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何俊萍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19447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概论-何俊萍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经济法概论-何俊萍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经济法概论-何俊萍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经济法概论-何俊萍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经济法概论-何俊萍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概论-何俊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概论-何俊萍(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法概论 任课教师:何俊萍n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讲述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产生和 发展,经济仲裁的机构及程序,经济诉讼的具体程序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 1.熟悉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仲裁的 特征,仲裁协议的效力,经济诉讼的管辖,经济诉讼 时效; 2.掌握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仲裁协议的内容和效力,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经济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等内容。1.1经济法的概念 1.1.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经济法律、法规为基本 内容的经济法律现象。这一研究对象应由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组成,即经 济法应调整一定范

2、围内的经济关系。这个“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三种:1.经济管理关系2.经济协作关系3.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n(1)经济法调整经济管理关系所谓的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国家对生产部门、流通部门 和其他非生产部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所进行 的组织、计划、指挥、调节和监督活动过程中所形成 的经济关系。 n(2)经济法调整经济协作关系所谓经济协作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在进行经济活动 过程中基于平等、等价有偿的原则而发生的经济关系 。n(3)经济法调整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所谓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各 类经济组织在经济管理和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所发 生的各种经济关系。1.1.2

3、经济法的概念 n(1)经济法的词源1755年,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他的自然法典 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个概念。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统 一管理。1842年,法国的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他的公有法典一 书中再一次使用了经济法一词。强调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1865年,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人物薄鲁东在他的工人阶级的政 治能力一文中又一次使用了“经济法”一词。强调经济法是政治法 和民法的补充。 1906年德国学者奥特在世界经济年鉴上,首先使用“经济法”这 一概念,也仅是用来说明与经济有关的各种法规,并未寓以任何严 格的理论含义。1916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赫德曼在经济学字典中阐 释

4、了经济法的词义。 :经济法是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n(2)经济法的概念从经济法的内容下定义,认为“经济法是规定社会经济活动中的 相互关系的法律的通称。如土地法、森林法、公司法等都属于经 济法。”从经济法的作用下定义,认为“经济法就是处理国家、集体、个 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从经济法的结构和体系下定义,认为“经济法是各种经济法规的 总称。它是一种范围相当广泛的带有综合性的法律。”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下定义,认为“我国经济法是国家为调整社 会主义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广为接受的概念 )*本书对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案例: 5.下列选

5、项中,属于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有( )。 A.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B.市场规制关系 C.刑事违法关系 D.民事诉讼关系 5.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是调 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知 识点进行考核】 1.1.3 经济法的渊源(即:经济法的表现形式)n法律渊源分为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n1.经济法的实质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来源于统治阶级的 意志。n2.经济法的形式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1)宪法:全国人大制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2)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

6、委会 (3)行政法规 :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5)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6)国际条约: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条约案例:7.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 的有( )。 A.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 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省级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地方会计管理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7.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形式。选项AB:国务院颁布 的属于“行政法规”;选项C: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D: 属于“行政规章”。 【该题

7、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案例: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形式的有( )。 A.宪法 B.某单位有关工作纪律的规定 C.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D.会计法 1.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形式。法的形式有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协定等。所以B 选项不正确。 【该题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案例: 2.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B.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2.

8、【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以上四项均属于法的 特征。 【该题针对“法的本质和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1.2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1.2.1经济法的产生n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这是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n这是因为:首先,经济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经济法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再次,经济法的产生也是协调资产阶级国家内部关系 的需要1.2.2经济法的发展经济法自20世纪初从德国产生后,对世界各国 影响很大。各国纷纷进行经济立法。目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立法体系正朝着更 加完善和日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1.2.3

9、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法,实质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产生的。 我国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 成,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而重要的法的部门。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 立的法律部门,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一、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三、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四、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四、使企业的

10、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五、有利于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五、有利于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经济法的作用(1)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的法人、公民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调整的方法不同:经济法以积极和主动的方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而且运用宏观调控和经济监督等手段,不仅有惩罚,而且有奖励。民法则以平等协商,不告不究的方式调整个体经济活动。主体范围不同:经济法的主体不仅包括社会组织和特定的公民等,还包括国家及国家机关。民法的主体则主要是平等公民个人和特定情况下的社会组织。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

11、区别(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n调整对象不同:n行政法主要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之间,以 及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行政管 理关系是非物质利益的社会关系。而经济法所调整的是物质利益关系。n调整方法不同:n行政法通常用命令与服从的方式调整上、下级隶属关系,保障行政权力的组 织性和有效性。n社会功能不同:n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下弥补民商 法的不足,恢复市场有序竞争,二是弥补行政法在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社会经 济生活方面的不足,确保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两大功能是行政法所不具备的 。n规范构成不同:n行政法的规范

12、构成只能是行政法律、法规,而经济法除此之外,还有并不属 于行政法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典型的经济法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经济法的制定:n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 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经济法的实施: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 的活动。它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1.3 经济法律关系 1.3.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当 事人根据经济法的规定所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关系。 1.3.2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内容、客体就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最基 本、最必需的要素,

13、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n1)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n(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n (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宏观调控机关(如:国家发改委)、 企业上级主管机关(服务监督职能)、 其他监督机关(如:审计、税务、环保机关) 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自然人。18周岁以上及16周岁以上自食其力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代理1018周岁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4、:部分代理10周岁以下及全不能完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代理国家。(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n1) 经济法主体外延的广泛性n2) 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联性。n n3) 经济法主体的灵活性。 n4) 经济法主体之间从横向看要求是平等的,但从纵向看又要求它们是n 不平等的。n5) 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法律规范性。n 案例: 3.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个体工商户 B.某市人民政府 C.某市艺术团 D.外商投资企业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我国法律 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 法人)、国家、外国人和

15、外国社会组织。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n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是指经济法主体应具有的权利 能力和行为能力。有时这种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能没有 行使,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没有这种资格。n1)取得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依据(1)宪法是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根本依据。 (2)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是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重要依 据。 (3)有关法律,特别是经济法律是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基 本依据。(4)有关行政法规,特别是专项和综合性的经济法规,也是 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主要依据。n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n(1)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

16、关系主体享有的经 济权利或承担的经济义务。 n(2)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种类经济权利。 经济义务。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n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享有的经济权 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要素。在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中,法律确认的 主体之间的具体权利和具体义务是不同的。n经济权利n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实施某 种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或者要求其他主体作为某种行 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在必要时有权请求国家机关以强制 力保证其权益实现的一种可能或者资格。n经济权利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经济管理权 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机构依法行使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 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经济管理责任。 (3) 经营权 经营权是指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