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24374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坐。周官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史记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C.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答案】C.2. 隋唐时期,田土所出,粮食而外,兼重桑麻,而桑尤为重要。隋时征调,桑土以绢,麻土以布。唐时亦有蚕乡和非蚕乡之分,其调绢、布,各随乡土所出,绢还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这说明隋唐时期A. 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B. 赋税政策影响土地经

2、营C. 农民的负担较为沉重D. 市场流通的货币较杂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调主要征收绢、帛、布等纺织品,所以在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中,女子纺织品除了自给自足外,主要用于缴纳赋税,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农桑并种,并未体现出专业性,排除 A。材料体现农桑并种,没有涉及农民的负担较为沉重,排除 C。由材料“绢还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可知绢具有一定的流通价值,不能体现市场流通的货币较杂乱,排除 D。3.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说经

3、(演说佛书) 、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 、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 。这反映出宋代A. 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 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 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来,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收入增加,相应的世俗文化兴起,说话艺术逐渐成为市民阶层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于是出现了以此为生的专门的说书人,故 D 项正确。唐代已经出现“说话”艺术,排除 A。B项说法错误,在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世俗文学不可能成为文化主流,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而是强调城市经济发展

4、推动市民文化发展,排除C。4. 酉官父姆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 年) ,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A. 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B. 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C. 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D. 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将纲常伦理与政治相结合,意识形态与政治相统一,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故 A 项正确。B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体现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

5、中的忠孝观念,排除。C 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政治统治渗透纲常伦理观念,而不是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排除。材料体现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而不是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排除 D。5. 1853 年,由于反清组织小刀会占领上海部分地区,1853 年至 1854 年间外国领事暂代清政府收取上海的关税。1854 年 6 月清政府与美英法三国领事会谈并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三名领事代表组成的税务司署上海海关税务司。该机构的设立A. 使得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B. 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C. 缓解了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D. 标志着中国海关走向了近代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农民

6、起义军占领上海,导致上海海关税收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往来;为了保证上海中外贸易的正常进行,外国势力暂时接收上海海关;之后,面临内忧的清政府与之谈判,被迫将上海海关交予外国人,成立了上海海关税务司,由外国人收税后交予清政府;故材料反映上海海关税务司的设立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B 项正确。材料强调上海海关税务司设立的背景,而不是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而是强调上海海关税务司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排除 C。中国海关走向近代化是在 1861 年成立海关总税务司,排除D。6.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

7、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A. 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 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 推功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是反对尊孔的;袁世凯上台后大肆宣扬孔教,意图为其称帝而做舆论准备;先进的知识分子章太炎等立即反对,并掀起了思想界的深层革命新文化运动,故 C 项正确。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材料没收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而是关于孔教的争议引发思想解放运动

8、,排除 B。近代中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 D。7. 1937 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于 8 月 21 日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有效期为五年。中共在解放周刊立即发表评论指出“不侵略间的结合便是对于侵略者有力的打击” 。该条约的签订A. 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B. 表明国民党反苏政策的失败C. 促使国共两党开始考虑合作D. 扭转了抗日战场的不利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与苏联结盟,表明了反法西斯的态度,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没有涉及国民党反苏政策的失

9、败,排除 B。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已经实现分裂对抗到走向合作抗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D 项夸大条约签订的作用,说法错误,排除。8. 下表反映了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其影响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年份注册(万户)从业人员(万)注册(万户)从业人员(万)198841000 多2300 多19909.8170.21328.32092.8199213.92301533.72467.7A. 改变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B. 促进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C. 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 充分体现了我国按劳分配的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从

10、 1988 年开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992 年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C项正确。材料反映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排除A。材料反映的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农村改革,排除 B。在公有制的体制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排除 D。点睛:表格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时间范围(1988、1990、1992)和数据变化(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 ,提取有效信息为: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结合 1992 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9. 伯利克里时期,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

11、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 司法监察制度日趋完善B. 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C. 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D. 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陪审法庭对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批准权,起到了制衡作用,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监察制度日趋完善,而是强调权力制衡,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而是强调权力制衡,排除 B。材料强调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是保护民主政治的运行,排除 C。点睛: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 ,结合权力制约的

12、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0.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B. 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C. 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D. 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天主教逐渐遭到人们的反对,社会价值观逐渐从禁欲主义转变为以人为主的人文主义思想,因而绘画的对象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故 A 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信仰上帝,排除 B。材料没有

13、涉及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而是强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排除 C。文艺复兴时期,教权依然凌驾在世俗政权之上,排除 D。11. 1832 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56 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 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 40 多个新选区。这反映出英国A.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B. 长期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C. 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D. 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答案】D【解析】根据 832 年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展开,以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逐步兴起,为保护自身利益,工业资产阶级也要求参与政权,从而推动议会改革,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工业革命推动

14、了英国政治变革,没有特指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排除 A。材料涉及议会改革,没有体现腐败问题得以解决,排除 B。材料强调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变革,没有特指是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排除 C。点睛:本题以英国议会改革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推动议会改革的因素,可从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的角度思考即可。12. 1971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 1/4,美元汇价暴跌。1973 年初美元再度贬值 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 年 3 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A. 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B

15、. 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C. 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占据主导地位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初,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美国首当其冲,表现为美元多次贬值,其他国家纷纷宣布与美元取消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欧、日纷纷发展自己的货币体系,美元失去了霸主地位,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多元化,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不代表美国失去经济霸主地位,排除 A。材料强调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而不是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只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瓦解

16、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排除 D。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康熙下令停止圈地弊政,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例,给予垦荒者更多的优遇。又规定地方官能招徕垦荒者升迁,否则罢黜。实行“更名田” ,将明朝藩王土地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户,承为世业,使耕种藩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实行蠲(免除)免政策,1685 年至 1687 年,康熙先后将河南、直隶、湖北等九省田赋普免一周;l711 年,又将全国各省钱粮分三年轮免一周。1712 年,康熙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 5 亿 5 千万亩增加到康熙末年的 8 亿亩以上,人口也迅速增长。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清末中国与西方接触以后,农业发展偏重于农业商品化、科学农业的发展。1894年以前,郑观应、张之洞和孙逸仙等知识分子引介和倡导肥料学、土壤学、植物学等为主的现代农业。1894 年以后, 苏报 申报 国闻报等地方报纸刊登欧、美、日的农业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