。 如今,海南省教育厅已立项建设41门高 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校课程共享联盟, 打造基于网络视频的混

6、合教学模式。其目 的,是形成优质课程市场化共享机制,实现 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弥补优质课程与师 资力量不足,推动高校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现 代教学方式的转变。网 上 学 习网 上 学 习 , 人 人 有 成人 人 有 成当前,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丰 硕成果。 “宽带网络校校通”发展迅速,全 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0%、多媒体教室 比例达83%,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 规模。 如何进一步推动网络教育发展?教育 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要建立优质数字教 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和知 识产权保护机制,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 服务平台,将优质资源辐射到每个学习 者,缩小数字教育鸿沟和差

7、距。同时,鼓 励多样化教育服务,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 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 源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将其作为教学必 备的内容。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 育资源的新机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 新服务供给模式,为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通过全社会的参与,来形成各种形态 的学习型组织,使我们的学生、我们的青年 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实现终身学习。 ”北京 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建设学习型社 会、学习型国家,是时代的要求。而办好网 络教育,将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认为,中 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网络教育”作为一 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显示了党中央对智

8、能 化时代渐行渐近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 把握,也是党中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 要求。网络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使优质 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课程可以 依托网络实现全社会的共享,从而可以更 好地推进教育公平。中 拉 合 作 发 展 迅 速中国与拉美人口接近全球人口的 1/3。近年 来,双方合作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利益 的交汇点和契合点日益增多,形成相互倚重、共同 发展的喜人格局。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日益迅速。据 中国海关部门统计,2016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进出 口贸易额为2165.6亿美元,占整个中国货物进出口 贸易额的 5.9%。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 大。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

9、大贸易伙伴国,拉美是 仅次于亚洲的中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双方在 投资、金融、产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领域的合 作快速推进。 随着中拉经贸发展,中拉文化交流也更加频 繁。2017 中国横琴首届“中国-拉美杯”国际足 球邀请赛在珠海开赛。 “足球是众多拉美国家的第 一运动。以足球为纽带,中国拉美间文化交流合作 可以发展得更快。随着中拉杯国际足球邀请赛 的落地,我们会按照中拉博览会的总体部署,丰富 深层次内涵,为中拉的文化、体育交流搭建更多的 平台。 ”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杰对 此表示。 在中拉“璀璨之夜、琴鸣天下”的晚会上,中 拉艺术家展现了中拉多元文化和艺术。作为此次中 拉博览会

10、的配套活动, “璀璨之夜”以国际的视角、 创新的理念,向公众介绍拉美文化,向世界展示中 国风采。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文化为介质,搭建一个中拉关系高速发展的平台,强化珠海中拉关系桥 头堡的作用,开启中拉关系新未来。网 络 平 台 前 景 广 阔拉美经济学家吉列尔莫指出,如果拉美不能及 时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错失一次难得的发展 机遇。随着中拉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和中拉合 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拉美企业想要走进中 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拉美发展。 阿里巴巴在巴西通过“速卖通”力推海外电商 业务,销售额占巴西人海外网购的20%。目前,拉 美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无论是在增长速度还是在重 要性上

11、都备受关注。 来自巴西的华商企业中拉联合公司打造的位于 巴西圣保罗市区的“中拉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中心” (中拉中心) ,将与中国企业共同布局巴西及拉美市 场,包括电商市场营销网络、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 网络等。珠海横琴自贸区积极促进中国与拉美地区 在跨境电商、经贸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造 横琴中拉经贸合作平台。在横琴自贸区内,以跨境电商为抓手的中拉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拉 美 抓 住 中 国 机 遇中拉博览会吸引了来自24个拉美国家和其他33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523家企业和机 构参与,展馆迎来了5万人次参观。来自巴西、墨 西哥、阿根廷、巴拿马、智利、厄瓜多尔、秘鲁、 乌拉圭等拉美国家

