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16618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物业管理最大的危机人才匮乏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永恒的基石, 而对于“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 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愈益重要。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初具规模的我国物业管理业正进入发展过程中的盘整期。种种迹象表明,现在物业管理已到了行业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体制调整、法制建设、管理模式更新等重大课题经过多年来的累积放大,已成为关系到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有迹象表明,物业行业大震荡已拉开了序幕! 在这一波行业大震荡中,物业管理的一大隐痛人才问题,也再一次凸现出来。与体制相关,联系到行业的整合以及加入 WTO

2、的背景,历来被视为物业管理业软肋的人才问题显得越发严重,以至于让人们产生这样的担心,人才会不会成为物业管理业永远的痛? “先天不足”与“营养不良” 物业管理业从业人员素质的相对低下首先是由其先天不足引起的。 现在的物业管理公司大部分由房管所或单位房管部门转制而来, 而房管所和单位房管部门作为后勤部门,一向被视为“老弱病残”等淘汰人员的“收容站”。这一点在北方物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就背上了沉重的人员包袱。 同样,由房地产公司派生出来的物业管理公司,一开始主要也是由房地产公司的“冗员”组成的, 而且物业公司还要不断地“收容”上级房地产公司分流下来的

3、人员。因此,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先天就存在人员素质相对低下的问题,这一现象即使在物业管理发展比较好的南方也表现明显。 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在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因行业整体不受重视,社会上和物业管理业内部都将物业管理行业定位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以至于长期以来,业内业外都认为物业管理就是简单的维修、清洁、绿化和保安,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一直就缺乏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与培养机制。 物业管理公司限于经济和行业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等原因,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工作一直比较滞后。例如成立于 1990 年的国家建设类一级培训机构深圳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作为国家建设部在中国南方惟一指定的房地产及物业管理行

4、业专业培训机构,在全国物业管理培训中处于领先位置,10 年来也不过培训学员 3.7 万多人次(其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其他城市成立物业管理培训机构的则很少。屈指可数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和培训机构,相对于全国 200 多万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营养不良”,物业管理业由此成为人才资源最为贫瘠的地带。 人才危机随时到来 随着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重视和物业管理的发展,近两年来,第一批投身于物业管理业的“勇敢者”处境开始改观, 不断涌现的物业管理公司、 管理处急需大量优秀的物业管理人才。在物业管理公司为了抢市场忙得不亦乐乎之际,业内各级人才面对众多机遇也玩起了跳槽

5、游戏。换岗的主要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流动也被业内视作寻常事。? 物管人才的流动,对于行业来说当然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对物业管理尚不发达的地区也是一大福音,有助于物管先进经验的传播,有助于各地物业管理的发展,但对于流失人才的企业来说,则是沉重的打击乃至灭顶之灾。物业管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理公司近两年来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人才储备本来就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中高层管理人员数量有限,流失一两个对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流失人才带走的不仅是经验和理念,也是市场和品牌。 物管人才向其他行业转移的例子也大量存在。由于收入偏低、体制不顺、缺乏发展空间等原因,物业管理人才尤其是中层管理

6、人员以物业管理为跳板,大量向房地产开发、中介和酒店管理等行业转移。 人才的争夺与流失进一步增加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使得物业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更加严重。 但是物业管理的人才危机其实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才是物业管理人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物业管理覆盖面的快速增加、加入 WTO 后外资公司对人才的吸引以及社会对物业管理要求的提高,将会带来更为猛烈的物业管理人才冲击波。 我国物业管理正处于上升期,物业管理的推行将在未来几年内全面铺开。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已引进和推广了物业管理新体制,但据统计,全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只占物业总量的 30,经济发达城市仅为 50。物业管理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 例如北京,至 2

7、001 年底,其物业管理覆盖率仅为 37,而北京现有的房产价值不低于 5000 亿元,物业管理的推广尚有大文章可作。另外,申奥成功后,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必将加大投资力度,兴建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建筑,这也为物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今后,北京巨大的资产需要至少 10 万人的管理队伍。 加入 WTO 后,物业“洋管家”已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已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经运作了一个多世纪,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拥有先进的作业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竞争中,本土物业管理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而且,“洋管家”也会吸收大量本土物业管理人才,这势必

8、会引起更为激烈的人才争夺大战。 不过这些都不是引起物业管理人才大危机的关键因素。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社会对物业管理要求的全面提高才是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 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的细化与品质的提升、现代楼宇高科技设备的增加以及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都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市场的要求是最有说服力的,未来几年物业管理业为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为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付出艰巨的努力。 比如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物业管理凭借其天时地利的先天优势,将会涉足社区教育业、社区文化娱乐业、社区家政业、社区商务服务、社区健康服务、社区餐饮业、社区汽车服务业以及其它连锁店经营等,这就需

