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20102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荣新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编撰感言 荣新江 荣新江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 吐鲁番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古代称作高昌。丝绸之路干道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可以直接到吐鲁番盆地,也可以分别经 过楼兰、伊州(哈密)到达吐鲁番。再由吐鲁番西行,经焉耆、龟兹(库车) 、 疏勒(喀什) ,翻阅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南亚、西亚地区。因此,古代高昌 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不论佛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 、道教、摩尼教、景 教(基督教)等等,都曾在此地流行。公元 327 年,河西王国前凉在此设立高昌 郡,以后从 460 年,经过阚、张、马、麹氏统治的高昌国

2、,到 640 年唐太宗灭高 昌国,设立和内地州县体制相同的西州,吐鲁番成为唐朝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 9 世纪初叶唐朝势力退出后,这里被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所控制。9 世纪中,回 鹘汗国瓦解,部众西迁,在吐鲁番盆地建立高昌回鹘王国(或称西州回鹘、畏吾 儿王国) 。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吐鲁番文书的时代,主要是从高昌郡到唐西州时期 (公元 4 世纪8 世纪) 。 一、新获吐鲁番文献的整理经过 一、新获吐鲁番文献的整理经过 吐鲁番盆地因为气候干燥,所以除了交河地区比较潮湿之外,大多数遗址的 古代文物都能够保存下来,不论是佛教寺院、洞窟,还是民居、墓葬,比如在中 原地区早已腐蚀掉的丝绸、纸张,都能保存下来。因

3、此,从 19 世纪末叶以来, 吐鲁番盆地就是考古者的乐园。 俄国的克莱门兹 (D. A. Klementz) 、 奥登堡 (S. F. Oldenburg) , 德国的格伦威德尔 (Albert Grnwedel) 、 勒柯克 (Albert von Le Coq) , 英国的斯坦因(M. A. Stein) ,日本的大谷探险队,都在这里发掘到大量的古代文 物和文书。19591975 年,新疆考古工作者配合当地农田水利建设,在阿斯塔 那(Astana)和哈拉和卓(Khara-khoja)古墓区进行了 13 次发掘,获得大量从 高昌郡到唐西州时期的古代文书。以后,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又有少量的发掘。

4、以 上这些考古发掘中所得的汉文文书, 大多数已经陆续出版, 主要的专著有: 沙知、 吴芳思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 (2 册,上海辞书 出版社,2005 年) ,小田义久主编大谷文书集成 (4 卷,法藏馆,19842010 年)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 (图录本 14 册,文物出版社,19921996 年) ,柳洪亮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 。 然而,吐鲁番盆地是个聚宝盆,古代文物和文书仍在不断出土。1997 年, 吐鲁番文物局考古工作者清理了洋海 1 号墓,出土一批阚氏高昌王国时期(460 488 年)的珍贵文书。20042006 年

5、,吐鲁番阿斯塔那、巴达木、木纳尔等墓 地又陆续出土了一批文书。同时,吐鲁番文物局又陆续征集了近十年来从吐鲁番1地区流散出去的古代文书,其中除了一组来自台藏塔之外,大多数都是来自吐鲁 番的古代墓葬。 2004 年我带学生考察吐鲁番遗址时,在吐鲁番博物馆见到洋海出土文书, 建议吐鲁番文物局早日整理。2005 年 4 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各 个单位达成合作协议,由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三人负责,组成了一个“新获吐 鲁番出土文献整理小组” ,开始从事整理工作。这项工作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 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

6、究中心 “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 理与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工作方式是根据吐鲁番文物局提供的彩色照片或从计算机传输过来 的图片,先在北京大学以读书班的形式汇读,做释读和录文工作。然后再利用假 期到吐鲁番博物馆核对原卷,做拼接工作。其中 2006 年 1 月寒假期间,我们到 吐鲁番博物馆据原卷做了第一次整理。4 月底 5 月初“五一”长假期间,我们整 理小组几乎所有人都到吐鲁番博物馆工作, 对于文书的拼接、 复原取得重大进步。 同时,我们也在乌鲁木齐的新疆博物馆,考察了吐鲁番出土文书收录的与新 获文书相关的文书,特别是出版物上不够清晰的文书上的朱印痕。通过“五一劳 动节”的劳动

