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职业道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1945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职业道德(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学校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分析一、道德的含义v道德的词源学考察 西方:拉丁文 mores,风俗、礼貌、习惯 中国:道者,路也。v 法则、规律。v 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v 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或思想体系。v 封建伦理纲常基本规律v 引申为规范、规矩、规律,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 v 朱熹:“人所共有谓之道”天道 人道 德:从直从心v许慎说文解字 :“德,外得于人,内 得于己也”v “外得于人”“以善德施之他人,使 众 人各得其益”;v“内得于己”“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 心互得其益”v朱熹:“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v“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v德情感和信念

2、;坚持“道”所形成的品 质或境界v伦理西方源于希腊语ethos,一群人共居的地方,引申为性格 、气质、风俗习惯;中国v说文解字曰:“伦,从人,仑声,辈也”。人际关系,五 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理,从玉,里声,治 玉也。”整治和物的纹理,引申为条理、道理、规律和规则, 事实如何、应该如何的规范。“伦”“理”二字的合用至少具 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 区别与秩序是伦理的第一要义。 伦理是人伦关系的法则与原理。 伦理以人性,确切地说以善之人性为前提。 v(2)理与道:人伦原理与客观法则 v(3)道与德: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 v(4)德与得:应然与必然v道德的一般理解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

3、的特殊意识形态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二、道德的本质v道德的起源与目的起源v神源说v心源说v身源说v博弈说v社会实践需要说目的v自律:道德目的论v他律:道德工具论v道德的本质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P7特殊本质v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规范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v一种实践精神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 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 殊方式,是

4、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三、道德的特点及其基本功能v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v道德的基本功能调节功能多元化:利益、观念论证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第二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一、职业与职业道德v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v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v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业的精神动力v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v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练业务v职业道德的特征调节的范围的有限性规范内容的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要求的层次

5、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作用方式的一定权力强制性v职业道德的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职业的生存条件对从业人员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的影响对社会风尚的作用二、教师职业的意义解读v最古老的职业v崇高而神圣的职业v极具社会意义的职业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v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 、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 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 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v基本内容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v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联系:普遍与特殊区别v产生的时间和发展v适用的范围第二章

6、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 德“教育劳动的对象不是一堆无生命的自然物质,也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自觉意识、有情感、有理智、有意志、有思维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第一节 教育劳动的特点 一、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人的本质理论:关系、活动、需要 生命存在与文化存在的统一 社会化存在、个性化存在的统一 主体性价值与客体性价值的统一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v主体性:意识、思想、主动性、创造性主动权反作用v客体性:教师的劳动对象三、教育劳动工具和方式的特殊性工具的特殊性:以

7、教师个性为劳动工具的个体 对立性与集体协同性相结合的、以传递知识为 主要手段的劳动v教材、教学设备v教师的个性: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价 值观念、审美情趣、心理环境、人格境界以及传授 知识的技巧和本领等名师出高徒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v为什么需要创造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独特创造性v人才素质的综合化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特殊要求v人才的个性化机创新的能力v人才多样化v要求 教育劳动无固定规范、程式、方法,因人、事、时、地而变 教育内容的变化 把教育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 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 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

8、方法与从事创造性 活动的能力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v积累、传递、转换知识的复杂性v脑力劳动的个体形式v劳动过程机动的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四、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关系众多,组成复杂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一、形成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v先秦:诸子v汉唐:董仲舒、韩愈v宋元明清:朱熹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要求更高更全面影响更深远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三、意义树立新型人才观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新理念教师培养与职业道德建设第三章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

9、、兼容并蓄倡明学术、倚重研究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第一节 大学精神的一般分析一、大学与大学精神 二、大学精神的内涵v学术自由精神v独立自治精神v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v开拓创新精神v理性批判精神三、大学精神的作用定向与规范作用v牛津大学v哥伦比亚大学v哈佛大学维系与凝聚作用激励与驱动感染与教育作用第二节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v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纽曼:博雅教育和智力训练造就具有“经过教 养的智慧,高雅的情趣、直率、公正、客观的 思想,活行为举止高贵、注重礼节”的绅士洪堡: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朱九思:学术钱伟长:“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 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雅斯贝尔

10、斯:“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 师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v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民主、尊重、宽容、容 忍审慎使用v布鲁贝克:“没有限制的学术自由像没有限制的经 济上的不干涉主义一样成为灾难”。v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感v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的核心基准性本质性稳定性自身独立性 二、确定的依据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一、教书育人原则确立依据v是教师的基本职责v

11、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v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要求v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v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v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二、为人师表原则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v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v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v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贯彻要求 v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v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v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v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三、教育公正原则主要指教师在评价和处理教育领域或教育过程中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出以公心,坚持原则, 公平合理。 确立依据v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v坚持教育公正是贯

12、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v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贯彻要求 v坚持真理 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增强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地同谬误作 斗争 能随时随地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要求教师能主持正义 v办事公道 v一视同仁四、依法从教原则道德与法的关系 v区别: 产生时间、社会作用的特点、作用的范围 v联系: 遵循的根本原则相同、作用上相辅相成、交叉重 合(特点、层次、作用范围)、相互转化职业道德是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是二者同一性的 集中表现,依法治教既是法律义务,又是道德要求、道 德义务。v依法从教原则的确立依据是依法治国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要求

13、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和教育人道 主义等原则的主要内容和贯彻保证是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 家长,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社会关系的 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v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v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v在转型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v要求遵规守法v教师要做遵规守法的模范,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v尊重和维护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 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所赋予学生的各项权利宣传法治思想,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五、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教育人道主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基本内容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

14、 和职业化,它是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v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入学与机会均等、免 遭歧视、特殊姿赋的教育权利、文化学习权利、 为多元文化发展而教育的权利、为就业和流动而 教育的权利、终身教育的权利、政治教育的权利 、家长与学生及教师的权利教育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 v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确立的客观依据v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重的贯 彻v是处理教育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v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具体要求v尊重学生v关心学生v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 道德要求“教育之没有情感,没 有爱,如

15、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 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丐尊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v宏观v微观v系统管理 二、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是根据师生关系实际发生的内容按其 主要特点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 系统。伦理关系 第一层次教育管理关系 第二层次心理关系、法律关系 第三层次 人际关系 第四层次 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 、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 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v师生代际关系v师生朋友关系v师生代际朋友关系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因一定的法 律事实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v主体、内容、客体管理关系: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 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v强制性、民主型、放任型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 实践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的认知、情感、意志 、信赖状态、行为影响等方面的心灵感应关系 。v传统型和现代型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 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