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582114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0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研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I摘摘 要要机构投资者是指投资性的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它们十分关注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它们也有能力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而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行为模式与这种能力能否有效发挥密切相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由于其成熟的股市,出现了许多机构投资者直接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成功案例,而且这种模式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极力推崇。本文在充分肯定这种模式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其存在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式,即机构投资者通过挑选优胜者(指绩优公司)模式提高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双赢”的目的。与直

2、接参与模式比较,挑选优胜者模式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优势。从成本效益角度而言,这是一种更为“便宜”的行为模式。论文首先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点及存在的缺陷,指出除了养老基金,其他机构投资者都缺乏直接参与的动力。而且即使养老基金直接参与,也面临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继而在详细说明挑选优胜者操作流程的同时,剖析了其要达到实施效果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模式与美国机构投资者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得出通过挑选优胜者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可行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挑选优胜者不论是在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的效果上,还是在诸如处理与上市公司关系上,以及发挥投资特长等方面都优于直接参与模式。论

3、文最后联系我国具体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应该采用挑选优胜者模式而不是直接参与模式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理由,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直接参与 挑选优胜者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IIAbstract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king investments. Concerned withinterest of themselves, they pay great attention on corporate governanc

4、e of public listedcompanies. Meanwhile, they also have abilities to participat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And the behavior pattern of governing corporation is the key to exert these abilities.There are a few successful cases tha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irectly take part in thecorporate governance in

5、 western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grownstock marke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Moreover, this pattern is supported by manyacademicians. But in despite of some advantage, such pattern has solid objection. Basedon that, this thesis brings forward a new pattern that institutional

6、investors improve thewhole lev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y choosing winners (companies of good results), sothen they can achieve as well as public listed companies. Compared with the pattern ofdirect intervention, choosing winners has advantages in many aspects. In the point of coststo earnings, th

7、e latter pattern is more “cheap”.After discussing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pattern that institutionalinvestors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thesis points out majorinstitutional investors lack the drive to do so, except for pensions. Furthermore, even ifbeing active,

8、 pensions have to face difficulties beyond their capabilities. Then based onintroducing the flow of choosing winners, the thesis analyses conditions through which itcould attain purposes. Considered with American practice, it is clear that this pattern isfeasible. Further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t

9、hat choosing winners precedes directintervention not only on the effects of 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but alsoharmonizing relationships with managers.Finally, the thesis discusses reasons wh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hould upgradecorporate governance of public listed companies through choosing

10、winners in China andprovides some suggestion on the performance.Keyword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Corporate governanceDirect intervention Choosing winners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11、。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本论文属于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11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

12、司治理的关系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关系1.1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是指投资性的金融机构,一般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共同基金等。它们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零散融资,对社会公众负有一种信托责任,承担着预定的支付义务。因而为谋求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机构投资者倾向于理性的长期投资,不轻易搞短线操作。沃伦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就是只做传统的长线投资,其道理是: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大幅度波动,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始终如一的准确预测1。也就是说,短线操作的收益和损失都会非常

13、大,难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并且综合来看其收益也不如长期投资。当然,这是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前提的。例如安然事件就让长期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资者亏损上亿美元2。同时,这个案例也说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自然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问题。麦肯锡 2002 年对全球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公司治理问题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有 6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宁愿多花钱,也要去购买治理结构良好企业的股票,机构投资者也愿意为治理良好的公司的股票多付出 28%溢价3。另外,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雄厚的资金实力,二是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1)雄厚的资金实力)雄厚

14、的资金实力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规模及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数量都有了巨大增长。资料表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机构投资者的总资产从 1980 年的 3.2 万亿美元(占各国 GDP 的 38%)增加到 1991 年的 16.3 万亿美元(占各国 GDP 的 90%)和 1995 年的 24.3 万亿美元(占各国 GDP 的 106.5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各公司股份已经占各公司平均总股本的 50%以上。机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2构投资者从社会吸收闲散资金,聚集了巨额的资金。2)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

15、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投资者投资于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存在一个收集有关该企业和证券的信息问题,而收集加工信息是需要花费时间和费用的,而且需要投资者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至于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从业人员大都经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他们是证券投资分析专业人士,在知识、专业技能、时间、精力上比单个投资者有巨大的优势。机构投资者从事信息加工的成本一定会比非专业的一般投资者要低得多,信息也全面得多。由于机构投资者掌握着雄厚的资产,拥有经验丰富的投资分析专家,它们能对上市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 美国 chen(2004

16、)的统计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董事会表现出年轻化,外部化,专业化的特点,而这样的董事会被认为是有效率的5。国内肖星,王琨(2005)的研究也指出,除了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在基金持有公司和其他公司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之外,基金持有公司在董事会成员专业水平、外部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成员教育程度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更优的水平6。但是以上研究也存在一个困难:难以获得有关治理活动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行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随意性很强。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治理上市公司的行为模式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来说,是保证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关键。1.2 美国机构投资者美国机构投资者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共同基金三类。但对不同的国家来说,其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