9、要大量既懂专业,又懂得现代物业服务理念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将是少而精,行业需要的将是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 未来的路别无选择 面对物业管理业的人才困境和更大的人才危机,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也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相对于其他行业,物业管理业对于人才的重视仍显不足,人力资源的管理明显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应对措施。从行业整体来看,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乏力、公司用人短视等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制度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物业管理企业的制度创新应适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充分重视人才资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0、,如实施期权制、全员持股等制度创新计划,以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业管理企业只有选择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作人力资源这一特殊“资本”,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 在物业管理后续人才培养和各公司具体的用人过程中,也普遍有着明显的新兴行业难以避免的“近视脖。 带着本身既有的包袱,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物业管理业的人才老化现象已不容忽视,但物业管理企业为了眼前的工作,一般都拒绝应届尤其是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电大等大专院校几年前就已经开设了物业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但直到现在,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找工作仍然十分困难,大部分公司更愿意聘用有实际经验的人员

11、。 在社会或公司内部的培训中,设置的课程主要偏向实际操作方面,而有关行业发展和员工综合素质方面的课程则很少,基本上是较为功利的短、平、快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当前合用,但缺乏发展后劲,相对层次较低,跳不出“物业管理用不着高品质人才”的怪圈。 对于物业管理企业和整个行业来说,面对危机,未来的路没有选择,只有积极应对,彻底创新企业制度,全面更新人才观念,长远规划,才能走出危机,健康发展。 哪里有危机, 哪里就有机遇, 祈愿未来物业管理成为新兴的人才“珠穆朗玛”。 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物业管理人才隐患日趋严重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大支柱, 而对于“朝阳产业”物业管理

12、业, 人才的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初具规模的物业管理业正进入发展过程中的盘整期。种种迹象表明,2002 年的物业管理已到了行业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2003 年,应该是物业管理的发展年,但是,纵观全行业,人才缺乏,何谈发展? 低素质和低报酬形成恶性循环 有人认为:人才流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有了互联网之后,现代科技使时空被高度压缩,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便利条件。人才市场开始从有形向无形转化,网络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方便、快捷、不受地域限制。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看看西安的物业管理公司的人才吧,西安东郊某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定员 8 人,其中,无一人有大专

13、以上学历,员工的年龄普遍较大,保洁员、保安、水电工均为下岗职工或农村富余劳动力。 西安某小区的一位物业管理员曾向抱怨:在物业公司工作,有时候,一个人得抵三个人用,一会儿你是保管员、一会儿你又成了保洁员,一会儿又是维修工总之,哪儿忙,哪儿就有你的身影。类似这样的物业公司还有很多,有些小一点的小区,虽然有物业公司,但是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电工,业主需要时,物业公司才临时去请,能不误事吗?问其原因,物业公司也很委屈,只有三栋楼,根本养不起一个电工,只能和附近几个小区共用一个或者几个电工。 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相比之下,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情况要好一些,除了员工素质比较高外,基本上不存在定员不

14、够问题。浏览每周日的前程招聘专版,很少有物业公司的招聘广告,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主要有三:1、打广告要花钱,物业公司小本经营,掏不起费用。2、招聘专业人才费用高,物业公司用不起。3、再说了,一些保洁员, 车棚管理员之类的工作, 就给自己的亲戚、 熟人来做, 要不然, 随便到“人市”上去找几个。考试吧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艰难的成长时期,在中国大地上诞生 20 多年的现代物业管理, 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脆弱的“婴儿时期”。 物业管理工作的艰辛不必说,但是它的低薪以及社会地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就物业管理行业薪资状况在西安市作了一个小范围的了解,目前西安物业管理各个岗位的收入大致中层干部: 月薪10

15、002000元 (少数小公司则低于1000元);普通物业管理员及文员:800 元左右;保安:500 元;保洁员:400 元左右。 从总体来看,西安物业管理行业整体工资偏低,其中,绝大部分中小物业管理公司员工收入处于同业中等偏下水平。可见,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人才对高薪的追逐也是一种必然,俗话说“看客吃饭,量体裁衣”,物业管理业较低的薪资水平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的相对低下。 行业抵触情绪严重人才机制落后 本文由昆山人才网推荐 http:/ 一位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在评价自己职业时有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上品,惟独物业管理低”尽管这只是一句戏言,但这一句话却

16、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物业管理人的心态。虽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不满是人之常情,但在物业管理业内,对工作不满和对行业失望的情绪却太过普遍考试吧。 很多人都认为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工作就是简单的维修、清洁、绿化和保安,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一直就缺乏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与培养机制。 物业管理公司限于经济和行业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等原因,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工作一直比较滞后。从 1990 年后,国家才开始建立一级培训机构。从今年西安人才市场反馈的消息来看,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并不看好,一位从兰州过来的学生告诉物业管理专业不好找工作,人才市场上,基本没有对口的行业,一般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进房产公司外,大部分都会转行业。 就物业管理人才这一问题,在一次物业管理座谈会上,也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