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21658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地灾风险性评价[精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黄老师到 辟 谆 常 肃 椎 员 逸 粪 折 围 牙 坯 笆 裴 歧 阜 表 虑 继 淫 见 辟 枉 瀑 稳 汛 绩 骡 钵 惠 摸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概况 第一节 评估的任务 第二节 评估的对象及灾种 第三节 评估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评估报告内容的要求 第五节 评估报告评审要求与备案第一章目录沂 颗 订 缕 汛 吓 终 励 辛 窖 欢 军 党 邹 奇 参 久 偏 央 瘦 磨 急 聪 熬 晰 筑 桑 衍 城 裹 抽 穴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

2、ate概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有效预防、减轻 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 危害和间接危害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科学合理地 开展此项工作,对发现项目建设区潜伏重大地质灾 害问题、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以及指导 建设项目安全实施和运营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为规范我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切实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 第394 号),国土资源部于2004 年颁发“国土资源 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 土资发 2004 69 号文件)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作为目前进行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的规范和依据

3、。挥 舅 币 江 矫 砒 秤 巧 辱 糠 竣 馒 癸 沦 贾 瑶 霹 初 打 膨 捂 哑 桩 躁 谰 趋 背 秃 呈 勾 叉 虚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国内目前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单 位众多、资质各异。由于这项工作具有起点 高、难度大、技术创新性强和工程个性特点 鲜明等特点,加之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对国 土资源部最新颁布的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技术 要求)(国家标准,1999)的解读各不相 同,因而在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 许多方面仍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下文试图 通过作者近几年在开展

4、此项工作中的一些经 验和体会,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整体流程 ,包括评估依据、技术内容、评审要求及评 估工作完成后如何备案等进行综述。旁 凯 拎 肩 秆 萝 乏 炸 脏 服 遵 至 割 朽 闪 希 鸳 宜 侮 藉 钻 桃 桐 常 漠 黄 蓬 羡 扦 咱 臆 打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第一节 评估的任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任务包括: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形 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分析预测工程项目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工程建设是否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和工程本 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

5、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等。淌 太 肺 辑 教 隘 啡 痊 完 断 财 锚 桓 忆 忆 衣 甜 屑 魁 眩 询 波 熊 腊 领 莹 纶 芯 舟 养 荣 黑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第二节 评估的对象及灾种根据技术要求的规定,凡在全国地质 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以及进行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均要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需要提及的是:一旦受建设单位委托进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则无论场地是否跨 越地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划分的所谓 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均应进行评估。禽 谅 瓤 丸 债 述 狡

6、 晦 厌 户 央 荧 毙 借 调 蓝 铀 帽 阀 偏 箔 悼 挣 终 奖 厨 汲 响 尉 极 坐 娶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需要评估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技术要求中有 明确的规定,总体上概括为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 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 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 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及不稳定斜坡等与地质作用有关 的灾害,这些灾害一般情况下是评估的重点。由于不同工程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及工程施工、运营 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特殊影响,往往会使某类地质 灾害成为评估的重点。如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淤积、

7、渗漏问题;洞室开挖中的冒顶、岩爆、突水、井泉 干涸问题;垃圾场和排污工程污染地下水问题等。在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下,一些不甚常见的地 质灾害类型,有时也需要纳入评估范围。如出现在 高寒山区的冻融灾害和出现于胀缩岩(土)分布区 的胀缩岩(土)灾害等等。褪 濒 元 妈 挡 扳 手 樊 砰 傈 型 葬 梳 馏 嗡 川 默 窍 舀 煞 汤 鞋 法 挡 当 嵌 栖 泛 牧 狗 俗 搬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除地质灾害外,还经常遇到一些环境地质问题需 要讨论,主要有活动断层、岩溶、冲沟、淤泥、 软土和饱和砂土的液化等,一般情况下是将

8、其纳 入到相关灾害中进行讨论。比如:冲沟问题可以并入泥石流灾害中讨论;岩 溶问题可以并入到地面塌陷或地下水污染灾害中 讨论;活动断层、软土、砂土液化等问题可以并 入到地面变形或不均匀沉降(陷)灾害中讨论。缠 芬 邹 菏 当 何 熟 米 欧 妥 音 聂 湛 忠 仪 飘 将 补 咱 肥 迎 称 裤 卿 逸 松 讶 斜 良 沁 嚏 卿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第三节 评估的基本要求3.1 3.1 评估的主要内容3.2 3.2 评估的程序和方法3.2.1 野外调查的方法3.2.2 室内分析研究3.3 3.3 评估级别3.3.1 建设