7、,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全部文书的录文稿本,并开始根据小组成员的 研究特长,撰写相关的论文,因为只有做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录文中存在的问 题,才能够给出确切的题目、解题和录文。8 月 22 日9 月 1 日,部分小组成员 到吐鲁番参加“唐代与丝绸之路吐鲁番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研 讨会,提交给会议四篇有关新出吐鲁番文书的研究论文,同时我们在吐鲁番博物 馆据原件整理未确定的文书残片次序, 其间得以向对吐鲁番文书研究有素的陈国 灿、朱雷先生请教释读中的部分问题,还和陈国灿先生一起到鄯善县,校录了鄯 善县文化馆征集的一组文书。 11 月中旬,我们的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书稿基本完成,包括定名、解 题、

8、录文工作。1721 日,在“唐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邀请武汉大学 朱雷、陈国灿、冻国栋、刘安志,故宫博物院王素(以上是整理吐鲁番文书的专 家) ,浙江大学张涌泉、南京师范大学黄征(以上是释读别字、俗字的专家) ,中 华书局徐俊、 于涛先生 (以上是出版社代表) , 到北京郊区的九华山庄, 召开 “ 新 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定稿会” ,大家对照图版,一起讨论我们的书稿,改正了一 些解题和录文中的错误,使书稿更加完善。为了让北京的中古史和敦煌吐鲁番学 界尽早了解这批文书的内容和我们的初步研究成果,由“唐研究基金会”和北大 中古史研究中心主办,11 月 22 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场报告会,我们整理小

9、组 的九位成员向与会者汇报了新获文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研究成果, 引起与会者 的极大兴趣。 随后,吐鲁番文物局按照我们书稿拼接的文书顺序进行拍照,2007 年 34 月间,我们对照图版,对书稿做最后一次核对工作,然后在 4 月下旬与中华书局 的编辑人员一起到吐鲁番,讨论定稿排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7 月 25 日,我们2将书稿交给中华书局正式排版。经过前后大约 13 次的校对,2008 年 4 月新获 吐鲁番出土文献以 8 开、全彩版、上图下文的方式,充分利用今日发达的排版 技术,以最高的质量追求,贡献给学界一组全新的研究素材和整理研究成果。 二、新获吐鲁番文书整理中的甘苦 二、新获吐鲁番文书整

10、理中的甘苦 我们在整理过程中,既遇到许多难点,也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不利的方面是 这些新出文书一般都经过盗扰,大多数是碎片,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明。在最初整 理时,许多文书尚未清洗、展平,给释读造成很大困难。有些文书在发掘之后就 用早期整理的方式托裱了,使一些重要信息被裱在纸中,无法正常显现,只能透 着灯光才能看到。此外,文书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时间和内容的跨度很大,给释 读和研究都带来困难;有的文书所涉及的方面很难找到合适的研究者。 与此同时, 和前辈学者相比, 我们的整理工作也有不少有利条件: 如上所述, 此前吐鲁番出土文书基本上都已经整理出版,并且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供参考。特 别是唐长孺先生为首的

11、“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整理出版的吐鲁番出土文书 , 为我们的整理工作订立了标本,我们基本上是按照这本书的体例来做,许多具体 问题的处理方法我们也采用他们的方法, 一些难以释读的相同字形的文字录文也 遵循他们的成果。另外,最近二十年,整个敦煌吐鲁番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很大 进步,这包括敦煌吐鲁番文献图录的影印、敦煌文献分类录文集的出版,以及相 关的研究成果,都为我们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目前,中国学术界虽然玉石混 杂,但整体上还是有许多进步,许多问题都有人在研究,可供参考,也可以请教 一些专家。此外,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文献的大量增加,给我们比定、缀合 文书提供很大帮助。在这些有利条件的支持下,

