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19324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精品-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第17章 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1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17.2 变形缝的构造17 变 形 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17.1.1 变形缝的概念 17.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17.1 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1.1 变形缝的概念 变形缝是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人为设置的适当宽度的缝隙。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类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1.2.1 伸缩缝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 使房屋出

2、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 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 缝。 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 。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建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所作的规定见表17.1和表17.2。17.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1.2.2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 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沉降缝。 沉降缝宜设置在下列部位:(1)建筑平面转折部位;(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压缩性有显

3、著差异处;(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 17.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软的建筑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所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沉降缝的宽度见表17.3。17.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1.2.3 防震缝 建造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房屋,为避免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缝隙即防震缝 。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依抗震设防烈度、房屋结构类型和高度不同而异。对多层砌体房屋来说, 遇下列情况时宜设置防震缝:(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

4、差较大;(3)房屋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17.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选用合理的建 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 ,其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结构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 采用7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 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 用第(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 震缝宽度,可采用第(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 不宜小于7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 宽防

5、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17.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2 变形缝的构造 17.2.1 墙体变形缝 17.2.2 楼地层变形缝 17.2.3 屋顶变形缝 17.2.4 基础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2.1 墙体变形缝17.2.1.1 伸缩缝 根据墙体的材料、厚度及施工条件,伸缩缝可做成平缝、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图17.1)。 外墙伸缩缝内应填塞具有防水、保温和防腐性能的弹性材料,如沥青麻丝、泡沫塑料条、橡 胶条、油膏等。如图17.2(a)所示。内侧缝口通常用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木质盖缝条、金属片或 塑料片遮盖,仅一边固定在墙上,如图1

6、7.2(b)所示。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2.1.2 沉降缝 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构造基本相同,只是调节片或盖缝板在构造上应保证两侧墙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能自由变形。 一般外侧缝口宜根据缝的宽度不同,采用两种形式的金属调节片盖缝(图17.3),内墙沉降缝及外墙内侧缝口的盖缝同伸缩缝。 17.2.1 墙体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2.1.3 防震缝 防震缝构造与伸缩缝、沉降缝构造基本相同。考虑防震缝宽度较大,构造上更应注意盖缝的牢固、防风、防雨等,寒冷地区的外缝口还须用具有弹性的软质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填实(图17.4)

7、。17.2.1 墙体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楼地层变形缝的位置和宽度应与墙体变形缝一致。 变形缝一般贯通楼地面各层,缝内采用具有弹性的油膏、金属调节片、沥青麻丝等材料做嵌缝处理,面层和顶棚应加设不妨碍构件之间变形需要的盖缝板,盖缝板的形式和色彩应和室内装修协调(图17.5)。 17.2.2 楼地层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2.3.1 柔性防水屋顶变形缝 同层等高不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变形缝,一般是在缝两侧各砌半 砖厚矮墙,并做好屋面防水和泛水构造处理,矮 墙顶部用镀锌薄钢板或钢筋混凝土盖板盖缝(图 17.6)。 同层等高上人屋面上人屋面为便于行走,缝两侧一般不砌小矮 墙

8、,此时应切实做好屋面防水,避免雨水渗漏( 图17.7)。 17.2.3 屋顶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高低屋面的变形缝高低屋面交接处的变形缝,应在低侧屋面板上砌半砖矮墙,与高侧墙之间留出变形缝隙,并做好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矮墙之上可用从高侧墙上悬挑的钢筋混凝土板或镀锌薄钢板盖缝(图17.8)。17.2.3 屋顶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17.2.3.2 刚性防水屋顶变形缝 刚性防水屋面变形缝的构造与柔性防水屋面的做法基本相同,只是防水材料不同(图17.9)。 17.2.3 屋顶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基础沉降缝的构造处理方案有双墙式(图17.10)、挑梁式(图17

9、.11)和交叉式(图17.12)三种。 (1)双墙式处理方案施工简单,造价低,但易出现两墙之间间距较大或基础偏心受压的情况,因此常用于基础荷载较小的房屋。 17.2.4 基础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2)挑梁式处理方案是将沉降缝一侧的墙和基础按一般构造做法处理,而另一侧则采用挑梁支承基础梁,基础梁上支承轻质墙的做法。(3)交叉式处理方案是将沉降缝两侧的基础均做成墙下独立基础,交叉设置,在各自的基础上设置基础梁以支承墙体。这种做法受力明确,效果较好,但施工难度大,造价也较高。17.2.4 基础变形缝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表17.1 砌体房屋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屋盖或楼盖类别间距