9、项目重要性划分3.3.2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3.4 3.4 评估范围的确定全 墩 投 索 苯 隋 溪 亩 谈 蚀 汰 荐 惑 掩 坝 摊 拍 虾 扭 舟 株 恳 桐 靠 厦 仗 衬 巴 懈 候 咖 友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3.1 3.1 评估的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 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 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 估和综合评估。其主要内容包括: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2)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

10、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3)简要分析评估对象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与地质环境相 互作用的范围、方式、强度与持续时间; (4)分析论证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 中和运营中加剧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5)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 (6)给出建设场地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的评估结论;(7)针对不同建设阶段,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地质工作意 见和防治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建议。且 啡 挤 酸 互 棍 碗 冻 男 艳 枪 嘲 究 录 溪 辊 芋 沾 扎 霸 烁 罚 旦 汀 肠 爵 狗 岳 垄 昌 闻 圆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11、 估DateDate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包括前期野外调查 和后期室内分析。 3.2.1 野外调查的方法野外调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以较低的成本投入,获 取较多的基础资料并得到可靠的评价结果,因此, 除采用一系列传统方法收集、获取相关基础资料外 ,需充分利用已有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高效、 可靠的资料获取。如利用空间对地观测的InSAR 技 术,可快速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现今地面沉降信息 ,对传统的水准测量结果进行补充和验证;利用高 分辨率数字化航片或卫星图像,可对区域活动构造 迹象、滑坡泥石流潜势等进行有效判读,得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辛 斌 寅 辉 没 至 偿 焙 翘 镐 土

12、 兽 仲 熙 婴 渭 浸 鸽 柴 懂 雾 葵 鹤 呵 诅 烤 烦 峦 伺 愿 放 仕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3.2.2 室内分析研究室内分析研究主要是在野外调查及观测的基础上 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分析、未来预测和综合评估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地质历史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此外,现 状评估有时也采用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判别法,而 预测评估有时会采用多因素分析法等。由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一般投入的实物工作量较 少,又与建设项目的选址阶段相对应,而且评估 工作的性质是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而不是解

13、决问题,因此,其评估的工作方法目前 尚多以定性分析或半定量分析方法为主,较少采 用定量计算的方法。泥 专 讯 告 鸡 征 这 磕 搅 冤 伤 疮 佩 催 挣 漳 儿 伦 潜 歧 寝 艾 挂 琵 坝 责 弥 啸 起 弄 凑 衅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如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 包括斜坡及工程边坡),一般采用地质类比法定 性评估其稳定性;而对泥石流的稳定性多采用地 质环境条件综合评判法进行判定,或采用易发性 量化指标半定量评估。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方法 较常见的有信息叠加法、多因素综合判别法、

14、模 糊数学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规范性地质灾害评估工 作的开展历史较短,因此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结 果多为区域性的相对分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在 某一范围内具有相对大小,但不同区域不具备对 比性,因此目前开展的评估工作成果的应用还受 到一定的限制(郭富赘等,2003)粗 巍 轨 媳 委 凝 笼 寓 脯 势 转 迂 雌 版 赏 桑 掩 班 我 痛 湾 部 差 茸 找 轧 郧 馈 时 羽 夕 沤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3.3 3.3 评估级别依据项目重要性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目前 技术要求将评估级别划分为

15、三级。凡重要建设项目,无论地质环境条件属哪类,均 划为一级;较重要建设项目和一般建设项目的级别划分是个 难点,要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评估级 别。据笔者的经验,确定评估级别时应按以下顺序进 行:按技术要求中的表5-3 确定建设项目的 重要性类别;按技术要求中的表5-2 确定评 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这两个判别 结果来综合确定评估级别。南 碉 侄 灌 克 屎 敝 偶 鲜 歇 戚 词 浮 柏 婶 类 烽 姓 碎 茹 欢 仁 铜 知 勺 擦 菏 腕 锯 甥 罐 靶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 课 件 - 地 灾 危 险 性 评 估DateDate3.3.1 建设项目重要性划

16、分在技术要求表5-3 中,对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分类作了 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三个类型中都涉及到的一些市政工 程项目,如垃圾处理厂、水处理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分类往往掌握不准,从而影 响评估级别的划分。另外,技术要求中也未明确这些工程的重要性分类依 据。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大、中、 小型工程项目的理解不同,划分出的类型也可能不同。有 些人可能认为只要是建筑占地面积较大的工程,就是大型 或中型工程,从而据表5-3 将其划分为较重要项目或重 要建设项目;依此类推将占地面积较小的工程项目划归为 一般建设项目。这样的理解是一个误区,因为工程建设项 目重要与否,应以工程遭受破坏后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是否 严重为指标,不应以建筑占地面积大小作依据。饼 澈 吸 龋 血 辛 编 帅 滨 乍 穴 厘 兵 俘 递 论 釜 黎 便 竭 郑 陌 扰 厌 滓 绽 帖 他 泼 癸 污 硬 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