12、我们得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圆 满完成了这批文书的整理工作。 三、举例说明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1)文书的清洗:阚氏高昌送使文书 三、举例说明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1)文书的清洗:阚氏高昌送使文书 有些文书因为二次利用或其他原因,文字上涂了浓重的墨,遮住了许多重要 的信息。最明显的例子是编号为 97TSYM1:13-5 的文书,这是阚氏高昌永康九 年、 十年 (474、 475) 送使出人、 出马条记文书 (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 165-166 页) ,但大部分被墨遮住了。在吐鲁番文物局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这件文书上的 墨迹被成功地清洗掉,露出了一系列外来使者的名字和高昌早期城镇的名称,但 其中的文字

13、并不好认,直到 2006 年 8 月,我们才把所有文字释读出来。我就这 件文书撰写了吐鲁番新出送使文书与阚氏高昌王国的郡县城镇 ( 敦煌吐鲁番 研究第 10 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和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 关系 ( 历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 ,分别讨论其中的城镇和使者问题,特别是 其中的外来使者,关系到丝绸之路、5 世纪下半中亚政治版图、高昌与外界的关3系等许多重要问题。 文书中的“乌苌使”来自印度西北部斯瓦特(Swat)地区; “婆罗门”是印 度的总称,婆罗门使应当是来自当时南亚次大陆上的强国笈多王国; “子合”是 西域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一个小国; “焉耆”则是塔里木

14、盆地北沿的大国;而这 里的“吴客” ,竟然是来自中原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刘宋王廷。此外, 文书中提到的“婆罗干” 、 “处罗干无根”等没有标明来历的使者,应当是阚氏高 昌的宗主国漠北柔然汗国的使者,他们对于高昌国来说是熟悉的客人,或者 说就是“自己人” ,所以没有必要再提他们的出处。这些经过高昌的使者主要发 向两个方向:一是北山,一是焉耆。北山应当就是指吐鲁番盆地北面的天山,越 过天山,东北有路通向柔然汗廷。焉耆则是位于吐鲁番西南边的绿洲王国,翻过 天山即到焉耆,经过这里可以去往西域、中亚、南亚等国。如果我们把这件送使 文书所涉及到的高昌、柔然、焉耆、子合、刘宋、乌苌、婆罗门等国标识在

15、一张 地图上面,就可以获得公元 5 世纪下半丝绸之路东西南北各国交往的历史景象。 我们知道公元 5 世纪下半叶的中亚,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周边大国势 力都想控制西域南北道、吐火罗斯坦和粟特地区的那些相对弱小的绿洲王国。北 魏在 439 灭掉河西走廊的北凉后,448452 年间曾派万度归攻打焉耆、龟兹, 但由于北方有柔然汗国的危胁,所以未能在西域站稳脚跟。与北魏敌对的柔然此 时也伸出它强大的右臂, 先是在 460 年杀掉占领吐鲁番盆地的北凉后裔高昌大凉 王沮渠安周,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把阚氏高昌当成自己的傀儡。从我们这件文书 可以看出, 柔然不仅牢牢控制了高昌, 而且让焉耆国王也前来漠北汗廷称

16、臣纳贡, 甚至还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 控制了于阗、 子合等塔里木盆地西南沿的绿洲王国, 进而影响到北印度的乌苌。与此同时,在帕米尔以西地区,北方强国嚈哒击败萨 珊波斯,占领了巴克特里亚(Bactria)的寄多罗(Kidra)领地,随后在 5 世纪 初,进而占领了索格底亚纳(Sogdiana) ,还把势力伸进塔里木盆地,攻击于阗、 焉耆等国。 嚈哒的扩张并非没有抵抗, 不论是萨珊王朝的卑路斯 (Peros, 459-484 年在位) ,还是印度笈多王朝的塞建陀(Skandha,454-467 年在位) ,都曾努力 与嚈哒争夺中亚,但都未能挡住这支强悍的游牧民族的铁蹄。在嚈哒的压力下, 中亚、南亚的一些小王国寄希望于柔然或者北魏,我们过去从魏书本纪中看 到过许多中亚王国遣使北魏的记载, 现在我们又从这件送使文书中看到他们越过 北山,奔赴柔然汗廷的身影,由此不难看出柔然汗国在五世纪后半中亚政治生活 中的重要地位。而送使文书所自出的高昌,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它在东西南北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