12、,以及泰国、越南等“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的企业,与阿里巴巴、三一重工、格 力电器、华发集团等中国企业签订了产业合作项目。 拉丁美洲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马克思 普埃雷东 称: “拉美目前以38%的接受度位居欧洲跨境电子商 务第三位,仅次于北美与大洋洲;又以41%的接受 度位居北美跨境电子商务第二位,仅次于欧洲。 ” 有分析人士指出,拉美地区对跨境电商有较好的接 受度。 一家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 “物联网+”已 经是一种经济发展趋势。中拉跨境电商平台虽然受 物流、外汇管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发展前景 仍被看好。2008年, 纽约时报曾刊登过绝版:美国 报业的生与死这篇探讨新媒体变革的文章。配

13、图漫画里,一位金发女主角厉声拷问:纸媒的公 信力是否徒有虚名?这个女子正是以阿里安娜 赫 芬顿为原型创作的。 被业界奉为“新媒体女王”的阿里安娜 赫芬 顿是 赫芬顿邮报 的联合创始人,这张“报 纸”的口号是“打造全球第一份互联网报纸” 。虽 然,不像纽约时报那样拥有庞大的记者写作 团队,但靠着博客作者供稿、提供免费阅读服 务, 赫芬顿邮报已经成为了新闻聚合平台运营 的典范。用户点击的增长、投资人的青睐更使得 赫芬顿邮报 名利双收,打破了“新媒体盈利 难”的魔咒,还拿到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 普利策新闻奖。而阿里安娜 赫芬顿正是赫芬顿 邮报成功的关键所在。 1950 年,阿里安娜赫芬顿出生于希腊雅

14、 典。16 岁那年,她远赴英伦,进入剑桥格顿学 院主修经济,毕业后从事写作。1980 年,阿里 安娜移民美国。在那里,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 迈克尔赫芬顿,阿里安娜由此接触到了政治。 虽然在 1998 年两人离婚,但她依旧沿用着“赫 芬顿”这个姓氏,并在 2003 年以独立候选人身 份参选加州州长,对阵“演而优则仕”的阿诺 德施瓦辛格。 这次参选对阿里安娜而言并不成功,不 过,最终退选的她在互联网领域“收之桑榆” 。 阿里安娜转战在线新闻博客圈,找到了最适合 自己的舞台。2005年 5月,阿里安娜创办 赫芬 顿邮报 ,虽然自称“报” ,却并没有印过一个 字,因为这是一家彻彻底底的新 媒体。它具有博

15、客自主性与媒体 公共性,其“分布式”新闻发掘 方式和以网页为基础的社会化新 闻交流模式独树一帜,新锐的报 道风格引人注目。2011 年,曾经 的互联网行业翘楚美国在线宣布 以 3.15 亿美元收购 赫芬顿邮 报 。完成收购后,阿里安娜不 但继续管理原先的团队,还接掌 了美国在线的内容部门。身上被 押了这么重的宝,足见阿里安娜 在新媒体领域的女王之姿。 在 赫芬顿邮报 之前,阿 里安娜曾经建立过多个时事新闻网站,但直到创办赫芬顿邮报 , 阿里安娜才真正掌握了互联网新闻的秘诀。她说: “互联网让我们知 道什么方式能够吸引读者、刺激评论、共享传播,并激发他们参与 的欲望。今天的读者倾向于按需索取新闻

16、,并按自己的标准重组新 闻,在一个更广阔的语境里使用新闻。 ”显而易见,互联网是最合适 的平台。网 络 教 育 织 成 “ 共 享 圈 ”本报记者王萌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办好学前教办好学前教 育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 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网络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网络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党和政党和政 府的一系列举措府的一系列举措,助推网络教育更好地发挥共享教育资源助推网络教育更好地发挥共享教育资源、转变教学转变教学 方式方式、实现终身学习的作用实现终身学习的作用。新媒体女王赫芬顿海外网吴正丹中 拉 合 作 瞄 准 跨 境 平 台海外网戴尚昀中 拉 合 作 瞄 准 跨 境 平 台中 拉 合 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