10、(m ) 整体式或装配 整体式钢筋 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 楼盖 5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 40 装配式无檩体 系钢筋混凝 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 楼盖 6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 50 装配式有檩体 系钢筋混凝 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 楼盖 75无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 60 瓦材屋盖、木屋盖、轻钢 屋盖 100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表17.2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型室内或土中露天 排架结构装配式 10070 框架结构 装配式7550 现浇 式 5535 剪力墙结 构 装配式6540 现浇 式 4530 挡土墙、地 下室

11、墙等 类结 构 装配式4030现浇 式 3020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表17.3 沉降缝的宽度 地基性质建筑物高度或层 数缝宽 (mm)一般地基 H120 湿陷性黄土地基 3050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1 墙体伸缩缝的形式 (a)平缝;(b)错口缝;(c)企口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2 墙身伸缩缝 (a)外侧缝口 ;(b)内侧缝口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3 外墙沉降缝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4 墙体防震缝构造 (a)外墙转角;(b)外墙平缝;(c)内墙转角;(d)内墙平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5 楼地面、顶棚变

12、形缝构造 (a)地面变形缝;(b)顶棚变形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6 同层等高不上人屋面变形缝 (a)钢筋混凝土板盖缝;(b)镀锌薄钢板盖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7 同层等高上人屋面变形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8 高低屋面变形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9 刚性防水屋顶变形缝构造 (a)不上人屋面变形缝;(b)上人屋面变形缝;(c)高低跨屋面变形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10 双墙式沉降缝 (a)一般基础变形缝;(b)偏心基础变形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图17.11 挑梁式基础沉降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

13、图17.12 交叉式基础沉降缝 (a)外观;(b)示意;(c)剖面;(d)平面 建筑识 图与构 造DeYzaUv6Qr2Mn-Ij%EfZAbVw7Rs3No+Jk*Fg!BcWx8St4Op0Kl(Gh$CdYy9Uu5Pq1Lm)Hi%DeZzaVv6Rr2Nn-Jj&Ef#AbWw7Ss3Oo+Kk*Gg!CcXx8Tt4Pp0Ll(Hh$DdYz9Uv5Qq1Mm)Ii%EeZw7Ss3Oo+Kk*Gg!CcXy8Tu4Pp0Ll(Hh$DdYz9Uv5Qr1Mn)Ii%EeZAaVw6Rs2No-Jk&Fg#BcWx7St3Op+Kl*Gh!CdXy9Tu5Pq0Lm(Hi$DeYz

14、aUv6Qr2Mn-Ij%EfZAbVw7Rs3No+Jk*Fg!BcXx8St4Op0Kl(Gh$CdYy9Uu5Qq1Lm)Hi%DeZzaVv6Rr2Nn-Jj&Ef#AbWw7Ss3Oo+Kk*Gg!CcXy8Tt4Pp0Ll(Hh$DdYz9Uv5Qr1Mm)Ii%EeZAaVw6Rs2No- Jk&Ff#BbWx7St3Op+Kl*Gh!CdXy9Tu4Pq0Lm(Hi$DeYzaUv6Qr2Mn)Ij%EfZAbVw7Rs3No+Jk*Fg#BcWx8St4Op0Kl(Gh$CdYy9Uu5Pq1Lm)Hi%DeZzaVv6Rr2Nn-Ij&Ef#AbWw7Ss3Oo+Kk*Gg

15、!BcXx8Tt4Pp0Ll(Hh$DdYz9Uv5Qq1Mm)Ii%EeZAaVw6Rs2No-Jj&Ff#BbWx7St3Op+Kl*Gh!CcXy8Tu4Pq0Lm(Hi$DeYzaUv6Qr1Mn)Ij%EfZAbVw7Rs3No+Jk&Fg#BcWx8St4Op0Kl(Gh$CdXy9Tu5Pq1Lm)Hi%DeZzaVv6Rr2Mn-Ij&Ef#AbWw7Ss3Oo+Kk*Fg!BcXx8Tt4Pp0Ll(Hh$DdYz9Uu5Qq1Mm)Ii%EeZAaVw6Rs2Nn- Jj&Ff#BbWx7St3Op+Kl*Gg!CcXy8Tu4Pq0Lm(Hi$DeYzaUv5Qr1Mn)Ij%EfZAbVw7Rs3No-Jk&Fg#BcWx8St4Op0Kl(Gh!CdXy9Tu5Pq1Lm)Hi%DeZzaVv6Qr2Mn-Ij&Ef#AbWw7Ss3Oo+Jk*Fg!BcXx8Tt4Pp0Ll(Hh$CdYy9Uu5Qq1Mm)Ii%EeZAaVw6Rr2Nn-Jj&Ff#BbWx7St3Op+Kk*Gg!CcXy8Tu4Pq0Lm(Hi$DdYz9Uv5Qr1Mn)Ij%EfZAbVw7Rs2No-Jk&Fg#BcWx8St4Op0Kl*Gh!CdXy9T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